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高质量建设海上花园!这些热点问题,洞头这样回答

2019-09-19 12:2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从9月9日起,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各县(市、区)对本地区70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作主题发布。

9月19日上午10时,洞头区在市人民大会堂举行“‘发挥五海优势、实施三区战略’高质量建设海上花园”主题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问。

问题一

中国网记者:我们注意到近年来洞头在海洋海岛生态建设方面下了很多功夫,现在总体环境是非常不错的,请问有什么特色做法?

洞头区委书记 王蛟虎:

谢谢你的提问。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是我们的生命线,是我们建设海上花园的根本前提。洞头最大特色就是海洋生态,靠海吃海、靠岛吃岛,不管如何发展,始终把生态立区作为发展的主线、主脉。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做生态保护, 捧回了多张国家级生态名片,譬如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生态县、国家海洋公园、十大美丽国家海洋保护区等,生态建设走在省市前列。

保持一个定力,做好三篇文章。保护性利用是第一位的,第二位才是保护性开发。保持一个定力,就是指不再围垦,放眼长远,踏踏实实地走适合自己的特色之路。 三篇文章是指保护、修复和提升。保护,是对海岛最好的开发,对看不准的项目,宁可不发展也不能冒牺牲环境的风险,重点保护岛礁、山岙、基岩岸线。譬如我们下决心叫停了破坏海岛岸礁的3条环岛路项目。 修复,是最大程度地去修复已经被破坏的山体、岸礁和港湾,实施海湾修复、沙滩修复、渔场修复。我们是全国唯一的连续两轮获得蓝湾项目的地区,共获得补助资金5.26亿元。第二轮蓝湾项目我们提出“破堤通海、退养还海、十里湿地、生态海沟”的理念,要在霓屿打造全省最大的人工红树林、万亩海洋湿地公园,这就是“海上种树”。在这片湿地公园里,游客不仅可以自己划船游览,还可以钓鱼、抓虾、拾贝,体验旅游休闲度假。 提升,是提升洞头的景观,包括房屋外立面、景区沿线、城市家具,植入建筑符号和文化元素,展现海岛特色风貌。

实施三区战略,生态立区是前提。我们提出生态立区、旅游兴区、海洋强区战略,靠生态、靠旅游、靠海洋吃饭,这是子子孙孙可以继承的,是富民产业,是洞头永恒的发展主题。旅游兴区是发展动力,海洋强区是经济保障,这两大战略都是着眼于发展我区的支柱性产业。但是, 生态立区是根本前提。洞头最大特色就是生态,我们始终把生态立区作为贯穿各个领域发展的主线,作为统筹各项开发建设的主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海碧、山清水秀的美好家园。如今洞头的生态优势已经转化成为了高质量发展优势。譬如 “石屋变银屋”。我们坚持“外面越旧越好、里面越新越好、环境越美越好”三好标准,对石头屋进行生态化改造,提升“石屋”魅力,成功将石头房开发成为海岛民宿样板,让沉睡资源醒过来、活过来,走出了资源变资金、资金变资产的新路,成为全国典型样板。 “黄沙变黄金”。得益于沙滩修复,洞头逐渐打造出帆船、帆板、游艇、海钓等海洋运动十大业态,引来国际千人瑜伽盛会、铁三世界杯等重要活动,每逢旺季有大量游客慕名前来洞头,赏海景、品海鲜、游百岛。游客一批接着一批,老百姓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也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当地老百姓尝到了甜头,纷纷回乡创业,在家门口赚钱。

打造十大花园工程,扮靓美丽海岛公园。按照景区标准,打造花园城镇、花园村庄、花园单位、花园家庭等,在这些细胞建设中注入旅游内涵,变成一个个景区、景点,串点成面,打造全域大景区、全域大花园。80%的村建成花园村庄,厕所都是花园厕所,真正实现“一路一特色,路路是风景”“一村一韵味,村村是花园”“一岛一主题,岛岛是乐园”。栽花种树,我们有独有的海岛特色。种树,第一,种小不种大。第二,种土不种洋。第三,种贱不种贵。第四,种“两头毛”不种“两头光”。现在海岛树多了,接下来我们还要集中资金种花,让人赏心悦目,呈现“云满碧山花满谷”的意境。

