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孩子的运动时间,在全球是啥水平?

2019-11-27 14:5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界哥 医学界

男孩达到平均值,女孩动得太少

柏拉图有句话:通向成功,神提供了两条路,教育和运动。

后面这条路,快被人类自己堵死了。

“世界首份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全球每5名青少年中,就有4人运动量不足,且影响健康。这一问题在女孩中尤为严重。

《报告》由世界卫生组织(WHO)研究、撰写,已在线发表于最新一期《柳叶刀-儿童与青少年健康》杂志。

“我们要为这一代和未来年轻人的健康,采取行动。”报告称。

菲律宾男孩、韩国女孩,最不爱动

该报告全名为《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的全球趋势:基于298个人群研究、160万参与者的综合分析》。

相关数据涵盖2001-2016年,146个国家所做、和身体活动相关的调查。包括有计划的体育锻炼、步行、骑车、游戏和做家务等,纳入分析的人群为11至17岁。

结果显示,

若以每天至少1小时中等运动量为基础,全球85%的女孩和78%的男孩都没达标。

具体结果包括:

▲ 普遍活动太少:尽管各国都在想办法、鼓励孩子多运动,但2001-2016年,这些努力的成效有限。总体看,15年间,男孩身体活动不足的比例有所改善,从80%降至78%,而女孩这一比例保持在85%左右。此外,活动量的多少,和收入水平无关。

▲ 孟加拉孩子最爱动:在该国,36%的男孩、31%的女孩,日常运动量达标。

▲ “最静止”:菲律宾的男孩(93%)和韩国的女孩(97%),是每日身体活动最少的两个群体。

▲ 运动量有性别差异:多数国家(73%)的男女生运动量差值在扩大。即,女孩越来越不爱动。2016年,在1/3的国家,达到建议活动量的男女生比例差异,超过10%。

▲ 最大差距:2016年,在美国和爱尔兰,男女生的运动量差值,超过15%。

▲ 仅4国女孩“好动”:除汤加群岛、萨摩亚、阿富汗和赞比亚,其他国家的女孩都不如男孩活跃。

在不同收入水平下,女孩身体活动不足,都明显高于男孩。/《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的全球趋势:基于298个人群研究、160万参与者的综合分析》

▲ 运动量改善Top 6:孟加拉(从73%减少到63%)、新加坡(从78%减少到70%)、泰国(从78%减少到70%)、贝宁(从79%减少到71%)、爱尔兰(从71%减少到64%)和美国(从71%减少到64%),是改善最明显的Top 6。

《报告》称,孟加拉孩子的运动量较大,可能因为其高度重视板球等国民运动。美国则可能是因为学校有较完整的体育教育,媒体广泛报道体育运动,以及各类体育俱乐部广泛存在(如冰球、橄榄球、篮球或棒球)。

中国的情况不容乐观。数据显示,中国儿童和青少年的运动不足比例,在80%-89%之间。

对比2001年,2016年时,中国男孩动得多了。但女孩和整体青少年人群的运动量在下降。

图片来源于《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的全球趋势:基于298个人群研究、160万参与者的综合分析》

运动能“终身受益”

报告发布后,有父母问:“我家孩子一天到晚手脚不停,怎么还缺乏运动?”

事实上,按照联合国推荐,11-17岁儿童、青少年的每日活动量,应为至少60分钟、中等及以上强度的运动。

中等强度活动是指在运动过程中,孩子呼吸比较急促,即只能讲短句子,不能完整表达长句子,此时还伴有微微出汗等特征。

英国公共卫生署称,5-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每天需要运动60分钟;19-64岁成人为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65岁以上的人,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最好每周两次力量练习。/英国公共卫生署

有些孩子看上去一直在动,但其运动量远未达标,更遑论运动效果。

2016年深圳发布《青少年体能发展研究报告》,其中针对“最活泼好动”的三四岁儿童抽样调查发现:体脂偏高的比例,超过50%;骨骼肌偏低的比例达70.32%;柔韧性不合格占65%;心肺功能较差的,超过55%——这说明孩子的运动能力普遍较差。

“儿童和青少年保持一定活动量,最重要的结果是保证健康,包括目前和未来的健康。”《报告》作者之一、WHO的研究人员Regina Guthold博士称。

从短期来看,规律运动能让人拥有更好的心肺功能、强壮的肌肉和骨骼,对身体代谢和维持体重,也有积极意义。

同时,运动能让人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精神健康,能促进认知发展,有助于社交。

Regina Guthold博士称,运动的益处能持续到成年。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爱动的人,长大后保持活跃的可能性更大。若一生都有良好的运动习惯,能降低心脏病、中风、2型糖尿病等风险。

是孩子变懒了吗?

