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胡国庆:窑洞里的葬礼

2019-09-04 16:5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草根1960 草根

我的祖辈都生活在黄土高原上,唯有我们这个小家跟随父亲在南方生活了几十年。如今父辈年事已高,生老病死是人生自然规律。

我们胡家河村至今没有一户外姓,家族里有好几百号人,算下来,七姑八姨真不少,老人过世,我这个晚辈说啥都要送长者最后一程。

人死了就要入土为安,千百年来一直延续至今。黄土地百姓对丧葬非常重视,细心一点就会发现,关中人不太讲究吃、穿,有碗臊子面就能打发,但挖窑、修墓特讲究。打个比方有100个铜板:上海人会去买件漂亮衣裳,四川人肯定消化到肚子里去了,关中人那绝对是背一大堆砖瓦回来。所以,走进三秦大地随处都能见到秦砖汉瓦,这和地底下埋的帝王有关,走到哪都能见到巨大的皇家陵墓,贵族葬礼文化一直影响着这片土地的百姓。

早期黄土地百姓只要手头宽裕,年过半百就会给自己备好棺材,甚至连墓都挖好了,这并非是人快不行了,而是不想给晚辈添负担,因为棺材可不是家里的桌椅板凳,随便找几块木板凑合一下,它可是家里的大件。当你走进农户窑里经常能见到醒目的棺材躺在那,按照习俗,这样还能辟邪。

农户家里只要有上年纪的老人,每年都要养猪,头数是根据老人过世葬礼能来多少客决定的,基本八九不离十。不像城里人家过事,微信朋友圈到处转发,能来多少客心里没个谱,还要看哥们关系远近,只好多备几桌。

黄土地老人过世,那可是家族里的大事,谁都不敢怠慢,不管你在外做多大的官,哪怕死者生前提着礼当上门求你,但长者过世你必须到场披麻戴孝,不然人家就会骂“羞你先人”,意思是你这家伙把祖先的脸都给丢尽了。

黄土地百姓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晚辈哪怕勒紧裤带借债都要把老人的丧事办得体面,这可不是闹着玩,它关系到家族声望,要想在堡子里挺起腰杆,在很大程度上看这家孝子给老人操办丧事的规模,即使懒汉都知道这个道理,不然,人家会说这驴日的连他娘老子都不孝,对哥们能好到哪去?谁敢和这种货色深交?

其实葬里中还包含着另一层意思,就是你的娃长大后也会学样,孝子和败家子都会影响到下一代。所以,百善孝为先是有道理的,因为人都有老的这一天。

大户人家过事不仅要杀猪宰羊,还要请戏班子唱大戏,过事这几天堡子里就像过年一样,可热闹了。

早期没有音视频,更谈不上抖音,民间娱乐十分匮乏,白天干活,晚上困觉,来年生娃,堡子里唱大戏自然成了主要的娱乐方式,十里八乡的百姓都会赶来,老人宁可不吃饭,都会早早地坐在戏台前等候开戏。

黄土地唱戏是有传统的,一般大点的堡子都有戏台子,它不仅是用来观戏,堡子里很多活动都在这里举行,比方搞个什么宣誓呀,女人跳个广场舞啥的,人气一直很旺,并且这里不收租赁费,也见不到保安,只要百姓家有事都可以登上这个舞台。

关中老人快不行,就要赶紧把人抬回家,这口气一定要留在窑里,一旦人死在外面了,尸体是不许抬进堡子的,更不可能搬进窑里。所以,关中上年纪的老人很少出远门,就担心死在外面了。

老人过世到下葬一般要在家停放个三五天或更长的时间,下葬的日子是由阴阳先生算出来的,要选个吉利的时辰。

黄土地百姓把生与死看得很重,认为高龄老人是积德多才长寿。所以,德高望重的老人去世后把白事当做红事操办,并且连续三年都要大操大办,这才算是正儿八经地入土为安了。

至于后生横死街头就说成是报应了,还说是个短命鬼,甚至能把上辈子都扯进来,这简直是八竿子打不着。不过,民间的寓意是人活着就要多积德,好好做人,老天爷都会保佑你多活几个年头。

