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5G风口下,三星是“亡羊补牢”还是漂亮“翻身”?

2019-11-13 13:5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锐公司

拆招商业迷局 锐享商业新知

锐时代/锐思想/锐故事/锐公司/锐不可当

锐评:时代的变换造就一些成功者,也将淘汰一批落后者。

近日,有相关媒体报道,三星目前正在制定裁员方案,而手机业务将是重灾区。

11月4日,网上有爆料称,三星电子中国区31个分公司及办事处,最后将合并成5个,裁员在三分之一以上。此次裁员涉及的主要是手机业务销售和市场销售人员,其他部门也有,但更多的是手机业务。

对此,三星中国回应称,针对内外部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三星电子对相关业务进行了调整,以此推动在中国5G市场中的快速增长。

三星在声明中强调,作为正常经营活动的一部分,此次调整提升了三星电子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也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动力。

三星表示,顺应5G时代的发展需求,三星电子以5G产品为核心调整了产品线,并加强了与国内领先零售渠道商的战略合作,进一步强化三星电子在中国的移动业务。

至于具体裁员多少人,是不是三分之一?涉及哪些人员?三星中国方面没有直接回应。

日渐没落的市场份额

与三星中国区裁员相对应的是,近几年来,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江河日下。

从去年开始,关于三星裁员的消息不绝于耳。今年9月,在关闭惠州最后一家中国手机工厂后(之前先是关闭了天津工厂),三星基本上全面停止了手机产品在中国的生产。

数据显示,在最新中国手机市场占比中,三星智能手机仅剩不到1%,而五年前年这个数字还是15%。

IDC数据显示,2018年,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334万部,市场占有率仅为0.8%。业内人士认为,三星在中国市场的产量和销量逐渐降低,为了节约成本,启动裁员和关厂是正常的商业逻辑和节奏。

今年10月2日,三星电子表示,已经在9月底暂停中国手机工厂的生产。该公司称,暂停在华唯一一座手机工厂的生产是“艰难的决定”,此举是为了提高效率。

三星在华曾经拥有三家手机制造厂,位于深圳和天津的另外两家手机厂已于2018年陆续关闭。

深圳三星电子通信有限公司于2018年4月注销,除6位韩籍高层外,所有员工于4月底全部遣散,遣散人数约320人左右。天津三星电机有限公司于2018年12月31日正式停产,2600多名员工转岗或者离职。

据了解,三星当前重点为东南亚市场,2008年起,十年之间对越南投资总额已从6.3亿美元增至173亿美元,在越南各地共设8个厂房,三星越南公司近两年出口总额占据越南出口总额近25%。

此外,在印度,年产1.2亿部手机的诺伊达工厂也成为了三星在全球内最大的工厂。有分析师指出,在劳工成本上升和市场份额下降的背景下,三星继续保留中国工厂的必要性不大。

有分析人士指出,这次大规模裁员或许是三星手机为回归代理销售模式的手段。

“从目前来看,三星(的线下销售接下来)是主打国代,通过代理商,把货铺下去,这一方面可以降低渠道成本,另一方面是利用相对较高效率的营销手段。”独立IT分析师付亮向表示。

云端跌落谷底

事实上,三星在2002年就已经进入了中国市场,不过彼时中国手机市场的老大是诺基亚,三星处于第二的位置。

大约从2009年开始,中国的手机市场逐渐从功能机向智能机转换。在转换期间,三星不仅没有被淘汰,而且还在中国手机市场迎来了高光时刻。

2012年,三星推出了Galaxy手机,凭借这一机型,三星在全球市场上掀起了一股“Galaxy”浪潮,并且这一浪潮也推动了三星在中国的更近一步发展。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三星凭借近30%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新霸主。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包括OPPO、vivo在内的几家主要国产手机品牌,还在通过运营商的充话费送手机过日子,和三星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更别说与三星竞争市场份额了。

