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核工业的“老母鸡”是怎么来的?

2019-08-15 18:4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核工业一路走来,与共和国一同成长。其间既饱含创业艰难百战多的坎坷,又不乏令人荡气回肠的激情时刻,既洋溢着自强奋发的主旋律,又体现着海纳百川的博大精深。本栏目每日对核工业史上的1件大事进行回放和述说。尽管远不足以反映全貌,却可管窥中国核工业的成长历程。

04

1955年7月,成立国家建委建筑技术局,筹备以苏援反应堆和加速器为核心装备,新建中国综合性原子能科学研究基地。1956年5月工程开工,1958年7月建成,9月交付使用。

1958年为“一堆一器”发行的邮票

良好的起步

发展核工业,研制核武器,首先要研究掌握核科学技术。1950年5月19日,中央政府就批准成立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开展核物理和放射化学研究,为核能应用准备条件。1955年1月,中共中央作出发展核工业的战略决策后,考虑核工业发展需要特殊条件,又决定另建新的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

1955年10月,经中央批准,选定在北京西南房山坨里兴建一座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并将苏联援建的7000千瓦重水型实验性反应堆和直径为1.2米的回旋加速器放在这个基地中。为了加强对建设工作的领导,国务院成立了以刘伟为局长,张献金、钱三强、冯麟、罗启霖、力一为副局长的国家建委建筑技术局,直接负责新基地的建设和各类人员的选调工作。

近代所的建设,是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各有关部委、省市的大力支持。从选址到土建、安装,只要新基地需要,各地一律大开绿灯。在建设工地,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完全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当基地进入全面施工阶段时,彭德怀、贺龙、聂荣臻副总理和中央书记处书记、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市长彭真都曾亲临现场指导工作。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按时完成建设任务,根据聂荣臻副总理的指示,决定成立由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郑天翔挂帅,主管核工业的三机部(后来改为二机部、核工业部)副部长刘伟、建工部副部长杨春茂、北京市土建二公司经理赵英豪、建工部第一设备安装公司总工程师李延林等人组成的工地党委会,统一指挥新基地的建设。工地党委每周一次例会,及时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近代所占地八百亩,单项工程17项,实验设施建筑面积为4.8万平方米,另有相应的办公和生活设施1.2万平方米。这项工程1956年5月破土动工,到1958年7月,仅仅用了两年多一点的时间,一座新的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就在昔日的荒滩田野上屹立起来。这个基地包括核物理(理论与试验)、加速器物理与设计、核反应堆运行与物理工况研究、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放射性同位素制备、核电子学、辐射防护等学科。

1958年,陈毅为重水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落成剪彩

1958年9月27日,由苏联援建的第一座重水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落成,陈毅副总理亲自剪彩。《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我国进入了原子能时代。

1958年,毛泽东参观我国第一座实验性重水反应堆模型
在看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