开展“五四竞赛”,打造海岛振兴全国样板。对于乡村振兴,我们提出两个目标:全国的海岛振兴样板和全域振兴样板。我们连续开展了“五四竞赛”,今年重点要开展“五农五化”实践,即推进农村美化、农房亮化、农民转化、农地彩化、农耕文化。比如农村美化,村庄环境要干净、整齐、美丽、和谐;农耕文化,挖掘农耕的休闲文化、传统文化,将其打造成体验产品;农地彩化,就是要在农地上种植各色各样的农作物。

问题二

浙江之声记者: 洞头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旅游资源,在旅游方面取得的成绩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而且提出了打造国际休闲旅游岛的目标,请问洞头近期在这方面有哪些打算?

洞头区委副书记、区长 林霞:

感谢你对洞头旅游的关注。洞头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是温州“山江海”旅游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七大景区、400多个景观,比如望海楼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楼、半屏山被誉为“神州海上第一屏”等等,而且还是全国唯一以县域命名的4A级旅游景区,2018年入选了全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近三年旅游总收入年均保持20%增长,市外游客比例年均提升20%,旅游从业人员占全区1/5。下一步,我们的目标是要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国际休闲旅游岛。近期,我们重点抓四个方面:

一是 抓“大规划”。我们在原有全域景区化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正在高起点编制全域旅游产业规划,对标国际高端海洋休闲产业,建设休闲度假型海岛旅游目的地。启动实施“34510”计划,也就是开展三大国家级创建、打造四大旅游特色小镇,建成五大龙头旅游项目,构建十大旅游支撑体系。我们计划到2025年,旅游业增加值能够超25亿元,占全区GDP15%以上,全区接待海内外游客超1500万人次,入境旅游者达3万人次,让旅游真正成为洞头支柱产业。

二是 抓“大项目”。去年以来,我们已谋划了25个亿元以上旅游项目,总投资超500亿元。这其中,包括国际邮轮港、梦幻海湾等大体量投资的引擎性项目,也有青山欢乐岛、竹屿星空岛、鹿西慢生活岛等主题岛开发项目。这些项目正相继落地建设,将推动洞头旅游从资源观光型向旅游度假型转变。

三是 抓“大融合”。在“旅游+”“+旅游”方面做大文章。比如, 文旅融合方面,充分挖掘非遗文化遗产,把妈祖平安节、七夕成人节等节庆品牌做响亮; 体旅融合方面,积极开发海上帆船、环岛骑游、沙滩赛事、徒步健身、海钓游乐等海洋运动产品,举办世界级、国家级的赛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半个月前承办的“铁三”世界杯赛,是温州迄今为止举办的最高规格国际A类体育赛事,得到了国际铁联和运动员好评,国际铁联秘书长安东尼奥本周日来洞头考察,商讨接下来在洞头举办更高规格赛事,我们有信心将此打造成温州的一大品牌赛事; 军旅融合方面,我们要进一步挖掘海霞红色资源,兴办海霞学院,打造国内首个以民兵为主题的海霞小镇; 渔旅融合方面,将积极发展现代休闲渔业,建设紫菜产业园、大黄鱼海洋牧场,结合渔港经济区建设,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海上田园综合体; 康旅融合方面,依托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在健康、养生、养老方面做足功夫,建设蓝色康养基地,打造生命科学岛。

四是 抓“大提升”。目前洞头的旅游配套还是存在较多短板,如何让游客来洞头“行得顺心、过得舒心、玩的开心”,是我们一直思考并努力破解的命题。从去年开始,我们针对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问题,梳理出50件“关键小事”实行滚动办理,努力提升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水平,提高游客体验性,推动产业升级、品质升级、服务升级。

总体而言,我们要在温州打造国际化休闲度假旅游城市的进程中,当好海洋旅游经济的“桥头堡”,彰显洞头国际休闲旅游岛的特色。

问题三

洞头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温州2018年获批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区域就落在洞头区,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工作?

