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90后第一书记·回访|苗世昌这3年:下一步还要乡村振兴

澎湃新闻记者 段彦超 实习生 杨玉洁
2019-06-03 11:07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在苗世昌看来,脱贫攻坚必将载入史册,自己能贡献一份力量,将来和后辈讲起来,会很自豪。视频来源:澎湃新闻记者 段彦超 实习生 杨玉洁 潘捷(02:28)
【编者按】

明年中国将消除绝对贫困。

6月1日,《求是》刊载的习近平署名文章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

驻村第一书记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支点。去年六七月间,澎湃新闻推出“90后第一书记”专题,聚焦这一年轻群体,今年我们回访了其中部分人,了解这一年他们和村庄的变化。

今年,我们也在寻找更多的90后驻村第一书记,如果您就是或者您身边就有,欢迎发邮箱到:diyishuji@thepaper.cn。

5月9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消息称,该省又有33个县实现脱贫摘帽,其中就包括国定贫困县镇平。看到相关新闻,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枣园镇陈岗村驻村第一书记苗世昌有些激动。

去年底,陈岗村已实现脱贫。在苗世昌看来,脱贫攻坚必将载入史册,自己能贡献一份力量,将来和后辈讲起来,会很自豪。

2016年4月,苗世昌开始驻村,带领村民“改造”陈岗村——从最初只有一条半路,到新修13条通村通组路、32条通户路;从最初只有十几名学生、破破烂烂的村小学,到如今“高大上”、远近闻名的村小学;从村集体经济为零,到现在年收入十多万元……

面对面时,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苗世昌浓密的头发里已夹杂不少白发。

苗世昌和脱贫贫困户交流。本文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 段彦超

村里脱贫摘帽,大走访拉近与一般群众距离

陈岗村原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4户318人,贫困发生率18.4%。

镇平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去年10月26日批复称,经核查验收,初定确定陈岗村退出贫困村。截至当时,陈岗村共脱贫73户296人,有贫困户11户22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287%。

2019年5月9日,苗世昌对澎湃新闻说,县里确定陈岗村初步退出后,陈岗村还接受了南阳市的复验;虽然压力很大,但并不担心,因为“工作都做在了平时”。

澎湃新闻2018年7月曾报道,2016年4月,1991年出生的镇平县委组织部组织科副科长苗世昌开始驻陈岗村任第一书记:修路、建学校、引企业……多名村干部说,以前村里要啥没啥,现在是要啥有啥。苗世昌此前是一个农村工作的“门外汉”,后来可以把群众聊得哈哈笑。

苗世昌告诉澎湃新闻,去年以来,除迎接核查验收,印象最深的工作,是县里针对所有行政村组织开展的“干部下基层大走访”活动。以前,贫困户接触得多,一般群众接触少些,“大走访”面对所有群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拉近了和群众的距离。

陈岗村大走访汇总表显示,共发现扶贫类、民生类、稳定类问题40多项。其中,一般农户反映想鉴定慢性病的,就有一半——去年,陈岗村把贫困户享受的19种慢性病药物全免费政策进行扩展,一般农户19种慢性病药物可以报销65%。

苗世昌笑言,个别一般群众觉得自己没享受到贫困户的实惠。“国家对贫困户的政策是好,但主要还是提基础,修的路,难道只让贫苦户走?自来水,难道只让贫困户喝?通过大走访,给群众讲明白这些道理,让他们说几句,气就顺了。”

澎湃新闻随苗世昌在村里采访,村民们见到他,都会热情打招呼,留他吃饭。

与去年相比,原本就不白的苗世昌,更黑了。头发里也夹杂不少白发。“没时间去染,在农村也不讲究这些。”苗世昌说。

苗世昌有两个儿子,大的四岁多,小的两岁多。大的跟着他和妻子,小的跟着父母在老家西峡县。去年以来,要迎接核查验收,有时候,苗世昌两三个月都见不到小儿子一面。

苗世昌觉得,付出是值得的。做驻村第一书记这三年,他成长很多。以前讲话就紧张,现在在几百人前发言,都不胆怯,而且思路清晰。“从焕然一新的陈岗村来讲,脱贫攻坚是要载入史册的工程,能贡献一份力量,将来和后辈讲起来,也会很自豪。”

陈岗村文化广场。

建幸福大院,解决“最难啃的骨头”

5月9日,崭新的陈岗村小学在蓝天白云下,更显漂亮。

校园里,学生们正做课间操。校长张辉向澎湃新闻介绍,老陈岗村小学只有20多名学生。

如今,不但村里小孩都回来读书了,还吸引周边村庄二三十名学生。目前,全校小学加幼儿园共有184名学生。今年春季期中考试,陈岗村小学五年级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进步很大,在全镇10校15个班中综合评估名列第二,六年级的综合评估排名进步也不小。

陈岗村小学。

澎湃新闻注意到,去年还在建设的学校宿舍,也已投入使用。

脱贫贫困户、69岁的杨党银告诉澎湃新闻,他的孙子、孙女都已回陈岗村小学读书,不但方便照顾,相比私立学校,每年能节省两千元。

杨党银家屋外挂着的精准扶贫明白栏显示,他和儿子一家5口去年纯收入45550元,人均7921元。明白栏里,清楚记载着他家享受的政策情况。

“脱贫了,不脱政策。”坐在刚铺了水磨石、家具简陋但打理得挺整洁的堂屋里,这位老人笑呵呵地说,“如今的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

村民张兰英在陈岗村扶贫车间工作。

陈岗村小学原来破败的老校区,去年底被苗世昌改造成扶贫车间,给引进的镇平县捷衣服饰有限公司使用。澎湃新闻看到,近20名妇女正坐在缝纫机前,紧张忙碌。

苗世昌说,虽然村里已引进彭氏鞋业,但还有些妇女没事干。镇平县捷衣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时喜昭原本在东莞创业,刚好也想回来发展。时喜昭告诉澎湃新闻,制衣厂旺季是下半年,最多时,车间能坐五六十人。工人们每月收入1500元左右,工厂每年给村里交15000元。

苗世昌告诉澎湃新闻,今年,陈岗村还要搞三个项目:污水处理厂、厕所革命和幸福大院。

陈岗村现有贫困户11户22人,主要是家里有大病患者、精神病人。苗世昌形容,这是“最难啃的骨头”,建幸福大院,就是要解决他们的生活、养老问题。“让他们去县里的养老院,他们会感觉孤独。在村里建幸福大院,不出门就可以养老,还能辐射周边。”

去年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苗世昌说,要干到陈岗村脱贫,因为“不想带着遗憾离开”。如今,他告诉澎湃新闻,他还愿意继续干下去。“脱了贫,下一步还要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马世鹏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