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刚刚,南通又一盛会开幕!

南通发布
2019-12-07 11:3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今天(7日)上午,2019中国南通江海国际博览会暨船舶海工产业投资洽谈会在南通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议全面落实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聚焦产业前沿,面向海内外宣传南通船舶海工产业发展的新机遇,集中展示产业发展成果与优势,共同助推南通船舶海工产业创新发展。

开幕式现场嘉宾云集,高朋满座。国家工信部装备司、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领导和专家,部分国家驻沪领事馆、代表处官员,日本、欧美、新加坡以及国内的船舶海工、豪华邮轮、特种工程船配套企业负责人等700余人应邀出席。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郭大成致辞。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郭大成致辞。市委副书记、市长徐惠民致辞并作主题推介。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秘书长郭奎龙,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庄中秋等出席。

市委副书记、市长徐惠民致辞并作主题推介。

作为全国第二大船舶和海工基地,南通造船三大指标、海工产品产量分别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四分之一左右。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远川崎落户以来,招商局重工、振华重工、新加坡吉宝等一批国内外著名企业纷纷在南通布局发展,全市亿元以上船舶海工企业超过200家,形成五大特色园区为重点的沿江船舶海工产业带,被认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船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船舶出口基地。一批大国重器在南通诞生,一批重大技术成果在南通创造。

“南通造” 极地探险邮轮完成南极探险。

会上,招商局邮轮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林志作邮轮制造板块专题推介。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黄庆丰,新加坡静海私人有限公司董事长、新加坡工程院院士章立人,西湖大学讲席教授、深海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崔维成,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日方总经理滨西英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标准研究中心主任刘震,日本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油压机械部负责人贵船泰司围绕产业政策、技术、市场发展前景等方面作交流发言。

为全力打造南通船舶海工产业集群,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瞄准国内外船舶资源发达、海工人才集聚、创新项目丰富的地区,进一步加大招引力度,吸引了一大批优质项目纷至沓来。会上,18个船舶海工产业项目签约,其中外资项目3个,总投资6.5亿美元,内资项目15个,总投资115.6亿元,超亿美元(超10亿元)重特大项目7个。

会上播放了南通船舶海工产业专题片——《奔向蓝海》。

会后,与会领导嘉宾前往南通国际展览中心参观了2019南通船舶海工产业展。

副市长潘建华主持会议。市委常委、秘书长吴永宏,市政府秘书长陈俊参加会议。

新闻链接

浩渺行无极 扬帆但信风

——写在南通船舶海工产业投资洽谈会开幕之际

寒冬虽至,南通船舶海工产业却正回暖复苏,一个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接踵而至:由南通中远海运船务主研、启东中远海运海工等8家单位参研的“海上8MW级大型风机高效高稳自航自升式安装平台与关键技术”项目荣获2019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招商局工业海门基地建造的中国首艘极地探险邮轮“阁默号”穿越德雷克海峡,历风雪、闯冰区,成功完成南极首航……

多年来,南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船舶海工产业,将其列为“3+3+N”产业体系中的主导产业予以重点扶持,持续推动产业升级,向豪华邮轮、海工装备等高技术装备领域发展,高技术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同步发展,关键配套取得突破,建成交付了一批世界首制、国内首制船型,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居国内前列。今年前三季度,船舶海工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2.3%,造船三大指标总体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造船完工量277.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9.3%。

高端领域持续发力,“大国重器”相继诞生

国内首制20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全球首艘tri-lube型C型储罐液态乙烷气体运输船、新一代40万吨矿砂船、国内首艘军民两用5万吨级半潜船、全球首制双燃料汽车运输船……遥望近四百公里的江海岸线,一个又一个行业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大国重器”从这里诞生,南通船舶海工高端产品亮点频现。

近年来,我市船舶海工企业在高端产品领域持续发力,成功建造交付了全球首个驳船型浮式LNG储存及再气化装置(FSRU)、世界首个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驳船(FLNG)、亚洲最大的绞吸式挖泥船“天鲲号”、国内首个总包工程浮式生产储卸油平台“希望6号”、4500吨大型抢险打捞起重船“创力”号、2000吨风电施工平台、全球首制深海动力定位原油转驳船(CTV)等一大批国内、国际首制高端船型。

