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发展面临了哪些挑战?

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2019-06-29 09:03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通识教育是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志。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高校积极探索多种模式的通识教育,实践重点也从体系建构逐步转向质量提升。

6月28日,由复旦大学主办、超星集团协办的“我们的通识教育”第二届中国通识教育大会在上海举行。本次大会以“打造通识教育‘金课’”为主题,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上海纽约大学等290余所高校的相关校领导、通识教育管理者、通识课程教师、研究学者等近千人参会。

会上,由复旦大学牵头、多所高校参与、超星集团提供支持的“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调查项目”正式启动,项目旨在通过对全国1000所高校的调查分析,呈现通识教育的发展态势,分析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总结可推广的经验与做法,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通识教育体系提供有效支持。

反思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发展的挑战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以《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发展的挑战与对策》为题,回顾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发展的历程,总结大学通识教育实践的基本路径,分析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发展趋势提出建议。

他提及,目前大学通识课程存在数量与质量之间的矛盾,且专业教师教授通识教育,自身面临很大挑战,“当然还有深层问题。比如通识教育理念难以层层落实到每一门课中,课程之间缺乏逻辑性,学生投入度不高,教学方式难以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教学难易程度不平衡,学生选课存在‘机会主义’心态,考核形式过于单一等等。”

孙向晨认为,通识教育没有固定模式,应该根据学校传统和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各校的通识教育理念,明确通识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同时细化课程建设各个环节,包括严格课程申报、打造师资队伍等等。也要注意优化通识教育管理模式,实现学术和行政紧密协作,激发师生院系的积极性。最后,运用现代技术做好通识教育的辅助工作。

经过13年的建设,复旦大学打造了具有“中国根、复旦魂、重实效”的大学通识教育体系,建立起七大模块核心课程和书院制度相结合的实践模式。与此同时,复旦大学一直致力于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事业,搭建交流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复旦通识”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借助移动技术的支撑

四川大学通识教育专家组负责人刘莘在《通识教育的互联维度:课程、阅读及其他》报告中,建议通识教育可借助移动技术的支撑,从课程、阅读等多种维度出发,更高效地整合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更灵活地关联学生的教育与人生。

在刘莘看来,通识教育的目标呈现一种梯形结构,从下至上依次是:碎片化知识、有趣的人、社会整合、准专业知识、文化传承、联想创新。

如何实现上述目标?刘莘提出三种路径。一是课程,这部分可以分为培养学生素养与培养学生能力的课程。就川大而言,目前已从“国学经典与中华文化”“文明演进与人类思想”“科学发现与技术革新”“文学修养与艺术鉴赏”“生命关怀与公共责任”“社会治理与全球视野”等方面开课,注重学生的素养培养。

第二个路径是阅读。“我们要做经典阅读。”刘莘说,“怎么做?我们一是开书单,二是为书单里每一本书开一门线下课程,第三请中青年学者参与进来写一本导读。”他提到,在技术化时代,选择书目、参与读书小组等事情也可以通过移动端来实现。

第三个路径则是广场。“广场可以支撑梯形最下面的目标,课程和阅读可以支撑上面的目标。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的通识教育会更加灵活。”

此外,厦门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原副校长邬大光,超星集团董事长史超,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院长李猛,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的学术事务主任Navin Rajagobal也作了主题报告。在接下来的“通识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及“通识教育管理模式创新”两个会议分论坛中,其他学者也围绕通识教育的不同侧面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交流与探讨。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