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李文心:我所了解的 “盖茨比”

2019-09-20 12: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文: 李文心 

《了不起的盖茨比》初版于1925年,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经典,各种分析介绍很多,原本无需赘言。只因2013年版的同名电影又引起了一股“盖茨比”热,勾起了一些旧事,加上一点体会,写下来权当是对才华横溢却生前未能得志的作者弗·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一点纪念。

八十年代初我在国内读大学,那时候《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大名已经如雷灌耳。我有一位朋友是巫宁坤教授的研究生,可能是因为导师于 1982年首译了《了不起的盖茨比》而对此书推崇备至。当时我是“海迷”,认定《老人与海》是美国文学的最高境界,所以对菲茨杰拉德笔下二十年代初期纽约的浮华世界很有些无动于衷。数年之后我来美国求学深造,除平添了对《了不起的盖茨比》应有的敬意,尚未能产生心灵深处的共鸣。再后来在我开设的美国文学课程里,也是厚“海”薄“菲”,没有把此书选作教材。这一切在我来到孕育菲氏名著的长岛之后完全改变了。

同样一本书,在不同的环境里研读,竟会给人带来全新的体验,这是我估料不足的。或者,此时我的心境已与海明威的马林鱼和墨西哥湾的星斗有些疏远了。当我在落日的余晖里站在长岛湾边的沙滩上眺望曼哈顿,当我在行驶于长岛湾的渡轮上看到一丝郁郁葱葱的海岸正从长岛方向渐渐升起的时候,我终于领会了菲氏七十多年前写此书时的苦心。而这一点,海明威在他五十年代末期所写的回忆录《不散的宴席》中已经点破。海明威认为,菲氏盖世的才华被妻子泽尔达·赛伊尔所毁,本书是作者悲惨情感世界的流露。

从这个意义上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不仅仅是一部描述金钱与美女的凄婉爱情悲剧,也不仅仅是对一个 “美国梦”的破碎而发出的叹息。本书发表时菲茨杰拉德二十九岁,风华正茂。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自己的巅峰之作,有意大捞一笔,并青史留名。但是小说情节与他本人生平高度近似,让我觉得他并不刻意避讳读者从书中品味他私人生活的辛酸。

他似乎遮人耳目般地将自己一分而二,塑造出杰·盖茨比和尼克·卡罗威两个人物。 盖茨比代表了菲氏追求虚荣和浪漫的一面。 同盖茨比一样,菲氏因为贫穷被情人拒婚。 也同盖茨比一样,菲氏此后淘金有术,终于抱得美人归。 而卡罗威则体现了菲氏敏锐的反思和历史感。 透过卡罗威之口,菲氏把一出个人爱情悲剧升华为一代人的美国梦,甚至是全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盖茨比不具备卡罗威的认知能力和历史眼光,为爱情而生也为爱情所灭。 菲茨杰拉德既然写出了这部作品,当然能洞悉自己生活中类似的隐患,但他却因为挚爱妻子而无力跳出举债、捞钱、挥霍的恶性循环,终于在1940年44岁时英年早逝。

将《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爱情悲剧解读为 “美国梦”的 破灭,是课本上的标准答案,但对于有幸生活在长岛地区的读者来说,本书就不仅仅是一部美国文学经典,而且还是一部当地出产的耐人寻味的杰作。书中实名的道路、地标自不必论,就连虚构的社区、建筑和人物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原型。这样读起来容易入情入景,自然溶入到菲氏个人的感情世界,就似乎是在听一位邻居讲他亲历的故事。于是我开始把《了不起的盖茨比》指定为每学期必读书目,还要求学生看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

如此十几年过去,小说读了一遍又一遍,但百看不厌。只是我对那1974年版的电影却渐渐失去了耐心,尤其是对扮演黛茜·布坎南的米亚·法罗,就是名导演伍迪艾伦的一位前妻。她的表演生硬且夸张,几乎完全表现不出小说女主人公娇媚世俗的形象。 在我考虑要不要把《老人与海》请回课堂的时候,新版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电影上映了,比74年版的好看不少,只是音乐方面有败笔。 虽然黛茜·布坎南的扮演者是英国女演员凯瑞·穆里根,但她的美国口音说得天衣无缝,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也说的过去。 亮点来自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他的表演把盖茨比的“土豪”形象逼真地呈现出来,是74年版中罗伯特·雷德福德没有做到的。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氏在人生巅峰时刻对自己生活体验所做的理性反思和推演,虽厄运悉现但无力自挽狂澜,令人感叹。他在人生最后的几年里债台高筑,赖以扬名的杰作无人问津,一生所爱的妻子进了疯人院,早年提携过的后起之秀海明威已如日中天……

他立志扬名文坛的“美国梦”破灭了,绝望中终日酗酒,含恨离世。他不曾料到,《了不起的盖茨比》在他身后十年就得到了重新评价,二十年后已成经典,如今已成为美国大学课程中最受欢迎的小说,据说年销量维持在三十万本。从1926年的无声电影到2013年的大片,本书已有5个影视版本。这一成就不仅任何海明威的小说难以比肩,在美国文学史上恐怕也难有对手。据统计,新版电影在头三个月里票房总收入已接近3.5亿美元。这在以美国文学名著为蓝本的电影中可算是佼佼者吧。若是菲茨杰拉德在天有灵,得知由于《了不起的盖茨比》他香火不断,名利双收,风头甚至盖过他所仰视的天才海明威,也可瞑目安息了。

编辑:南 希

编发:非 尔

作者简介

李文心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后赴美国留学并获得普度大学英语文学博士。现任纽约州立大学教授,北美中文作家协会理事、财务长。历任美国多族裔文学会副主席和美国现代语言学会族裔分会执委。现任美国专业学术期刊 MELUS和PMLA审稿人。除著有中英文散文、诗歌和小说外,另有中译英作品 On the Art of Chinese Painting 和 Laozi and Zhuangzi: An Attentive Interpretation 分别于2017和2018年在纽约出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