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当你也遭遇以爱为名的暴力

2019-12-13 11:5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最近一段时间,各大高校频频有关于亲密关系、性和暴力的事件见诸报端。这些事件的曝光,如同石子投入深湖,在社会上激发了大量的讨论、控诉和剖白。我们发现,“亲密关系”并不仅仅意味着浪漫和柔情,在皎洁的月光背后,是大片的阴暗。

在感到悲伤和愤怒之余,我们也希望对当代亲密关系的现状予以反思。否则,再多的血泪也终将被公众淡忘,而新的悲剧又将一遍又一遍地上演。我们希望与大家探讨:怎样的亲密关系才是健康的?我们应该如何构建和维系一段亲密关系?而当我们遭遇非正常的亲密关系时,又应当如何保护自己?

爱情应当是基于精神和肉体的双重吸引而发生在两个完全独立的个体之间的浪漫关系,应该建立在双方平等自愿、相互尊重的前提之上。任何人都不应该是另一个人的附庸。为了迎合对方而不断降低甚至背叛自己的底线,或一味操纵和向对方索取,这并不是爱。健康的亲密关系应当是两个独立人格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欣赏和相互支持——在“我们”成为“我们”之前,首先“我”必须是“我”。

我们在亲密关系中与另一半的互动方式会受到自身的依恋风格[注]的影响。不良的亲子或家庭互动,或者在过往恋情中遭受的挫折都会影响我们在亲密关系中的依恋风格,形成过度焦虑或过分逃避两个极端。焦虑型依恋者可能因为过度害怕自己被抛弃,而出现过度控制甚至暴力行为,逃避型依恋者也可能由于过分拒绝亲密关系而实施冷暴力。(注:依恋风格(attachment styles)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尤其是指亲密关系建立中所持的态度类型,也是一种倾向性。不同的依恋风格決定了人际关系中你所感受到的是快乐还是焦虑更多,你所选择的行为是更积极还是退避。依恋风格的形成和个人历史以及经历有关,是种后天习得性的习惯。)

我们常常会听到“我不愿意你和别的异性交往,是因为太爱你”“我介意你的前任/异性朋友/同学/同事的存在,是因为我心里很在乎这段关系”之类的说法,但事实上,如果对方的过分紧张乃至限制行动令你觉得不适或痛苦,这就是暴力。我们不接受以爱为名的侵略。

而一段亲密关系一旦走向不平等,就会像失衡的天平底盘触地,开始造成伤害。亲密关系暴力(intimitate partner violence),即亲密关系中的一方从躯体、心理或性方面故意控制、支配和攻击对方,并给对方造成一定程度伤害的暴力行为。它可以发生在长期或短期的亲密关系中,甚至也可以发生在关系终止后的前伴侣之间。国外研究发现,处于恋爱关系的青年学生施暴行为的发生率在 27%到 69%之间[1]。在《大学生约会暴力现状与影响因素的研究》中,研究者列举出了各种各样被归类为“约会暴力”的行为。可以看出,暴力并不仅仅包括拳脚相加:从“说对方肥胖或丑陋”、“故意损坏对方的东西”、“指责对方是一个糟糕的伴侣”到“发生性行为时不让对方使用避孕套”、“在对方不愿意的情况下坚持与其发生性行为(即使不使用身体暴力)”等都属于亲密关系中的暴力形态[2]。

由于原生家庭或挫折而产生的焦虑型、回避型依恋都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加上自身的努力、朋友的帮助进行改善,把内心的不安全感以暴力的形式施加在所爱之人身上之最糟糕的选择。电影《婚姻故事》中,正在离婚的男女主角因为孩子的抚养权经历了一次激烈的争吵——很难想象一对曾经深爱的伴侣会用“你一文不值”、“看到你的脸我就想吐”这样的话攻击彼此。事实上,言语上的侮辱和刻意贬低亦属于亲密关系暴力的一种。应对暴力最好的方法绝非忍让。大量的事实证明,一味的忍让是滋长暴力的温床。如果遭遇暴力行为,无论之前的感情有多难以割舍,都请尽量第一时间离开施暴者,向外界求助,首先确保自己的安全。在伤害事件中应当受到谴责和承担责任的是施害者,而不是勇敢地揭露暴行、寻求帮助的人。

除此以外,性取向,对伴侣和亲密关系的期待乃至各种癖好都属于个人自由。在现代社会,我们支持所有人在安全、私密、双方知情同意的条件下,通过主动、双向的选择实现这种自由。性、爱情、承诺、亲密关系在理想状况下,都应该是我们获得快乐、满足和幸福的助力,在不伤害对方、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任何选择都应当被尊重。但,如果这种爱好和期待并不被两人共同认同,其结果往往不会愉快。磨合该磨合的,也在该放弃的时候主动放弃。

另一半的期待,并不是你强迫自己做出违背意愿之事的理由。假如你被另一半要求拍摄私密照片或视频,被强行索要礼物,或希望你以“付出”之名做出任何你并不喜欢、并不乐意的事,你都有权利说“不”。拒绝并不意味着对对方的辜负或伤害,因为一个要求你以自己的痛苦为代价满足Ta意愿的人,或许并不全心爱你。退一步说,假如已经拍了私密照片或视频并被对方以此要挟做更多过分的举动,也请一定清醒过来,向身边之人求助。“性”或许在我们的社会里尚处在一个暧昧甚至禁忌的地带,但它应该给人带来亲密和愉悦,而不是羞辱。

最后,当意识到双方的分歧已经无法解决,或在这段关系中痛苦已经远远超过快乐,就应该有意识地结束它。一段关系的结束并不代表对自己的否定以及自己的失败,如果实在难以做到和平分手,至少应该保证自己的安全。当意识到亲密关系中存在暴力或控制的时候,不要难为情——这并不是你的错误或耻辱,勇敢地向身边的人求助,并寻求支持。

悲剧发生,惋惜、悲痛、愤怒和指责纷纷浮上水面。而我们希望做到的是,让更多人意识到身边存在这样以爱为名的剥削和折磨,在感到危机的时刻勇敢向身边的人求助——处在一段不健康的关系之中,不是因为你“经验不足”,也不是因为你“太过软弱”,尽早让错误结束,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我们总是在一段段亲密关系中学会如何表达爱,如何表达需求,如何共同解决问题,也学会如何结束。不要过度理想化一段关系,以及关系中的另一个人,也不要自我评价过低,学会尊重自己,也要学会尊重他人。

如果你正处在不健康亲密关系的影响下,并且不知道如何应对,请一定向身边信任的人(朋友、家长、老师)求助,并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如果你身边的朋友经历了类似的事情,请尽可能给予足够多的陪伴和支持,给他们从伤害中走出来的勇气。

愿每一个人都能在亲密关系中都能得到快乐和自由。

参考文献:

[1]彭福燕,赵智昕,李旻臻,丁欣然,张殷榕,李芸.有恋爱经历大学生亲密关系暴力行为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J/OL].中国学校卫生:1-5[2019-12-12].https://doi.org/10.16835/j.cnki.1000-9817.2019.11.016.

[2]杨春梅. 大学生约会暴力现状与影响因素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1.

[3]刘昭. 女性完美主义、依恋与施受虐的关系[D].北京林业大学,2016.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