与此同时,整个产业的高端配套能力不断提升。全市上下积极推动船舶海工产业由“造壳”迈向“造心”,高端配套领域硕果累累:南通振华传动机械研发生产的自升式平台升降系统等关键配套设备实现装船;南通润邦重机生产的液压式插销升降系统已批量配套国内多家海工企业建造的平台;华滋海工生产的世界最大的C型船用液罐为全球首制85000立方米超大型乙烷/乙烯船配套……

不断完善、牢固的产业链,助推南通船舶海工这一地标性产业描绘出一番全新图景,形成了海洋工程装备、高技术船舶、核心配套设备、研发服务业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2018年,全市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分别占全国的7.7%、13.2%、11.5%,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智造”示范效应明显

创新驱动,是产业升级的强劲动力。通过研发体系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南通强化技术引领,积极推动船舶海工产业由“造壳”迈向“造心”,创新能力得到充分提升,有力促进核心技术实现突破。目前,全市建成以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南通中远船务、江苏招商重工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一批重点企业省级企业研发中心为骨干,专业设计公司为辅的研发设计体系;企业人才队伍培养进一步强化,2018年培养船舶海洋工程系列工程师人数达到300人、2019年超过500人。一系列技术成果如金子般闪耀: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研发的“深海高稳性圆筒型钻探储油平台的关键设计与制造技术”项目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浮式钻井储油平台总段下水及旋转合拢对接方法”专利获得中国专利金奖……

从“制造”走向“智造”,南通一直在努力。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以提升船舶建造质量和效率、确保安全生产和绿色制造为核心,推进智能制造,成为船舶行业第一家被工信部认定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上海振华重工集团(南通)传动机械有限公司实施智能化桩腿焊接车间,填补了海工装备制造领域多项技术空白,成为国家级海工装备智能化制造示范。在龙头企业的引领下,全市船舶海工产业的智能制造示范效应不断凸显,南通中远海运川崎正持续推进智能工厂建设,招商局重工、启东中远海工等一批企业正开展船舶智能制造单元、生产线建设。

完善载体优化产能,集群发展焕发生机

受行业持续低迷的市场环境影响,南通部分船企也曾一度陷入低迷。如何破冰前行?南通结合地方实际,在优化产能结构、完善平台载体、盘活优质资产等方面做了诸多有益尝试。

依托岸线和腹地资源,南通重点培育建设启东海工船舶工业园、如皋港船舶海工及重型装备园、海门豪华邮轮配套产业园三大船舶海工装备特色产业园。其中,启东重点发展能源装备及重型装备制造、海洋特种装备船舶制造、海洋石油钻井装备制造等三大板块;如皋着重发展新金属材料、高端装备、精密机械加工等产业;海门通过导入豪华邮轮配套产业上下游国际龙头企业,为全球邮轮制造提供全产业链服务。此外,南通中央创新区构建了“两个一百”(100亿科创基金和10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的政策支持体系,通州湾正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和江苏新出海口,全力为船舶企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有了载体的强大支撑,南通通过转型海工及其他业务等方式优化产能结构,推动船舶企业兼并重组,促进企业重焕生机,为产业发展注入全新动力。启东奔腾船业引入外资成立江苏华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转型超大型液罐系统等核心配套产品;启东道达重工被上海振华重工控股后,转型海工装备和高技术特种船舶,交付4500吨打捞起重船项目“创力”号、“天鲲号”绞吸式挖泥船等高端产品。在国家、省各级有关部门支持下,我市新成立南通象屿海洋装备有限公司,完成“明德重工”资产收购,将原明德的品牌优势、象屿股份等投资方资本优势、订单资源优势最大化发挥,目前企业手持充裕订单。中集安瑞科对南通太平洋海工的全资收购,更是创造了“破产不停产、员工不失业”的先例,企业在破产重整期间先后交付了7个项目,目前已全面恢复正常,新承接了LNG加注船等一批订单。

文字:南通报业全媒体记者汤晓峰 朱文君

图片:南通报业全媒体记者丁晓春

新闻链接报道采写:南通报业全媒体记者朱蓓宁 刘璐

原标题:《刚刚,南通又一盛会开幕!》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