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问吧精选 | 吸猫撸狗成瘾,是病、得治?

2019-11-28 14:3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猫狗双全”成了都市青年的标配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日益下降的结婚率

猫狗成瘾,是逃避现实的毒药

还是慰藉孤独的无奈之举

城市当中,猫狗的生存空间有限

一方面是撒欢奔跑、不愿被束缚的宠物

一方面是担惊受怕、生怕被咬伤的路人

人狗的地盘之争考验着治理的智慧

我们又该从何寻找出路

//本期问吧题主//

我是顾骏,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长期研究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对个人在处理宏观环境带来的生活压力上表现出来的生存智慧很感兴趣。为什么猫狗双全会成为年轻人的“标配”?在养宠物的背后,隐藏着当代城市青年怎样的生存状态与心理状态?关于城市青年与养宠日常,问我吧!

▍吸猫盛行,是城市孤独病?

@M73IB3:养宠的兴起,是否预示着人与人的信任在降低,不能爱人,所以转向爱物?

顾骏:恐怕不能一概而论。宠物容易被人认为是对人际关系的替代,但要是换做养花种草,是不是就不会导致人籍信任下降?事实上有个人爱好的人往往相互集群,彼此交流体会,在小区里,养狗的居民彼此熟悉程度大概仅次于麻友。总之一句话,对于养宠还是要有平常心,养的人如此,看的人也如此,没必要把宠物抬高到与人争宠的地步,狗就是狗,猫就是猫,如此而已。

@弋飞:我认为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心理状态,城市青年靠宠物作为心灵寄托,这是内心脆弱和逃避现实的一种行为。对此,您怎么看?

顾骏你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但到底养宠对年轻人产生什么影响,尤其是你所说的问题与养宠之间的联系,到底孰为因,孰为果,都可以研究。建议做一个全国年轻人养宠的普查,看看其中三观正确,人生积极者占据多少比重,相反的人又占多少比重,或许大家讨论时无论发表哪种观点都可以更加有依据。

我个人认为,养宠物只是一种个人喜好,交给个人自己处理就好,不用上升成社会问题。过于孤独的人连宠物也不会要,眼力过大的人,养宠物会让压力过大,毕竟开销大了,责任大了。人类发展的一个标志就是个人生活越来越丰富,养宠只是其中之一,平常心即可。

国外学者发明了”宠物疗法“治疗焦虑症

@澎湃网友:我感觉当代青年的孤独并不是源于社交上的缺乏或是交友的减少,而是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我们该怎么办?

顾骏问题不在猫狗,而在我们自己,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就不会过于关注猫狗会不会带来什么影响。孤独与自由度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你不能只要一面。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是个人获得越来越大的自由度,同时也遭遇越来越明显的孤独,你愿意自由度小一点吗?

@星痕:一些年轻人收入不高,但是愿意在养宠物花很多的时间精力,为什么?

顾骏:个人有个人的原因,但有一条,一定有时间精力和收入,才能承担得起责任和成本。至于收入高不高,够不够养宠物,那因人而异,如果就好这一口呢?为了喜好而节衣缩食,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都有。不过还是建议,至少在养活自己已经有余力的情况下,才去养宠物,尤其是高成本地养宠物。

▍吸猫过度,会有不良后果?

@乐意:部分老年人会担心养猫“玩物丧志”,丧失更长远的人生追求,对此,您怎么看?

顾骏:是因为没有追求才养猫,还是养了猫才没有追求?家长们可以和孩子好好谈谈,养猫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代际沟通的话题。

@小星云:在宠物上投入的加大,会不会引起经济下行一类的问题?

顾骏:事实可能恰好相反。养宠开销不菲,对拉动内需应该有净贡献。

宠物美容也成了新兴的行业

@孤魂阁主:城市青年养宠物,是不是独身主义盛行的一个方面?个人担心这会让将来的中国面临老龄化加剧,养老压力增大,甚至是人口负增长。有什么解决的方向吗?

顾骏人的问题在人的层面上解决,同猫狗纠缠在一起,可能更看不清问题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毕竟现在年轻人还没有到因为养宠物而不造人的地步。相反,有许多可能是因为不愿意造人,所以才养的宠物。

@BIndependent:很多人养宠物是为了需要陪伴,但是主人对宠物的感情越来越深厚,会不会反而淡化了与身边人类的交流,影响社交?

顾骏:建议养一只试试,看看会不会这么明显的变化。“空巢青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与自己相处,未必但也可以从养宠物开始。狗和猫就代表人与自己相处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对自己高度关注和对自己放得下。

@林布鲁咕噜:在“宠物热”当中,个体的需求和整个社会的需求如何相互影响、相互构建?

顾骏:问题太大,可以作为博士论文选题了。你已经有了很好的角度,可以深入思考下去。饲养宠物可以从三个层面上考虑。一是个人喜好,毕竟猫狗与人类相伴那么多年,够得上超越时代的现象。不管宏观环境如何变化,个人喜欢宠物是一个不用解释的事实。二是社会变化,从一小部分人喜欢到相当多的人喜欢,背后有明显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乃至家庭或婚姻模式等宏观变迁的影响。

三是宠物经济,市场已经形成,产业链也趋于成熟,会激发乃至制造出更多的社会需求。其中市场因子构成个人和社会因素的中介,促使两者进入正反馈,比如社会舆论对个人养宠越来越宽容甚至赞许,反过来,养了宠物对人籍关系越来越疏离,都可以视为相互影响的例子。

萌宠题材也开始受到影视行业的重视

@MandyH:对于我这个不爱猫的人来说,我有一种私心,会觉得在猫身上花那么多钱不如把钱捐给社会上需要的人,养宠物是对社会资源的一种浪费,您怎么看?

顾骏:你是一个崇高的人,但世界上多的是普通人,所以,还是有许多人愿意把钱用在自己身上,包括养宠物。

@葛晨:怎么样才能把养狗对我们的精神帮助发挥到最大?

顾骏:这个想法有高度,一个聪明人只要做好一件事,就等于做好一切事。养好一条狗,也可以悟出许多人生道理,从审美、责任到生死观念。这里的最大问题是,狗不会教你,人只能自学这些道理。

​▍都市人狗斗,出路在哪里?

@白酒桑:我特别讨厌遛狗不栓绳的人,尤其是那些狗追着人叫把人吓到,主人还在旁边一个劲说“不咬人不咬人”的情况。在城市这种人员密集的地方,不管是大狗还是小狗都理应栓绳、戴“口罩”,可以防止人被咬伤,也可以避免狗狗误食毒害物品。

@Fbeqmy:很多城市现在建立了相关的法规,但只是收钱办牌而没有做出足够的疏导措施。譬如每个公园都是狗禁止入内,狗狗还能去哪里呢?我建议用养狗证收的钱建宠物公园,没有牌的人和狗禁止入内,这样狗也有可以奔跑的地方。

近日,上海对违规养狗行为开出罚单

@子非鱼我认为国内目前的管理还是太宽松了,尤其是纵容不文明养狗的行为。可以借鉴国外的模式,新西兰的宠物狗如果在城市里咬了人,一律打死、吊销狗主人的养狗执照并且高额罚款。狗主人外出遛狗的时候都会自觉牵绳。

@JJNEF:我很理解养狗人爱狗的心情,但是希望宠物主人也能换位思考一下。作为一个怕狗的人,我被路过的宠物狗无辜咬伤过,挨了五针狂犬疫苗,还提心吊胆会不会失效。人的健康一定要放在狗狗之上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