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祖孙“核三代”的坚守:半个世纪我们只干了一件事

2019-08-13 19: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万丈高楼平地起。今天,我们说中国核工业,总是有一些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情怀和无论如何也不能忘记的人和事,楔子一样,牢牢地与一个企业不朽的魂魄紧紧地镶嵌在一起,血肉相连,情感交融。

作为中核陕铀普通职工家庭,蓬万朝、蓬勃、蓬玉诚这祖孙三代,用50年的默默守候,50年的辛勤工作,诠释着核工业精神。50年太短,只是寰宇中的尘埃瞬间;50年太长,浓缩了三代人只干一件事的情结。这就是核工业精神最直白、最朴实的注解。

“核一代”蓬万朝——哪里需要哪里搬

蓬万朝老人1933年出生,今年86岁。1958年夏天,参加过抗美援朝,从部队复员后的蓬万朝加入到核工业,前往兰州504厂报到,负责全厂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那时厂里只有400多人,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很多岗位缺乏技术专业人才,怎么办?这对于一个只有旧时代“私塾”传统文化的他来说,压力很大。他先后跑上海、西安、郑州、洛阳等地,寻求能够解决各工种培训的单位。经他协调联系,为厂里培训了一批急需的工种人才。在504厂工作中,他开办了《跃进小报》等首开先河的工作。

1973年3月,蓬万朝一家根据需要,又几经辗转来到位于陕西的405厂,他被分配在405中学担任体育老师。蓬老师自信地说,那时候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干得很不错。在部队养成的爱运动、爱体育的特长发挥了巨大作用,在这块“穷乡僻壤”里,他和其他体育老师一起,培养了一大批篮球运动员、乒乓球运动员等各类喜欢体育运动的年轻人。举办了学校第一届运动会,掀起了工程区热爱体育运动、增强体质的热潮。80年代初,他建起了洋县地区第一家拥有完整400米跑道的体育场。后来,405厂的体育项目篮球、乒乓球等,在周边县、市一时声名鹊起,独占鳌头很多年。

1986年,他调入新组建的教育处,首创兴办了《教育动态》,刊登传播全厂职工教育文化思想和学校教育教学文化动态,兴起了全厂学文化知识的氛围。当老师期间,除了尽心尽意地传道授业解惑,他还当起了业余“作家”和“编导”。白天,他把自己的精力和操守奉献给热爱的教育事业;夜晚,他熬更守夜奋笔疾书编写剧本。先后完成了工业题材剧本《在木柴背后》和《家庭记事》等创作。1975年,话剧《在木柴背后》先后在厂里、洋县人民政府、汉中市演出。1976年,该剧前往西安,参加陕西省国防工业系统汇报演出。

1993年退休后,他在离退休管理处,主动发挥爱好书法的特长,融入到退休工作中去,以行草见长,乐于其间,帮助退休的书法爱好者提高书法水平。

“核二代”蓬勃——握好人生“方向盘”

蓬勃,出生在504厂,生在那个年月、那个地方的孩子自然都遗传了核工业人奉献的基因。在父辈影响下,他的家国情怀也慢慢根植。

13岁跟随父母来到了405厂,还未到18岁的他赶上了最后一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时光。虽然是在405厂附近农村插队,对于风华正茂的蓬勃来说,农村那一方天地里历练出他对于这个时代最简单的认识——劳动最光荣。

插队生活结束后,他又入伍去了宁夏,对于那时的蓬勃来说,这样的生活是必须的,也是顺理成章的。

蓬勃于1981年光荣退伍回到了405厂。80年代初的405厂刚刚进入二次发展阶段,厂区内生活供水需要三个分离较远的泵房提供。他被分配到当时还处在章家梁的一个泵房工作。那时年轻人都不怕苦,三班倒的作息时间对于他们来说也当成苦中作乐。五工区泵房、谢村水泵房,这些地方都先后留下他的足迹。随着工作经验日益丰富后,他担任了班长职务。骑着自行车在谢村镇和家中往返,这样的路程对于他来说都是家常便饭。时光打磨人,也历练人,供水泵房在雨季到来时常常被淹没,厂区内生活供水中断,供水工作在那个时候尤为紧张,配合消防车给家属区送水的工作他也时常参与。

