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走进第二届酒泉市司法行政机关开放日活动

2019-12-05 18:5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不忘初心 与法同行

——走进第二届酒泉市司法行政机关开放日活动

本网讯(记者 吴萍萍  通讯员 赵 军)12月4日是第六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第二个“宪法宣传周”。酒泉市司法局以“弘扬宪法精神、走进司法行政”为主题,聚焦维护宪法权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法治需求,组织开展了第二届司法行政开放日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社会各界和媒体代表,先后走进酒泉市司法局、酒泉市阳关律师事务所、酒泉市诉讼服务中心、酒泉市西洞司法所等司法单位,了解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工作情况和法律服务机构业务开展情况,弘扬宪法精神与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营造全民学宪法浓厚社会氛围,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与第一届不同的是,第二届开放日活动是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开展的重要宪法宣传活动。内容更加聚焦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加聚焦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法律问题,切实提高城市治理与服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更加聚焦发挥宪法在酒泉全面依法治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向社会展示重新组建的司法行政机关新职能新气象新成效,努力提高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氛围。     

宪法是立国之根基、强国之重心,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与国家、人民的命运和幸福息息相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这对于新形势下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宪法权威,充分发挥宪法的国家根本法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宪法宣传的第一责任单位,12月4日一早,酒泉市司法局邀请包括“两代表一委员”、人民监督员、群众和媒体记者等在内的社会各界代表齐聚一堂,听取酒泉市司法工作开展情况,共同参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社区矫正中心、司法行政指挥中心,了解司法行政机关新职能,近距离感受司法行政机关在法治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

今年4月,根据中央和省委部署,酒泉市委决定将酒泉市司法局和市政府法制办的职责整合重新组建酒泉市司法局,并将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司法局。重新组建后的酒泉市司法局将形成统筹协调全市法治工作,履行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刑事执行、公共法律服务等四个方面职能的“一个统筹、四大职能”工作布局,实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各环节职责一体、全面贯通,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等方面,承担更重责任、发挥更大作用。

作为重新组建的机构,全面展示新机构成立后带来的全新面貌和承担的全新职能,在依法治市中的全新使命和作用,是本次开放日酒泉市司法局的重要展示环节。

酒泉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市委依法治市办常务副主任张积强介绍说,今年以来,酒泉市司法局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推进品牌创新、改革创新和宣传创新,全面依法治市工作,创新加强矛盾纠纷化解体制机制,大力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强化普法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维护社会稳定、助推经济发展的能力。特别在宪法普及和宣传方面,酒泉市司法局协调各相关单位组建固定普法队伍,开展“谁执法,谁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和“普法宣传月”活动;创新法治宣传平台,构建多形式、多元化、广覆盖的普法体系;突出特色阵地建设,开展各种法治宣传活动,通过发放资料、现场咨询、文艺演出、图片展览、专栏橱窗等形式,广泛宣传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扫黑除恶等内容,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在听取了介绍后,大家对酒泉市司法行政工作的成果进行了全面回顾,就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司法问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

除了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外,今年以来,酒泉市司法局聚焦基层社会治理、刑罚执行一体化建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重点,以全新面貌开展依法治市工作。研究制定《酒泉市2019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建立公众参与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开展聘任市政府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工作;深入开展法治文化创建活动,敦煌、玉门两市荣获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称号;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61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0个;全市共命名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7个,“民主法治示范社区”11个。“酒泉普法微信公众号”被中央政法委评为“优质司法一点号”;持续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发放扫黑除恶宣传资料20.34万件、宣传册13万份,至目前,共摸排社区服刑、刑满释放人员涉嫌黑恶犯罪线索13条22人。

目前,酒泉市本级和7个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均建成并运行,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已建成79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已建成503个,在全市68个乡镇、11个街道设立了律师服务工作站,在437个行政村和64个居委会设立了律师服务联系点,与503个村居签订了法律顾问协议,广泛开展“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和“法律顾问佑万家”活动,市、县、乡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实现全覆盖。至目前,酒泉市各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共接待咨询达3.5万余人次。

这些机构在发挥服务群众功能上开展得如何?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上发挥了哪些作用?带着这些问题,各界代表冒着严寒,前往酒泉市阳关律师事务所、诉讼服务中心和西洞司法所参观学习和交流,了解司法行政工作的整个环节和系统对维护社会安定,营造和谐环境,指导人民群众懂法、知法、守法方面发挥的作用,加深对司法工作的了解和认识。     

酒泉市阳关律师事务所是酒泉历史最悠久的律师事务所,目前,事务所有20名正式律师、3名实习律师,在发挥法律援助作用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是酒泉市率先全面建成法律援助工作站之一。

在参观考察中,大家边听边思考,时时询问群众到访情况、纠纷处理情况和基础建设情况,特别就律师参与化解社会矛盾、服务民营企业优化营商环境进行了详细了解。

今年,酒泉市大力加强律师行业党的建设,成立市律师行业党委,开展党建工作调研,指导5个律师事务所党支部进行换届选举,在全市30家律师事务所中设立6个独立党支部、5个联合党支部,将11个县属律师事务所党建工作挂靠县司法局机关支部,并选派22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定点联系。广泛开展律师为民营企业法治体检专项活动。组建8个共49名律师参与的“民营企业法治体检律师服务团队”,先后为87家民营企业开展了“法治体检”,帮助企业排查合同管理、劳动用工、融资担保等风险隐患8大类69项189条,有力促进了全市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法律援助是政府机构为特殊人群或特殊案件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保障措施。基层法律服务中心更是化解大量社会矛盾的集散地和无偿提供法律援助的一线。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实现“四办”改革是今年基层法律服务中心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检验酒泉市司法系统主题教育成效的关键。

今年以来,酒泉市投入499万余元建成“酒泉市公共法律服务在线”网络平台和社区矫正远程监控平台,通过整合司法行政机关的法治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服务职能,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专业的“一站式”服务。依托“在酒泉”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建成了“互联网+司法”公证法律服务平台,群众可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公证业务办理咨询、预约和预审批等事项。同时,结合“法律顾问佑万家”活动,建成法律顾问微信群697个,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微信群实现全覆盖,有效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在诉讼服务中心,各界代表了解了服务中心的建设架构、各服务窗口的工作职能,以及酒泉市积极构建集实体平台、智慧网络平台和“12348”热线平台为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法律服务的情况。

“开放日”活动期间,酒泉市统一主题、统一步调、统一行动,通过看展板宣传片、听讲解、看现场办案、发放法治宣传用品、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了解酒泉市在依法治市、依宪办事中所做的努力,给嘉宾们上了生动的法治宣传教育课。大家纷纷表示,不虚此行,回去后要把看到、学到、悟到的都要运用在工作中,要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意识,营造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良好习惯,使遵守宪法成为自觉的行动,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借着“宪法宣传周”开放日的东风,张积强说,今后一段时间,酒泉市司法局将持续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坚持以推进全面依法治市为总纲,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总抓手,大力推进品牌创新、改革创新和宣传创新。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创新社会治理体系,从源头上消除纠纷。积极落实“最多跑一次”与进一步提升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水平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打造具有引领示范效应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加强对专业性、行业性、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的指导,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下功夫抓好全系统的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维护社会稳定,助推经济发展的能力,为全面推动富民兴陇走前列、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来源:甘肃司法网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