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3亿+收听量!“党课音频”如何圈粉90后?

“网络传播杂志”微信公号
2019-09-06 18:33
舆论场 >
字号

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上海市委网信办指导相关单位于2018年4月17日起至5月5日,在广播和新媒体端推出19集《给90后讲讲马克思》系列音频专题,在互联网上掀起一股青年人收听马克思生平的热潮。“《给90后讲讲马克思》系列网络音频掀起传播热潮 ”是如何入选网信创新工作50例的?传播君来为你解析

案例简介

《给90后讲讲马克思》摒弃空洞说教,通过贯穿马克思一生的19个小故事,从全新角度阐释马克思的理论精髓。在《指点江山论中国》《唯物史观讲了啥》等内容中,结合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和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启迪思想、指导实践。

传播数据

3亿+:截至节目播出结束的2018年5月5日,全国累计收听量超过3亿+人次

报道经验

资源整合,强强联手,打造“不一样的马克思”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80后博士“天团”精心打造内容。《给90后讲讲马克思》由来自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的8位80后青年教师团队来主讲。如何去符号化,让这位伟人更加真实、更加具象地展现在年轻观众面前,是这几位80后教师思考的问题。他们将马克思一生中重要节点里发生的故事分享给大家,就是为了还原一个真实的马克思,一个有血有肉的马克思。节目传递给大家的,是马克思波澜起伏的一生,又有精彩难忘的瞬间。

如今很多90后们面临的生活小烦恼,原来当年的马克思也经历过,马克思也曾经是“问题少年”,也有初入职场的苦恼。《给90后讲讲马克思》正是以时尚而接地气的方式来讲述马克思,从他1818年在德国西南部小镇呱呱坠地到1883年在伦敦寓所与世长辞,通过介绍贯穿马克思一生的19个小故事,帮助现在的年轻人更好地了解马克思这位伟人的人生历程,以及他的重要思想成果对于现当代中国的意义。

80后给90后讲马克思,除了让年轻人更好地了解这个“最熟悉的陌生人”之外,另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是:马克思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候,跟现在的90后一样大,而当他把这种理论发挥成熟时,又到了现在80后的年纪。

动足脑筋,为200年前的故事穿上“潮爆”新衣

有了厚重不失趣味的内容,更要衬以合适的包装。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广播中心组织专业项目团队,深入文稿写作过程,和主讲教师一对一探讨以怎样的形式来凸显内容,同时又能吸引目标听众。

在内容上,项目组深入到中学校园,走进课堂,采访年轻人,他们心中的马克思到底是怎样的?如何为他们呈现出一个真实的马克思?在走访了学校,和年轻人反复探讨之后,项目组创新地使用了RAP制作片头和宣传片,进一步向年轻人的讲述方式、聆听方式靠近。项目组反复聆听讲课内容,并不断和主讲人沟通,寻找合适的音乐和音效,以衬托气氛。同时邀请专业人士来进行角色演绎、为文稿配图插画,以更加生动又“萌”的方式在新媒体平台进行展现。

无论是从前期的宣传片到节目本身的制作乃至微信平台,项目组都仔细思量,从目标听众的角度来思考,用他们愿意、喜欢的方式来包装节目,最终呈现出了一个时尚的、“潮”的《给90后讲讲马克思》。

渠道多元,线上线下联动,讲述“最熟悉的陌生人”

2018年4月16日,中共一大会址——上海兴业路的石库门小楼里再次亮起了灯,一群80后、90后的青年们聚在一起,开始了一场关于“最熟悉的陌生人”——马克思的特殊对话。这场对话沙龙上,8位80后青年教师是绝对的主角,他们都来自于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他们以“给90后讲讲马克思”主创人员的身份,与来自上海多家单位党支部的90后年轻人们展开一场面对面交流,这就是《给90后讲讲马克思》的首次线下沙龙。5月5日,主办方又进行第二场线下沙龙直播,主持人采访多位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资深专家、学者,与现场听众共同探讨马克思主义思想对中国的意义以及中国青年人的担当。

创新点分析

策划创新

我们讲马克思,到底要讲什么?马克思是我们中国人民最熟悉的陌生人。说他熟悉,因为我们从小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我们对马克思不可谓不熟悉;说他陌生,因为马克思对于我们,尤其是年轻的朋友来说,更像是一个书本中的符号。为年轻人还原一个真实的伟人,这是本项目的策划初衷。