不过,对于任何事物,一旦到达了顶峰的位置,就只剩两条路可走:要么稳住第一的位置,要么从神坛跌落。从三星的发展来看,三星的路径属于后者。

2014年,是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极具变革的一年。随着4G商用和硬件成本的降低,中国智能手机产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国内厂商在此时纷纷崛起,挤压着三星在中国的市场份额。

正是在这一年,三星在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霸主地位被小米取代,市场份额下降至12.1%。而三星之所以会被挤压市场份额,除了有国内厂商强势崛起的因素,与三星自身的经营也不无关系。

在Android生态里,三星、华为、小米等手机厂商都在其中,对比为国内消费者定制MIUI、Flyme等安卓深度定制系统的国内手机产商,长期以来没有进行中国化的三星就显得不是那么讨喜了。

此外,对消费者来说,三星的“负优化”也是其被诟病的原因之一。据相关媒体报道,三星的手机产品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变得卡顿不已,流畅性下滑成为三星产品的负面标签。

除了产品上的问题,价格因素也是三星失去竞争力的原因之一。由于手机产品同质化现象加重,价格在竞争力中的地位也得到了提升。不同于三星动辄几千元的旗舰定价,小米的旗舰手机1999元定价显得更为吃香(注,1999元为2014年发布的小米4的价格),而更低定价的红米手机更是将性价比发挥到极致。

由此,在国产手机的夹击下,以及三星自身在中国市场的“不思进取”,三星的市场份额被崛起的国产掠夺也无可厚非。

到了2015年,三四线城市迎来换机潮,在低线城市线下渠道深耕的OPPO和vivo逐渐崭露头角,加入了争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阵营内。

从相关数据可以看出,三星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大量丧失,在中国的出货量已经远远被小米、华为等手机厂商远远甩开,甚至排在了OPPO和vivo之后。

差别化对待引发消费者不满

而后,三星在中国市场的出货量一直未能有所提升,但三星依然在中国市场耕耘着。然而,在2016年发生的“Note7电池爆炸事件”中,三星差别化的处理方式使其在中国市场失去了消费者的信赖度。自此,三星要想在中国市场重新崛起,更难了。

2016年9月2日,三星Galaxy Note7在中国大陆上市。也是同一天,三星电子在韩国针对“Galaxy Note7电池爆炸”一事作出了声明。

三星表示,鉴于Note 7手机频频被曝出电池存在安全隐患,决定对美国、韩国等10个在售国家以及中国的港澳台地区进行Note 7手机召回;而中国大陆并未在召回的区间内。

这种差别化的处理方式引起了中国消费者的不满,对此,三星回应称,国行版Galaxy Note7采用了不同的电池供应商,故不在此次更换范畴。尽管如此,三星的这种公关方式依然给中国消费者留下了芥蒂。

在近些年来,三星要退出中国市场的传闻也是有发生,不过,三星对此都予以否认。并且,在2018年8月中旬,三星移动部门总裁DJ Koh也明确表示不会放弃中国市场。但从三星的举措来看,在中国市场上,三星举步维艰。

自中国进入智能手机时代以来,三星在中国的发展可谓是经历了过山车式的转变,逐步爬升,迅速跌落。三星抓住了功能机向智能机转变的契机,却在中国4G时代的到来之时被国内厂商掠取了市场份额。时代的变换造就一些成功者,也将淘汰一批落后者。

付亮指出,在原来的道路上竞争,三星的空间已经很小,但5G的到来,对三星来说是个机会点,目前三星是全球最好的5G手机厂商之一。总体来看,5G手机的行情还要等到明年一季度才启动,对于三星来说,今年四季度的过渡期就是一个机会,可以率先占领市场。

其实,三星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有意在5G手机上发力。目前,三星在中国官网首页设置了“GALAXY 5G”的分栏目,也推出了厂商指导价为7999元的Galaxy Note10+5G和厂商指导价为4499元的Galaxy A90。

如今,随着中国进入5G时代,三星又是否能够借此在中国市场多分得一杯羹呢?

原标题:《5G风口下,三星是“亡羊补牢”还是漂亮“翻身”?》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