错。问题是全社会对运动的态度。

研究人员指出,社会总在鼓励青少年刻苦学习,引导其把精力集中在学习成绩上。而体育课、体能训练等,是可以“放弃”“为学习让路”的。

其次,电子游戏的兴起,是室外活动的竞争对手。网络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娱乐、旅游等行为模式。人们把更多时间,花在室内。我们坐着不动,就能完成很多事情。

最后,要找到一片安全的、大众能负担的运动场地,也非易事。过去,多数人靠步行或骑行上学/上班。现如今,因为安全或交通问题,大家出入是车接车送。

“研究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缺少孩子们在校外的运动数据,且只使用了孩子们自我报告的数据等。正在上学的孩子们可能本身更注重成绩,而非体育和运动。”研究人员解释。

对女孩来说,活动量小的原因更复杂。有些可能是社会因素造成的,如在一些国家,女孩早早地要承担起家务。也有的,和文化相关,如在东方文化中,不鼓励青春期少女参与体育活动。此外,女孩先天的身体情况,如月经,会影响其运动习惯的养成。很多运动场馆也未考虑到女孩的实际需要,更衣室等环境较差。

2016年,中国11-17岁女孩身体活动不足的比率,在世界范围内较为严重。/《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的全球趋势:基于298个人群研究、160万参与者的综合分析》

创造条件,让青少年走起来

2018年9月,WHO发布“2018-2030促进身体活动全球性的计划”。其中称,2016年,在全球年满18岁的成年人中,1/4者身体活动不足。相当于全球逾14亿人“活动不够”。在一些国家,由于交通方式的变化、更高程度的技术使用和城市化, 身体活动不足者的比率,可高达70%。

在这一严峻形势下,WHO发出倡议“加强身体活动,造就健康世界”,规定4项战略目标、可以通过普遍适用于所有国家的20项政策行动实现。

但《报告》称,如果任由青少年运动不足的趋势发展下去,那么上述计划所称目标——“到2030年,成人和青少年缺乏身体活动的全球普遍程度相对减少15%”——,将无法实现。

为提高青少年的身体活动水平,《报告》建议:

采取紧急行动,扩大实施已知的有效政策和规划,以增加各种形式的身体活动。

需要采取多部门(包括教育、城市规划、道路安全和其他方面)行动,为青年人提供动起来的机会,如提供安全环境,使年轻人能独立行走和骑车。

全面行动需要多个部门和利益攸关方的参与。包括国家、城市和地方领导人在内的社会最高层,应宣传身体活动对包括青少年在内的所有人的健康和福祉的重要性。

针对《报告》,《科学美国人》杂志发表评论,是时候好好研究干预措施了。“我们需要向儿童传达的,是健康生活方式,而不是体重的高低。”

《科学美国人》指出,此前,医学界、媒体不断发出呼吁,称各年龄段的肥胖率不断上升,并给出一系列健康建议。

但由于过于强调体重数值,“儿童肥胖”耻辱感因此形成。“儿童和青少年感到,肥胖是‘丢人’的事。他们因此被羞辱或取笑。这可能形成一个社交退缩的恶性循环。即越胖越逃避,并采用暴饮暴食、避免体育锻炼等麻痹自己。”

”我们不能只盯着体重秤上的数字,而是要创造支持性空间和场所,以促进和保障所有年龄、所有人,能动起来。”文章称。

资料来源:

1.世卫组织领导的新研究表明,全世界大多数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这将危及他们目前和未来的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

2.Global trends in insufficient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adolescents: a pooled analysis of 298 population-based surveys with 1·6 million participants. Lancet Child Adolesc Health https://doi.org/10.1016/S2352-4642(19)30323-2

3.Leah Lessard. The War on Childhood Obesity Needs a War on Blame. ScientificAmerican

4.《青少年体能发展研究报告(深圳)》. 首都体育学院

本文首发:医学界

本文作者:燕小六

责任编辑:田栋梁

版权声明

本文原创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 End -

原标题:《中国孩子的运动时间,在全球是啥水平?》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