为什么选择90后作为目标受众?他们对于马克思的理解,更具有时代特色。90后作为最新成长起来的一代,开始走入社会、了解社会,这些年轻的90后视野开阔,见广识多,对于马克思,他们通过网络,可以了解到关于马克思的故事细节,与此同时,也充满好奇。比如采访中发现,有高中生会好奇,“马克思的大胡子是什么时候长成的?”,这种新奇又有趣的角度,很值得关注。和90后聊马克思,有好玩的角度,有有趣的内容,也可以进行有深度的探讨。

怎么给90后讲述马克思?我们需要的不是深奥的理论,也不是引经据典刻板考证,我们需要的就是在这些深奥的理论当中,还原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马克思,他年轻过,他退缩过,他轻狂过……那么谁来讲述这样的马克思?来自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的8位80后青年教师,熟读、研究马克思,懂得网络语言,拥有能打动目标受众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

内容与包装创新

《给90后讲讲马克思》摒弃空洞说教,从全新角度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第一讲标题叫做《最熟悉的陌生人》,如何让这位伟人更加真实、更加具象地展现在年轻观众面前,是这个节目要着手去做的事情。

此系列短音频专题每讲16分钟,如何将这16分钟的每一分钟都变成精华,让听众不愿意走开?项目组为此邀请专业人士来进行角色演绎。比如,对“马克思”的演绎,青年时期无忧而骄傲的马克思、作为记者时期睿智而犀利的马克思、撰写《共产党宣言》时胸怀天下而又孤寂的马克思。每一个时期,他的声音和情绪都有所不同,项目组成员为此反复揣摩,精心打造,最终节目呈现出一个有血有肉、成长中的马克思,包括其他角色,如恩格斯、燕妮乃至马克思的女儿等等,项目组都根据内容打造出了不同的声音表现形式。

节目播出之后,这些包装上的“小心思”也得到了听众的认可。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年轻教师党员康鸿轩坦言,“音频开场以符合90后喜好的RAP与我们产生共鸣,使我很想进一步了解马克思,主持人更是积极与听众互动引发了大家的讨论”,节目中有听众说,“‘马克思是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个回答使我不由自主地反思,我们对于马克思的了解到底有多少?这更让我对于后面的课程尤其期待”。

传播方式创新

作为主题宣传内容,《给90后讲讲马克思》在传播方式上也动足了脑筋。

线下沙龙。举办两次沙龙,让今天的“90后”与相隔200年的马克思“相遇”。节目播出前一天,于2018年4月17日的中共一大会址,举办了一场对话“最熟悉的陌生人”——马克思的特殊沙龙, 8位80后党校青年教师“天团”与“90后”们面对面,为次日正式推出系列专题造势“吸粉”。节目收官的当晚(5月5日),在复旦大学举办主题为“90后的担当”沙龙,三位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与复旦大学近400名学子围绕主题进行现场交流对话。

线上覆盖。在上海市委网信办的积极推荐下,《给90后讲讲马克思》系列音频党课得到了中央网信办传播局的支持,各个主流新闻网站在双首页显著位置、视频频道首页首屏、客户端予以推送,其影响随着一系列的播出而迅速扩展。

形成矩阵。《给90后讲讲马克思》系列音频党课在全国共26家电台进行了播出,人民网、新华网、央广网、腾讯、新浪等72家主流媒体新媒体和商业网站第一时间对其进行转载,有效整合,打造新媒体矩阵,实现了FM穿透式的传播,这个力量非常大,数据显示覆盖近2.7亿人群。

心得体会

《给90后讲讲马克思》系列音频党课是广播在新时代里进行媒体融合、跨界拓展的一次勇敢尝试,走出了一条让主旋律内容直抵年轻人内心的新路。

形式新颖活泼、内容深入浅出的讲解,迅速吸引来大批的粉丝听众——4月16日晚举办的“给90后讲讲马克思”主创人员见面会仅仅一小时,在新媒体平台阿基米德上,就有13万台手机设备上线,平均收听时长达41分钟,《学习同心圆》社区直播间内有1542人参与留言互动。

重大主题报道,能不能被网友,尤其是年轻网友接受、理解、欢迎,关键在讲述的方式方法,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要做好重大主题宣传,让主旋律故事被接受、被传播,就必须贴时代、强创新、接地气、通民心,才能出成绩、见实效。

(原题为《3亿+收听量!“党课音频”如何圈粉90后?》)

    责任编辑:柴敏懿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