葬礼“执事”可是个核心人物,每个堡子里都有这样的能人。执事虽然没有一官半职,但在堡子里有威望,处事果断、协调能力极强,就像公司里的董事长,只要他一声令下,葬礼这套班子很快就启动了:玩笔墨、出劳力、跑腿、打杂等各路人马迅速集结在一起。别小看这支和黄土打交道的乡巴佬,那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执事只问丧家准备把事搞多大?能来多少客?心里就有数了,任务很快就分摊到每个帮工。先派人去集市报丧,消息很快就传遍四方。不大功夫,过事人家就热闹了起来:婆娘蒸馍、爷们挑水、壮汉杀猪,唢呐声响彻整个黄土大地,过路人都知道这个堡子里死人了。

百姓家过事和平日里相处无关,你哪怕农活再忙,也要赶去帮工,这是千百年来形成的乡规,不然人家会骂“羞你先人”。

帮工迅速从各自窑里赶来,这里不分等级,没有报酬,不存在换工,完全是义务,该干啥就干啥,没二话。

大户人家的葬礼能来好几百号人,有点像城里举行大型活动,吃喝拉撒主家都得管。堡子里当然没大酒店、会议厅,都由执事分摊到各家窑洞里。农户家大土炕上就像萝卜一样,躺了一大排,到了开饭时间都集中在过事人家。

几百号人用餐,没哪家有如此多的锅碗瓢盆,这和人家大酒店没法比,但乡民自有办法,各家的锅碗瓢盆很快就集中到一起,等葬礼结束后再各自带回,这套乡规不需要多啰嗦,谁都清楚。所以,乡村把婚丧嫁娶叫——乱事。

过事人家要请厨师、吹手、阴阳先生等这些手艺人,并且还要打点,人家是靠这吃饭,不给报酬说不过去。

丧家备的烟酒一般是整箱批发,消耗之大,见人就得发,虽然帮工都是乡里乡亲不计报酬,但要不停地发烟。有时帮工嘴里叼着烟,耳朵夹满了,再接的烟就会塞进口袋里带回家招待客人。

百姓人家过事,行礼必不可少,困难时期不分贵贱:两包挂面、几个蒸馍,鸡窝里掏几个蛋都能接受。近亲就不同了,一般要送丝绸被面、布料等,全搭在窑口的铁丝上,上面写着姓名。面料越多,说明这家人气越旺,等下次别人家过事再送出去,这块面料经常是在堡子里转过来又转过去。

远方来客吊唁,孝子贤孙要披麻戴孝出门迎接,敲锣打鼓放鞭炮,然后到逝者灵位前磕头。只见棺材板前哭声一片,但有些孝子只是做个样子,因为几天几夜没合眼,眼泪都哭干了。孝子头前有块遮羞布,这样就只能听到光打雷不下雨了。丧家过事可是个体力活,白天要不停地磕头,夜里还要守灵,比上班累的多。

由于窑洞面积受到限制,一次性很难容纳这么多来客,只能采取“流水席”,意思是吃完一茬换一茬。其实流水席也很人性,一般是老人、婆娘和娃娃优先,等这波吃完了,爷们再上桌。我们老家过事,酒席大致分为,喝酒八道凉菜,吃饭五道热菜,简称八跨五。

这里的百姓不习惯坐在八仙桌上举行什么宴会,一般是棋盘大的小桌,客人蹲在地上,看上去吃相不雅,却很有风土味。关中八大怪里就有“圪蹴”着吃饭,稀里哗啦一碗面就咥完了,然后站起来蹦几下,食材全下肚了。困难时期,盘子迅速见底,白酒可以尽管喝,这才搞明白什么叫喝酒。

黄土地百姓非常重视修墓,事先要请风水先生看位置,然后请人挖墓,墓穴距离地面有一丈多深,然后再向里挖进去,和挖地窑差不多,只是面积小了点,并且要备好砖瓦封口,因为这里是逝者永久的“家”。

条件好的人家,还会给墓里贴上瓷片,地面立块石碑,石碑的档次虽然不能和武则天的无字碑相提并论,但意思都差不多,都是留给后人看的。

黄土地葬礼一般是天刚蒙蒙亮就要出殡,整个葬礼也达到了高潮,孝子贤孙紧随逝者一路前行,长子、长孙手捧灵牌、花圈,棺木紧随其后。送殡队伍浩浩荡荡,途经过的人家都要出来点火祭奠,表达对逝者的哀悼。

阴阳先生在墓地前念经,孝子贤孙跪地磕头,这套程序结束后,几十个大汉小心翼翼地将棺木放入墓穴准确位置,然后众人填土,此时此刻,葬礼上孝子贤孙哭天喊地,再也见不到死去的亲人了!

给点力,我会走得更远!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