洞头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叶海峰: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两年前,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积极申报海洋经济示范区,几番周折,终于在去年11月获批,省市主要领导纷纷批示,省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大篇幅描述,洞头成为国家海洋战略重要节点,这是我们迄今为止最大的发展机遇。目前,我们正根据省政府的批复意见和市政府工作部署,紧锣密鼓地推进各项工作。我用几组数字来介绍一下示范区的建设情况:

首先, 明确“一个定位”。这个示范区,是落实浙江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战略的重要平台,承担着温州联动长三角和海西区的重要节点功能。我们要高端化发展海洋产业、高水平建设滨海城市、高标准保障海洋生态,使其成为我省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其次, 聚焦“两大板块”。示范区落在洞头行政区域,面积约148.3平方公里,包括瓯江口产业集聚区浅滩和原洞头县域这两个板块。其中,还专门设置了24平方公里的启动区,浅滩一二期20平方公里,洞头本岛4平方公里,集聚要素资源和政策优势,争取尽快出形象,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区建设经验。

第三, 做好“四个示范”。这是省政府交待给我们的建设任务,力求打造四个示范区。第一个是 我国民营经济参与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立足温州市场机制灵活、民营经济雄厚、温商资源丰富等优势,探索民营经济参与海洋经济发展新模式。第二个是 我国生态海岛美丽湾区建设示范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深化国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国家海洋公园建设,打造海岛生态示范样板和美丽大湾区。第三个是 我国陆海统筹发展示范区。发挥海洋资源优势,推进陆海统筹开发试点,加强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实现海陆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第四个是 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区。大力发展港航物流、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海洋旅游和海洋现代服务业,突出科技创新和低碳绿色,构建生态型现代海洋产业体系。这四个示范既能够体现出温州最大的优势,也能够体现出洞头最大的亮点,既追求“实力”,也讲究“美丽”。通过四个示范区的建设,来推进海港、海湾、海岛“三海联动”,实现海洋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

第四, 落实“百项任务”。为了切实保障示范区建设,我们已建立起高规格的领导小组,并在年初专门制定了七大领域70项工作任务清单,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单位加快推进。前不久,市里也印发了总体的责任清单,共有89项,其中有24项落实给洞头。我们将切实担负起示范区承载地的主体责任,统筹落实近100项的市级任务和区级任务,做好生态建设、民资盯引、政策争取、改革创新等一系列工作,全面推进示范区建设。我们计划到明年,示范区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9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1.3%,占全区GDP比重达到70%以上,让示范区成为温州高质量对接长三角一体化的先行区。到2025年,全面建成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在此,也希望各位媒体朋友一如既往地关注、支持、宣传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继续为我们鼓劲加油。

问题四

温州都市报记者: 据了解,洞头把对台合作交流作为对外开放的主要方向,请问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目标和举措?

洞头区委副书记、区长 林霞:

温州是长三角27个城市群最南端的中心区城市,对温州而言,除了要积极融入长三角,还要承担起长三角经济辐射闽台和海西区的“桥头堡”的历史担当。因此,加强对台合作交流,意义重大。 对洞头而言,我们与台湾素有渊源。有一首民谣说“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大陆,一半在台湾”,大陆的半屏山就在我们洞头。洞头与台湾之间地缘相近、习俗相仿、语言相通,同讲闽南话、同拜妈祖庙、同过七夕节、同种相思树。近年来,两地以半屏山文化为情感纽带,开展广泛的经贸旅游文化交流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效。 因此,在温州对台合作交流的总体布局中,洞头是先行区,具有不可替代的空间和文化优势,我们必须扛起历史使命,促进两岸更好地交流融合。目前,我们正全力打造台胞青年筑梦家园,争创新时代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主要措施是做好“三个同心”:

第一个是 “同心共建”。一是 共建平台,主要是围绕海峡两岸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先行试点,全域建设海峡两岸同心小镇,形成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二是 共建项目。谋划招引一批台资项目,比如,宏阳锂电池项目已经初步量产,金岙101项目已完成台胞接待服务中心建设,投资4.5亿元的精灵海岸魔法庄园项目,计划年底开工建设。近期,我们还在洽谈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项目。这些项目的落地将大大提升洞头在海峡两岸融合发展上的影响力。三是 共建家园。学习台湾社区管理经验,组织两岸村长、里长交流结对,探索招聘台湾青年担任村官,开展两岸社区融合发展试点工作。

