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澎湃·复旦非虚构工作坊结业:真实的态度比真实本身更重要

2019-10-21 18:1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采写 | 王迪    摄影 | 邹佳雯 李美莹

2019年10月20日下午,第二期“澎湃·复旦”非虚构工作坊圆满结束。

本期工作坊由澎湃新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共同发起,建投书局参与主办。学员阵容除“澎湃·镜相”写作大赛获奖者、复旦大学师生及来自澎湃新闻的编辑、记者外,另对外开放了40个公开招募席位,从报名者中遴选出了由媒体人、学生、影像创作者、编剧、自由职业者等组成的非虚构写作与研究者。全体学员共98人。

工作坊于10月18日正式开班。学员在罗新、庄永志、周浩、李宗陶、郭玉洁、叶伟民等六位嘉宾的带领下,进行了为期三天的交流学习。嘉宾们分享了自己的非虚构创作经历与心得,并就学员疑问进行解答。

知名历史学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罗新从自己的历史非虚构著作《从大都到上都》出发,分享了自己用探索历史的眼光重新发现中国、思考人生意义的经历与体验,并就历史非虚构写作中史料的引用、合理想象的边界等问题与学员深入探讨。

罗新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焦点访谈》前主编庄永志则以“澎湃·镜相”写作大赛作品为例,分析了作品中存在的选题归宿狭窄、结构松散等通病,并在题材、采访、结构、场景等方面给出了具体建议。他指出,写非虚构不能只浮于表面,需要做大量的案头研究,阅读大量的优质作品,要对事件、人物有微妙的观察,要有大量的沉浸式采访。

庄永志

知名纪录片导演周浩则分享了纪录片创作背后的故事。他认为,真实的态度比真实本身更重要,这是创作者应有的态度。好的纪录片是自己长出来的,它进入到一个土壤,你给它水分阳光,它自然就盛放。

周浩

中国人物报道顶尖记者李宗陶分享了自己多年的阅读与写作心得。她鼓励学员多读经典,在看待事物的眼光、能力方面训练自己。她认为,奠定一个远离当下热点的深厚思想基础,是写好一个报道的本分。非虚构写作不只是拿出一个文本,还要拿出自己的原则。

李宗陶

《界面·正午》联合创始人郭玉洁从内容生产、商业变现模式等角度,分析了非虚构写作兴起的这些年,国内外写作者及平台的探索、发展与困境。她提到,她在写作中很少考虑“套路”和“出圈”,更关注如何找到更好的角度、故事,如何打动读者,把读者装在心里是一个写作者应有的重要的态度。

郭玉洁

知名媒体人、非虚构写作者叶伟民则从主题、结构等角度为学员提供了具体的写作指导,并探讨了非虚构写作在财经、科技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他提到,非虚构写作不应该在小的议题里打转,应该具有国际视野。

叶伟民

除嘉宾分享外,活动还组织了“获奖者谈”和“创作者谈”两场圆桌讨论。10月18日晚,王若虚、张瑾等七位“澎湃·镜相”写作大赛获奖者分享了大赛作品的创作心得。10月19日晚,媒体记者、非虚构写作研究者、自由撰稿人、编剧,校媒记者等不同身份的七位学员代表,讲述了自己在非虚构写作及研究中的经历与困惑。他们就“在新媒体时代进行非虚构写作的适与不适”、“当代大众非虚构写作的可能”等主题展开演讲,并与学员交流讨论。

“获奖者谈”圆桌

“创作者谈”圆桌

三天的课程,学员们收获丰富。“导师们都在强调一些慢的东西、美好的东西、善良的东西,甚至是安于贫穷的东西。这种价值观在我们平时说就好像是文青在做梦,但这些导师都已经那么有成果了,还是坚持这样的理念。就像其中一位导师讲,他不是在打催产素,而是在慢慢等它生长出来。这对我来说是很鼓舞的。”学员“栗子酱”说。

2017年11月,澎湃新闻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成立非虚构写作工作室,旨在搭建学界和业界的交流对话平台,联系和整合各界的文化资源,推动非虚构写作的研究和创作。首期工作坊于2017年12月成功举办,邀请到王安忆、李辉、南香红、袁凌、卫毅、从玉华六位导师与100名学员共同完成三天的授课交流。

2018年7月,澎湃新闻“湃客”创作者平台成立,其中“镜相”栏目旨在挖掘与孵化优质非虚构作品,为非虚构写作者提供创作沃土。2019年1月,由澎湃新闻主办,复旦大学、今日头条联合主办的“澎湃·镜相”写作大赛发起,吸引了海内外4000多名创作者来稿。本期工作坊也是“澎湃·镜相”写作大赛的延展项目。

本期工作坊是“建投书局·真实计划”的支持项目之一。作为一家传记特色书店,建投书局希望通过书店空间的平台力和创造力,打造以“非虚构”为母题,涵盖纪录片、纪实文学、纪实影像,鼓励非虚构创作和孵化的专业品牌。

工作坊还得到了上海译文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理想国、磨铁图书、新经典文化、译林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花城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三辉图书、湛庐文化等16家出版机构的支持。由嘉宾、大赛获奖者、出版社编辑推荐的43部非虚构作品在建投书局“非虚构主题展览”中展示,并在结业仪式中赠与学员。

“非虚构主题展览”

结业赠书

在“非虚构工作坊”之后,非虚构写作工作室还将陆续开展其他项目。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