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走进岢岚县东沟村,感受...

2019-08-05 07:5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本文原标题:《【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走进岢岚县东沟村,感受一个村庄的新生》

班彦钦

山西日报记者班彦钦报道:如果没有那块硕大的青石和背后的石碾石磨,就找不到大山深处的村落旧址;如果没有保留那处农家院落,谁会相信曾有的活色生香和人间烟火。哪怕是最炎热的伏天,哪怕在最热辣的太阳底下,东沟村依然遍地阴凉。清爽的风从树叶草叶上拂过,不知名的虫鸟鸣叫声此起彼伏,河沟里疯长的野草灌木交织成一条隆起的绿带。联村村委会主任徐亮亮指着山坡上整修出的梯田说,上面那畦种了油松和沙棘,下面地里全是中药材,有白芍、桔梗、穿地龙等。记者看到曾经的山庄变为耕地,间或有几棵高大的杏树、榆树立在地头,大约已风雨相守几代贫困山民。

2017年5月,岢岚县脱贫攻坚进入关键时刻,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的东沟村,被纳入全县首批整村搬迁对象。尽管生活在这里的贫困群众有千难万苦,但穷家难舍,故土难离。看着一堵堵院墙、一间间旧房轰然倒地,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泪眼婆娑,依依不舍。回忆当时情景,徐亮亮说:“俺嗓门大,力气也大。穿着一身迷彩服,背起一个个老人,就送上车。”

李改怀老人说起昔日光景,用了两个字,叫“苦熬”。吃水靠驴驮,一个来回要花三四个钟头。到了冬天,沟里的风像刀子,不要说人,连驴也跟上遭罪。

79岁的王二女,就是徐亮亮背着离开村子的老人之一。她和56岁的儿子李堂小相依为命,生活在一起。7月15日正午时分,记者在宋家沟移民新村新家里见到老人。她耳朵有点聋,气不够用,常年服药,诊病、送药,定期有医生上门服务,老人一点点体会到搬迁的好处。过去在村里,刨个坡坡、吃个窝窝,还得看老天爷脸色,如今李堂小当保洁工,月收入800元,加上其他补助补贴,日子过得十分安逸。在这里,老人享受着新生活的种种便利和好处。她家的窗台上放着用塑料薄膜包着的医疗健康双签约卡、明白卡。她说:“老了老了,活成宝了。”有那么多人关心她、照顾她,老人一脸喜气。说起2年前的“恋恋不舍”,她说:“人不亲还土亲咧,还想回去看看,变成啥样了。”

宋家沟宋水后街上,是一处处独门独户的晋北特色小院,69岁的王成仁老两口,拥有了自己的2间新瓦房。有厨房、有客厅,还添置了洗衣机、冰柜、电视。王成仁穿着统一制服,在景区停车场当保洁员,每月有800元工资。他掐指算起其他收入,老两口低保年收入7400多元,养老金每年2900多元,养殖合作社分红500多元。另外,过年过节,帮扶单位还带着米、面、油上门慰问,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自称命不好、运不错的刘明堂,年逾花甲,喜欢戴顶凉草帽,有点热风,就拿到手里呼扇。他诉苦说,老婆是个残疾人,干不了重活。自己帮人卸车砸坏了腰,留下了后遗症。好在有好政策、好干部,住院花的4万多元,报了一半。吃低保、合作社分红,有了进项,有了活头。等身体好利落了,再找点事干,多赚些零花钱。联村党支部书记韩文军告诉他,随着沙棘加工厂、箱包厂等企业落户,人手缺得很,只要勤快,不愁没事干。

61岁的兰银堂从东沟村搬到县城广惠园移民小区。“有80平方米,住在五楼,眼宽。”他对记者说,年轻时走南闯北,跑过买卖、开过大车。不想后来岁数大了,得了脑梗,正在一筹莫展之际,赶上了整村搬迁,拆旧房补了5万元,退耕还林补了4万多元。他说,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还不能等吃等喝。看准了宋家沟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想在街上支个炉子卖烧烤。

74岁的冯玉莲老人,老伴死了,孤身一人。在东沟村时,吃水、取暖、看病都是问题,日子过得很恓惶。搬到宋家沟,有人管了,有钱花了,低保金、养老金、光伏和合作社分红,揣在兜里的存折上有了一大笔钱。老人说:“不愁吃、不愁穿,不怕老、不怕病,俺的靠山是共产党。”

宋家沟乡党委书记张国莲,从山西农大毕业后,扎根基层,一干就是20多年,她与父老乡亲交情交心、知根知底。围绕整村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有出路,前期着力统筹解决人、钱、地、房、树、村、稳7个难题,后期在一个战场打赢两场硬仗。那就是在生态建设中,把自然还给自然,通过造林造富、播绿播金,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过去不起眼的大颗粒沙棘成了明星产品,颗颗、叶叶、秆秆都是宝贝。再就是做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打造宋家沟4A级旅游景区,红色资源、清凉气候、山野情趣都是独特优势,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鼓励创业、就业、兴业,业业枝繁叶茂。与此同时,通过光伏发电、种养合作社带动,引进箱包、编织等企业,让搬出来的贫困群众有活干、有事做、有钱赚、有盼头。

据了解,东沟村原有户籍人口34户75人,其中贫困户18户43人。整村搬迁安置23户52人,其中贫困户17户41人。在宋家沟移民新村安置14户27人,县城广惠园移民小区安置9户25人。其余户籍人口自愿自然搬迁到其他地方。当人与自然纷争到精疲力竭,生计和生态矛盾不可调和之时,也许最好的选择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无论是退耕还林还是退村还绿,靠的是撸起袖子加油干,迎来的是光景的芝麻开花节节高,守住的是满目的青山绿水,开辟的是贫困群众美好生活之路。

东沟村,以及更多的山庄窝铺,作为最后的村庄,融入山水、融入大自然,成为最好的风景。

2年来,岢岚县有115个村、忻州市有797个村通过整村搬迁,完成了改变命运的迁徙,写下了同步奔向小康的辉煌篇章。

(编辑:陈美文)

在看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