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更多更快更深奥?关于识破打卡炫书派的n条建议

余春娇
2019-12-01 10:58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我有一个朋友。

她自诩企鹅出版社的死忠粉——伍尔夫的帆布包,雷蒙德的水杯,《远大前程》的雨伞,《在路上》的护照包——其实是企鹅图书周边的死忠粉。每次出门一身行头,是行走的企鹅周边。问起她对上述几本书的看法,她说三段式的封面很经典。

Penguin Shop的企鹅兰登周边,包括马克杯、笔记本、保温瓶和明信片。  图片来源:penguinshop.ca

今年上海书展她又去企鹅展位打卡,狠心买下了一套卡夫卡英文书信集。我们见了都说:你永远不会看的,不过送的这只帆布包挺漂亮。

她会辩解爱买图书周边,因为这些物件被赋予了文学的延展性。这也没错,只不过一旦脱离了图书本体,就有了买椟还珠的意味。不管怎么说,一套卡夫卡价格买下的帆布包,也算图书周边界的轻奢品和漂亮的“读书人”标签了。值得炫耀!

炫书可以有99种风格练习,但难免会露破绽。正如王朔说“只看了三分之一的书”,合上时被他“翻弄过的页码和未打开的页码黑白分明”。

榜单不算个人书单,文学史也不是作家姓氏表

打卡式炫书派读书,标记才是正经事。2倍速3倍速翻完,就算读过了。只把序看完,也敢勾“已读”。可能最后连记对主人公的名字也没把握。有热衷新书的打卡,以横扫网红打卡点的高亢情绪做读书界的弄潮儿。文学改编影视热,读了《使女的故事》《我的天才女友》,非虚构文学热,转身又读了《邻人之妻》《鱼翅与花椒》。豆瓣主页上的已读列表,俨然新书榜单本单。一周一更新,堪比视频字幕组。

而另一种炫书派习惯以作者为单位,打卡痕迹显现出一幅作家群像。比如谈起欧美文学,堆砌从海明威、菲兹杰拉德、沃尔夫,到福克纳、艾略特、舍伍德·安德森,活像一个《午夜巴黎》里的华丽长镜头。

电影《午夜巴黎》剧照

打卡式炫书派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可惜言尽了也不过144字。他们就是k歌房里的麦霸,但只唱副歌,唱完就切下一首。

碰到哪天心情不好,被对方炫得想要不善良,大可以用细节打探他们,交换一个印象深刻的故事场景或一段人物对话。开启作家全景打卡模式的,顺势陪他们聊下去,同时代作家间的关系啦,写作风格上的互相影响啦。光是提到海明威,就能铺开一张由他辐射出来的鄙视网,他与菲茨杰拉德、沃尔夫等人的投机和疏离,能一并关联到天才的编辑珀金斯、文学沙龙的女主人斯泰因,这些“缺席的在场”都是新的打卡任务。

你读的不是书,是腰封

阅读不乏共情,但没有私人体验的交流,也无法产生意义。前者已经过作者和编辑提炼,变成书名和文案。这本该只是一种介绍和引导,却被炫书派们当作终南捷径,洗稿为“我个人觉得”。动辄引用也是要不得的坏毛病,往往残留着二手资料的水印。提到王小波,不外乎“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说到图书馆,就是博尔赫斯所说的天堂的模样;毛姆是那个“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抬头看见月光”的人;诗歌已从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更新到木心的“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这种引用若显然让对方有了“finish each other’s sentence”的默契,也算是高级打脸。

在用碎片化的信息自我武装和炫耀的时代,有的作家甚至还引起了炫书症候群。说不出关于他的二三事,就要感到惭愧。本来都是受人敬仰的作家,不知怎么的,因为太过流行,反而成为了阅读的底线?

比如中国读者的老朋友村上春树,大家年复一年地关心他是否能结束诺奖陪跑生涯,带着略略痛心疾首的表情。《挪威的森林》是青春的启蒙和回忆杀,《海边的卡夫卡》《1Q84》伴我们成长,还有一本总是无法准确记住名字的讲跑步的书。睽违多年,《刺杀骑士团长》又成了新的下饭菜。似乎人人都是村上迷,但只要谈谈他的第一本书《且听风吟》和《挪威的森林》之前的好几部作品,谈谈他从守着一家小店到职业小说家的转变——这些他在谈跑步时谈起的关于写作的事,又或者就他作品的译本争议做些探讨,比较出个人的偏好,很快就可以知道对方是村上的读者,还是只在一群村上迷中认真假唱。

晒书也会见光死吗?

如果说,人人都看得出来的隐喻不叫隐喻,那人人都谈得上两句的书也成不了谈资。——因为很容易撞衫哦!炫书派要进阶,选书就要够深奥、够冷僻。炫耀的方式要走chic风。

美食要朋友圈先吃,好书当然也要朋友圈先看。一杯拿铁配封面,虽然是晒书照里的证件照,也已嫌套路和做作。封面最好不经意地露出来,或半遮半掩露出关键字,观众们会自行脑补,还多几分猜测的趣味,比如《xx似水年华》《xx的人马》《THE STORY OF AXX》……露书脊也是一种方法,约翰·伯格、苏珊·桑塔格、哈罗德·布鲁姆这些作家名字都很上镜。

选书有技巧,拗口错不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克尔凯郭尔》《维特根斯坦传》都和夜读的追光灯配一脸。大部头巨著,本来就最压秤。散乱的书桌上躺一部《尤利西斯》或《2666》,拍照发一条“桌子太乱了”的朋友圈,总能获得几个眼尖人的点赞。如果是再大型的套装,如企鹅小黑书、理想国m系列、99短经典,就需要设置小摆设之类的前景了,善良的友情提示是:千万别失焦!
《kinfolk》就是性冷淡商品的标配  图片来源:KINFOLK中文版官方微博

书作为道具出现倒也不算新鲜,《kinfolk》就是性冷淡商品的标配。拿小众书卖人设也是同理。

书的滋味,也尝得太早了

成名要趁早,读书也要趁早。炫书真正分段位的,在于读书的时间点。比如,在“生而为人,我很抱歉”成为所有年轻人的slogan之前,你读太宰治,你就是名星探;因为这句话才去读太宰治的,只能算是粉丝!又比如读《太古和其他时间》,要在今年诺奖公布当日,发一条带时间标的“早在什么时候就在读了” 的截图书照才有时间的分量证明慧眼;冲着诺奖去下单的,收到货也不用晒了,毕竟在炫书界,加印版本如同抄版名牌一样尴尬。

    责任编辑:方晓燕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