改革开放的新活力也为405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力。年轻的蓬勃有了要在30岁以前学一门手艺的强烈想法。放下身段去车队做了学徒工,跟着老师傅学习修理技术。从文化墨香到与油腻的修理工作打交道,有艰难也有挑战。休息时老师傅们常常打趣说道:“你这学徒工工资比老师傅还高,你跟他学,这合适吗?”“没有什么合适不合适,学到手艺就是合适!”在老师傅的“敲打下”他对修理有了初步认识。

有了修理技术后他又想能不能开上大汽车呢?机会来了,1990年,洋县车管所首批驾驶员培训班开始招收学员,学期半年。面对高昂的1800元学费,蓬勃还是报名参加学习了大车驾驶技术。有了方向盘,他的行驶方向再一次转换。成为专业司机后,他先后为厂供销公司、厂电视台做专职司机。为适应机构调整,又进入厂工会工作。除了担任司机工作,为厂里俱乐部拉片子,写电影预告,清洁卫生,闭路电视、广播系统维护检修这样的活儿他都做过。这些工作也成为他的“技术宝典”。

我们身边不乏像蓬勃这样平凡简单的核二代,他们在核事业大光环中,普通又微小,却始终在核事业大方向中紧紧跟随,不断调整好手中方向盘,恪守本心,坚守人格,从容本分一路向前。

“核三代”蓬玉诚——做好运行守护人

2011年7月蓬玉诚入职,和他的师傅们一样,成为了主工艺运行的忠实守护人。主工艺运行工作需要更高责任心,面对新工程,蓬玉诚还真是下了不少功夫。

从运行时的静态进入日常的“不确定性”中,蓬玉成初期是不适应的。为了进一步保证不出问题,蓬玉诚开始熟悉操作程序、参与做方案、项目讨论。他跟着大家早起晚归,到了饭点儿匆匆吃个盒饭后就直奔现场。小半年的时光很快过去了,他的信心与能力不断在提高,看到测试实验都取得了实验验证,他想:唯有努力工作才是真心的快乐,唯有努力工作才是青春的昂扬。

长白班工作时间阶段性的活多,工作量非常巨大,数量庞大的机器,齐刷刷摆满整个大厅。面对任务,蓬玉诚坦然接受挑战。他知道任务量十分巨大,合理分配好时间和自己要对应的相应工作,他很快就完成了自己的预定任务。工程初期,厂房空荡荡的只有一列列的桩架,到启动完成后,设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焕然一新厂房里。希望正大踏步迎面走来,那一刻蓬玉诚真心觉得成长的魅力来自于学习,来自于实干。在示范工程建设那些年他学会了适应,奉献,承受,也获得了知识与充实。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传承是创新的基础和条件,创新是传承的深化和升华,脚踏实地的年轻人在哪里都应该是最棒的。工程建设结束后,蓬玉诚又回归到了运行值小家之中。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党支部的主题党日中,他积极建言献策,提议去与公司隔水相望的溢水中小学送温暖。经支部商议批准后,他利用业余时间,积极与溢水中小展开交流沟通,在确立本次党小组的主题党日主题为“关爱留守儿童”后,他又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在提交党小组审议后,同志们纷纷响应,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这对蓬玉诚来说,就是一种莫大的肯定。

传承有两种,一种是语重心长的告诫,一种就是发自内心的根植。也许时光机转动中,蓬氏核三代哼唱的这首歌并不高亢嘹亮,但却是对时代使命重任在肩的注解和诠释。

作者:蒋丽 刘章建

责编:王宇翔

在看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