第二个是 “同心共融”。一是 密切对话。做强两岸半屏山经贸旅游文化交流活动,今年的活动影响力很大,新党主席郁慕明、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都应邀前来。二是 密切引才。实施招引台湾青年工程,采取“政府雇员”聘用方式,连续两年推出10个岗位对口招聘台湾优秀青年,已招聘1名台湾硕士青年到台办就职,还有2名将在近期到位,获国台办肯定。三是 密切走亲。连续多年举办妈祖平安节、七夕节、放生节,接下来还计划筹办两岸禅武文化论坛、首届佛教音乐节等活动,推动两岸民众交流。

第三个是 同心共享。一是 享最好环境。我们在全省首创“台事通”改革,落实“一策通达、一证通用、一窗通办、一网通联、一人通晓”举措,实现台商台胞登记不出区。截至目前,已办理261个台胞居住证,登记入驻105家台企。二是 享最惠政策。出台支持台青台商创业发展的政策,共计26条惠台措施,从交通补贴、创业补助、租金减免、贷款贴息等方面,向台胞提供更多优惠。三是 享最全保障。建成投用台胞之家,成立市场监管服务工作室,第一时间整合部门资源,为台胞台商来洞创业生活提供更高效的服务。比如,针对台青反映“上班出行不便、住宿条件不佳”等生活烦恼,专设台胞公交专班,提供台胞免费公交卡等举措,赢得台胞点赞。

下一步,洞头将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姿态,不断优化涉台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台胞台商来洞头创业兴业。

问题五

欧华联合时报记者:听说你们正在开展“洞头标准”改革,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工作?

洞头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叶海峰:

我首先解释一下什么叫“洞头标准”?“洞头标准”是我们对海岛发展差异化标准体系改革的统称。在前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今年我们以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省级海岛公园为契机,开展10余项“洞头标准”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得到国家部委、省市相关领导充分肯定。我们创新实施洞头标准,主要为了解决三个方面问题。

一是 突破海岛发展瓶颈制约。资源要素短缺是洞头当前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比如说,根据相关规定,洞头被允许设置入海排污口的区域面积比例仅占全区海域面积的百分之三,范围十分有限。个别乡镇如鹿西乡整岛无排污口可设,一些待建污水处理厂无法设置入海排污口,某些以排放生活污水为主的招商引资项目也因入海排污口设置问题而无法落地。为了满足企业、民生基本需求,经调研论证,我区提出“入海排污口设置标准”,通过分类合理设置入海排污口,加强海洋生态日常监管,创新生态补偿措施,实现海岛绿色发展。像这类的洞头标准还有“标准海”、通景公路建控区管理标准等。

二是 解决基层反映诉求难题。因海岛特殊性,一些政策规定在洞头具体实施中碰到实际问题,群众意见很大。比如,在落实建筑节能相关规定中发现,受海岛气候等因素影响,我区民用建筑外墙保温层脱落事故时有发生,给公共安全带来巨大隐患,群众对此反映强烈。今年我们正视问题,实事求是提出了“民用建筑外墙保温工程施工管理标准”,对建筑外墙所采用的保温方式和保温材质做出了具体规定,明确了关键参数指标,并强化施工单位、监督机构的职责,确保群众“顶上安全”。此外,我们还针对四层以上民房开办民宿消防门槛高、建设项目施工许可办理繁、农村新建住宅消防间距过长等问题,推出了相应的洞头标准改革措施。

三是 树立海岛发展示范样板。在海上花园建设中,我们围绕生态文明、海洋旅游、海岛振兴等方面,制定实施了一批洞头标准,以此规范或引领相关行业、领域的发展。比如,随着休闲海钓运动和海上观光旅游兴起,我区涌现大量小型休闲船艇。这些船艇不仅从事水上垂钓、海岛观光旅游,而且兼带输送人员登岛登礁开展矶钓活动。因目前国家尚未针对海上休闲旅游船艇制定专门法律法规,海事、渔业、交通等相关部门无规可依,导致小型休闲船艇长期处于失管状态,安全隐患很大。我区制定出台了“小型休闲船艇管理标准”,通过创新多部门协同联动、安全诚信量化计分、民办非企规范化协管三大机制,有效解决“管不了”“管不好”“管服错位”等问题。同时,今年我区还开展了“蓝湾指数标准”“海岛振兴发展标准”“海上花园建设标准”“洞头民宿”“渔家乐”等系列海岛特色标准建设,为海岛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标准进行了积极探索。

