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中论坛·回顾︱王恬:中国年轻人眼中的新加坡

联合早报
2019-11-04 16:26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由《联合早报》举办的新中论坛于2017年7月26日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举行,邀请了新加坡和中国近30名学者和舆论领袖,针对双方关切的课题进行交流,从而促进新中民间交流,增进彼此了解和合作。

以下为《人民日报》国际部部务委员王恬的演讲摘录:

我请我们国际部的年轻人在他们的朋友圈做了一个对新加坡印象的调查,虽然这不是一个大规模的民意调查,但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出一些中国年轻人对新加坡的看法。

参与者是北京和广州的近50个20岁至35岁的年轻人,他们有的是公务员、公司职员、记者,有的是大学生,其中很多人来过新加坡。他们很坦率地说出他们的想法,我也很坦率地在这里跟大家分享。

对新加坡的整体印象,他们的回答有这样一些关键词:

●弹丸之地,但地理位置关键;

●环境好、城市建设好、治安好、适合旅游,生活便利但呆板无趣;

●华人多,但对中国感情复杂,很拧巴。拧巴这个词可以理解为别扭、矛盾;

对新加坡的政治体制,他们认为:

●很特别,具有威权色彩;

●高薪养廉,很多政策独到有效;

对新加坡的经济:

●发达国家,有港口地理优势,但经济发展不完全依靠港口,自然资源匮乏但科技发达,擅长于把劣势变成优势;

●经济持续增长、人口少、工资高、人均GDP超过香港;

对新加坡的教育:

●大学不错、教育先进,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之地;

●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很有远见,英语环境好;

对新加坡人:

●工作勤奋、实用主义,不浪漫,像是一个班级里很勤奋的学霸,高度自律但缺乏创造性;

●危机意识强,很上进;

●各种族能和谐相处,但社会人情淡漠;

●新加坡年轻人有优越感,是香蕉人。

关于新加坡的外交政策以及中国和新加坡的关系,他们认为:

●新加坡国小心大,想做东盟(亚细安)的大脑和领导者,在国际关系和国际商界都想做有影响力的掮客,但容易越界;非常擅长在大国之间和东盟国家之间搞平衡,出于自身的利益,敢于行动、不怕出头;

●外交政策亲西方,甚至“反华”,中国强大后对中国有敌意;他们认为目前的中新关系,实际上已经落后于中国和东盟关系发展的步伐;他们注意到新加坡领导人没有参加今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但也注意到新加坡商界欢迎“一带一路”;

●新加坡此前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过独特影响,以后恐怕难以持续;中国与新加坡的关系,正逐步向中国与一个“经济发达的东盟国家”的关系这个方向演变,换言之,向“正常国家之间关系”方向演变;另外,他们也感觉新加坡的地区影响力在下降。

我必须承认,这些年轻人对新加坡以及中新关系的观察的深度和锐利程度,还是挺令我吃惊的。他们看到新加坡的优势,也看到新加坡的劣势;他们看到新加坡的雄心,也看到新加坡的纠结;他们看到中新关系的独特之处,也看到中新关系的“正常化”方向。

中国现在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是崭新的一代,他们成长于中国国力迅速增长的时代,对于国家和未来有着自信,他们中的很多人学习勤奋,游历四方,对于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有着一手的、深入的观察。他们的看法当然有偏颇之处,但仍然值得重视,因为他们是执掌未来的一代。

新加坡与中国很不同

我个人长期从事国际新闻报道,也因为这个关系与当年驻北京的《联合早报》记者相识,结下友情,彼此始终以诚相待;我几年前也来新加坡旅游过,对新加坡印象很好,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新加坡维持一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和多元宗教的和谐社会的不易。

对新加坡人中占大多数的华人,我和许多中国人一样,有天然的亲近感,但也因为从事国际报道的经验,我会提醒自己,新加坡其实是一个跟中国很不同的国家,新加坡人的思维跟我们也有很大的不同,但新加坡的经验中绝对有值得我们重视的地方。大家常常说,新加坡是一个小国,但治理大国固然不易,治理好小国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新加坡取得今天的发达经济水平和国际地位值得尊敬。

一位中国学者将新加坡称为“东方民主国家”,李光耀先生建设国家的智慧、对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影响力,在中国受到很多人的推崇。斯人已去,新加坡与中国的关系近年来面临一些挑战,有人说中新关系不再特殊,也有人说新加坡经验对中国模式不再重要,但我认为,在新时代新的地缘政治环境、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下,新加坡对于中国仍然是一个特殊重要的国家,中国对于新加坡也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经营的国家,中新关系有理由继续稳固地向前发展。

新加坡是华族占人口比率最多的国家,新加坡华人对中国怀有特殊的感情,新加坡也是东盟中的重要国家。对于这样一个国家,无法想象中国会放弃与之建立特殊友好的关系,尤其是在中国崛起引起周边国家疑虑的大背景之下。新加坡历史上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现在新加坡也是中国的最大外来投资国,中国是新加坡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对于未来中国与世界的融合,新加坡仍然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或许伟人的逝去、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中国的崛起都令人感到时移世易,但任何一代人都有属于他自己时代的机遇,重要的是你会不会去把握,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崛起与塑形怎么会不蕴含机遇呢?它比以往更迫切地需要来自朋友的真诚建议。

新加坡加大力度推动中新交流    

对新加坡来说,我觉得现在可能有几个须厘清的问题。一个是应该如何坚持“大国平衡战略”?我觉得小国可以有大外交,事实上新加坡过去做到了,小国也应该坚守自己的原则,作为一个东南亚小国,新加坡认为维持区域内大国实力的均衡,有利于自身和地区的利益,这并没有错,但关键在“平衡”二字,如果重心倒向一方就容易失去平衡,最终会损害自己的利益。中国的成长在过去为新加坡提供了很多机遇,未来中国的崛起会为新加坡提供更多的机遇,新加坡应该把握这些机会。

第二是如何加强新加坡与中国之间的沟通与理解。我看到很多研究人员用“若即若离”来形容新加坡对中国的态度,我们也看到中国的一些年轻人形容新加坡华人很“拧巴”,我理解新加坡的这种复杂心态,但我也认为这需要一些改变。一方面我觉得新加坡可以面向中国做更多宣介活动,让更多的中国人体认到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和多元宗教的社会,不是“华人社会”;另一方面我也认为新加坡应该更加大方地、更加有力地推动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让彼此更加了解对方的想法,从而减少误解,增进合作。在这一点上,两国媒体都可以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就拿《联合早报》来说吧,《联合早报》对中国知识界来说一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是中国之外最有影响力的华文报纸之一,尤其是它对中国事务的报道和评论,往往提供了一种既熟悉又新鲜的角度,为中国人所关注。我希望《联合早报》在推动中新文化交流,尤其是知识界的交流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正变得越来越复杂,贫困社会的面貌往往是类似的,而富足起来的社会正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利益集团、代言人和各种观念想法,理解中国的难度正在逐渐增加。我也希望新加坡媒体在报道中国的时候,能够更多地呈现这种复杂性,让它的受众更准确地把握这个成长中的大国。

    责任编辑:吴英燕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