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澄迈县为何成为海南省群众举报的“重灾区”?

2019-07-23 21:0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原创:米西

自7月14日起,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已在海南省进驻超过一周。期间,督察组每日接受群众来电来信,并定期向海南省转办有效举报件。截至7月22日晚8点,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共向海南省移交群众举报信(电)650件。

从海南省人民政府网站每日公布的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群众举报件数据来看,涉及澄迈县的举报投诉件总数高于其他市(县),居海南省各地首位。

<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海南省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群众来信来电举报污染类型统计表(1-9批),源自:海南省人民政府网站。

是什么样的环境问题

让澄迈成了海南省群众举报的“重灾区”?

据了解,此次督察期间,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接到了多起关于颜春岭垃圾填埋场和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相关问题的举报。而笔者查询到,颜春岭垃圾填埋场和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带来的环境问题在2017年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时就被群众重复举报过。

两次举报均指出,垃圾填埋场、沼气池长期污染空气,臭气影响周边居民生活。

海南省人民政府网站关于(2017年)中央第四环保督察组转交群众信访举报转办和边督边改公开情况截图。公示的系列措施中提到“中电新能源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期项目已经制定建设方案,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计划2018年6月动工建设。”

据了解,督察组已在7月15日就把该问题列为了重点关注问题。而按照惯例,对于列为重点关注的群众举报问题,督察组将选择性到现场核查整改情况。

结合“中国环境新闻”微信后台的粉丝留言反映情况和此前澄迈县颜春岭垃圾填埋场和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引起的网络舆情来看,出现这样的情况似乎并不意外。

“中国环境新闻”微信公众号后台部分留言截图

那么澄迈县的“垃圾问题”是如何演变的?

于1998年开工建设的颜春岭垃圾填埋场位于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南二环路颜春岭段,距海口主城区38公里,是海口市和部分澄迈县生活垃圾的最终处理场所。

颜春岭垃圾填埋场的设计处理能力1000吨/日,设计库容为304万立方米,设计使用年限10年。2001年5月建成投入使用,垃圾填埋场库容于2011年达到饱和,至今已使用18年(超期服役8年),处于超设计规模运行状态。

虽然于2011年、2016年在垃圾填埋场西侧先后建设了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二期项目(设计日处理垃圾量为2400吨)。但很快也不能满足两地日益增长的垃圾处理需求。

据《海南日报》7月8日的报道中海口园林环卫局相关负责人的介绍,目前海口每天的生活垃圾产生量已达到3500吨,加上澄迈县的生活垃圾,每天进入颜春岭垃圾焚烧厂和填埋场处理的生活垃圾约4000吨左右。现有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和二期的日处理能力为2400吨,每天产生约500多吨炉渣和70多吨飞灰,加上超出焚烧发电厂处理能力每天约1000余吨的生活垃圾,均进入颜春岭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处理。

已有垃圾填埋场和两期焚烧发电厂

多年来饱受居民诟病

多年来,颜春岭垃圾填埋场和两期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令它们始终成为群众投诉的焦点。

除了上述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期间被群众重复举报,在2018年海南省的一份政协提案《关于解决颜春岭垃圾场污染有关问题的建议》中也指出,颜春岭垃圾填埋场没有严格管理到位,已形成一个严重的污染源。提案建议“加快海口环保发电厂(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期项目建设,通过焚烧发电来处理收集运来的生活垃圾。关于提案的回复未在网上公开。

2019年2月,海南省生态环境厅专项执法行动对颜春岭垃圾填埋场及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亮出“黄牌”,指出焚烧厂存在运营现状与环评文件不符、焚烧生产线运行稳定性不够、活性炭喷射不连续不稳定、烟气自动监测系统运维不到位、焚烧飞灰运输处置不规范等环境问题,并明确整改要求。

颜春岭垃圾填埋场和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仍然存在的环境隐患,持续引起着周边居民的不安。

7月8日,海口市园林和环境卫生管理局、中电国际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海南省可再生能源协会联合主办的“生活垃圾清洁焚烧技术研讨会”上透露,海口将适时启动颜春岭垃圾填埋场封场治理工程,具体时间有待进一步确定。

是什么成了

“长寿之乡”的“心头之患”?

澄迈县是中国第一个“世界长寿之乡”。截至2018年末,澄迈县全县户籍人口(含农垦)为56.81万人,同比增长1.2%;常住人口为49.44万人,同比增长0.7%。此外,澄迈县近年来每年都要接待过夜游客人数80余万人次。

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四季宜人的气候,曾吸引不少地产开发商和慕名来此购房打算养老的人。但如今,澄迈县最开始吸引他们之处却不得不让他们质疑。

由于颜春岭垃圾填埋场和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不科学、不到位的管理,和长期举报仍然未彻底解决的环境问题,让他们逐渐对澄迈县的生态环境失去了信心。

眼下,成为澄迈县人民“心头之患”的,就是这座占地1000多亩、重达千万吨级、并可能时而爆发环境问题的“垃圾山”。

来源:中国环境新闻

编辑:米西

更多精彩,请关注中国环境APP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

版权声明

中国环境报社旗下媒体包括中国环境报、《环境经济》杂志、中国环境APP、中国环境网、中国环境新闻微信、中国环境新闻微博等。为维护自身版权利益,制止非法转载行为,特此郑重声明如下:

1、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凡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微信和微博等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须事先取得中国环境报社的书面授权后,方可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和转载,且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同时按有关国际公约和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向中国环境报社支付版权费用。

2、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未经书面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对于侵权行为,中国环境报社将予以警告。

3、对于警告无效者,中国环境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主管部门举报、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等多种措施以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4、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举报。

版权合作联系电话:010-67172392

侵权举报联系电话:010-67112822

中国环境新闻投稿zghjxw001@163.com

注在看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