下阶段,我区将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深入推进“洞头标准”改革,确保改革更加接地气,让群众更加有获得感,并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示范的改革成果,加快打造海岛振兴的全国样板。

问题六

温州晚报记者:洞头的经济可视为它的“体魄”,环境可看成它的“颜值”,那么,您认为洞头的“气质”是什么?

洞头区委书记 王蛟虎: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我认为洞头的“气质”就是我们的文化和精神。洞头在开拓海洋、经略海洋的长期过程中,孕育出了深厚的海洋文化,也锤炼出海岛人民坚韧不拔、勇于开拓、同舟共济的精气神。这里,有三种精神力量是最为典型的代表:

一是 弘扬励志奉献的“海霞精神”。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组建于1960年6月,长期扎根海岛、戍守海防,是全国军民联防的一面旗帜,连队事迹编为电影《海霞》搬上银幕,并写入《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2003年5月视察过女子连纪念馆,并在2010年连队建连50周年之际致信祝贺,勉励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更要大力弘扬海霞精神。可以说,海霞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土化、区域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如今在洞头,海霞市民艺术团、海霞市民服务团、海霞市民宣讲团等一系列以弘扬海霞精神为核心的“海霞”团体已遍地开花,海霞精神已成为洞头人民的一种价值取向。

二是 弘扬众志成城的“五岛连桥精神”。上世纪九十年代,为克服陆岛分离的困境,在当时财政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洞头集全县之力上马“五岛连桥工程”。建设期间涌现出无数感人的事迹,比如,为了筹集建桥资金,机关干部人连续3年每年捐出一个月的基本工资;渔农民连续3年每人每年捐27元(相当于当时渔民人均收入的10%)。此外,很多在外创业的洞头人千里回乡,只为工程建设捐献一份财力;工程建设涉及到一些村集体和群众大量的动产和不动产,都由群众自愿拆除,并按低标准补偿,整个政策处理过程毫无障碍。“勒紧裤腰带,造福下一代”成了当时的流行语。转眼间,五岛连桥工程完工已近二十年,但是当年造桥的人和事,那激情实干、严格要求的作风,还在深深影响着洞头的各行各业。

三是 弘扬大善大爱的“兰小草精神”。兰小草王珏是洞头大门镇甲山村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他是岛上受人称赞的仁医,更是温州全城苦苦寻找了15年、缺席数次公益奖项颁奖的神秘捐赠人。在生活并不富裕的情况下,从2002年起,他以“兰小草”的名义每年匿名捐献2万元,并连续坚持了15年。直到2017年患病离世,人们才非常遗憾地知道他就是“兰小草”,隐善故事在温州大地乃至全国迅速传开,悄然付出,默然坚持,他超越了名与利的坚守,荣获了中国好人、2017感动中国人物、中华慈善楷模、“最美浙江人•浙江骄傲”2017年度人物等称号,近期还授予“浙江省道德模范”称号。他的善举,正如一株幽兰小草,虽默默无闻,却馨香人间。目前,“兰小草”已成为温州公益慈善的一座丰碑,“兰小草”精神也成为一种文化符号、道德现象,在全社会产生了连锁反应,各行各业涌现出了杨森权、董绍新、陈盈盈等一批“兰小草”式先进人物,我们还设立了“兰小草”爱心宣传日、“兰小草”爱心驿站、“兰小草”志愿者服务队等等,想让“大善大爱”一直延续传扬起来。

海霞精神、五岛连桥精神和兰小草精神一脉相承,汇聚成引领海岛人民奋勇前进的洞头精神,是洞头宝贵的精神财富。站在新时代,我们将大力传承和弘扬洞头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聚起高质量建设海上花园的强大动力。

来源:温州发布

资料:洞头区委宣传部、温州日报

记者:陈蜜

编辑/版式:周斌杰 陈迪

大家都在看

觉得内容不错

点个“”分享给更多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