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央芭蕾舞团《红色娘子军》走进上海市委党校

澎湃新闻记者 杨宝宝
2019-06-29 09:30
来源:澎湃新闻
文艺范 >
字号
中央芭蕾舞团《红色娘子军》走进上海市委党校(02:27)
“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熟悉的《娘子军连歌》旋律响起,把人们拉回那个“战斗的年代”。
6月28日晚,上海市委党校大礼堂座无虚席,中央芭蕾舞团的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在此专场演出。这是中央芭蕾舞团继2017年赴中央党校开展“红色经典进党校”活动以来,在省级党校演出的第一站。市委党校学员及教职工1300余人观看演出。

《红色娘子军》取材于19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独立师娘子军连的真实故事,讲述了从恶霸南霸天府中逃出来的丫鬟琼花,在红军党代表洪常青的帮助下,从一名苦大仇深的农村姑娘,逐渐转变成一名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的娘子军战士的过程。

1963年下半年,周总理看了中央芭蕾舞团演出的《巴黎圣母院》以后,对团里领导和演员们说:“你们已经演了十年西方、苏联的芭蕾舞剧了,是不是可以搞一个革命题材的剧目?”

《红色娘子军》的创作由此提上日程,中央芭蕾舞团的主创团队开赴海南采风、军训、体验生活,住娘子军们曾经住过的竹寮屋,吃娘子军战士吃过的椰子饭,实地采访当年琼崖地区革命队伍里的女红军……

通过采风,主创团队在这部以西方艺术形式为主的芭蕾舞剧中融入大量中国化的内容,在吸收了广东潮汕英歌舞演化的《五寸刀舞》的同时,又吸收创造了海南民间舞《黎族少女舞》《斗笠舞》,把在部队军训过程中学到的军事操练动作舞蹈化成《练兵舞》,立起了芭蕾中国化的新样式。

1964年首演之后,《红色娘子军》引发了巨大轰动。中央芭蕾舞团成功地用以古典优雅见长的西方舞蹈艺术芭蕾舞,塑造了英姿飒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国娘子军形象。

55年来,《红色娘子军》经历了岁月的考验,在国内外演出了4000余场,观众达400多万人次,成为中国民族芭蕾的一座丰碑。6代娘子军舞者薪火相传,把这出红色经典芭蕾传承至今。

在市委党校演出的这台《红色娘子军》中,中央芭蕾舞团首席演员马晓东饰演了红军党代表洪常青,这是帮助女主角琼花成长的关键角色。几乎跳遍中芭所有重要剧目,但马晓东从去年才开始饰演洪常青这个角色,“这个人物特别‘大’,需要有年龄和阅历才能把握。”

身为“90后”的马晓东离《红色娘子军》初排的年代已经很远,但中芭代代相传的传统里,一直没有断掉《红色娘子军》的精神。老一辈舞者尽心“传帮带”,新舞者则会常常看影像资料,揣摩动作和人物塑造。

马晓东如今在动作和技术上已经纯熟,但他觉得自己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人物如何让观众有共鸣,这是可以不断琢磨下去的。”

创排至今55年,《红色娘子军》基本的剧情和演绎始终没有变过,布景依旧是当初的海风椰林,甚至演员们的演出服也是代代相传,很多都是几十年的旧服装。

“这部戏久演不衰,也是我们对中国芭蕾舞的‘不忘初心’。虽然这么多年过去,大家对《红色娘子军》的喜爱程度,包括我们对它的热情,我觉得完全没有减弱。”马晓东无论在哪里演出《红色娘子军》,总能收获观众的热情,“这部剧是我们自己排的舞剧,是我们中国的舞剧,没有什么可以替代它。”

在市委党校的这场演出,同样收获了观众热烈的掌声。演出结束后,演员数次谢幕,观众们仍然心潮澎湃,全场起立,长时间地鼓掌致谢。

虽然一直知道《红色娘子军》的故事,上海市委党校教授周敬青却是第一次在剧场观看这部舞剧,通过艺术形式演绎的革命传统故事让她觉得既生动又有感染力,“妇女的解放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红色娘子军》讲的正是中国广大妇女通过自我觉醒奋斗投身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故事。通过这样艺术表演形式,能增强我们的历史观教育。”

“《红色娘子军》用芭蕾舞剧的形式让我们了解到了这段革命与战争年代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些牺牲、成长和希望。”上海市委党校研究生马帅觉得,对于“90后”而言,《红色娘子军》让年轻人真切了解到革命年代的故事,是一堂生动的课程,“洪常青牺牲了,但更多琼花这样的人成长了,从一个普通劳苦大众变成了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的战士,这样的信仰一代代传承,发展壮大,最终实现了我们民族的解放。这些信仰和精神也激励着我们这一代人去肩负起属于我们的历史责任、历史使命和历史担当。”

适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结束市委党校的演出之后,中央芭蕾舞团还将于6月30日、7月1日登台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献上两场《红色娘子军》。
    责任编辑:程娱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