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智库|何亚非:美对中“脱钩”的欧洲一环能闭合吗?

2019-12-19 11:5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特朗普政府在锁定中国为美“主要战略竞争对手”后,美国对华战略发生根本性改变。

美国对华竞争战略目前表现为一系列相互呼应、步步紧逼的政策和做法,包括经济科技脱钩、地缘政治和军事威慑、意识形态妖魔化,试图以极限施压方式迫使中国低头、并在“军事、经济、政治、全球治理”这四个关键领域形成对中国“可持续的威慑”。

在美国竭力推动下,美中两国在贸易、技术、人文交流等方面的“脱钩”逐步铺开,特别是贸易、技术领域前景难料。但是,美中完全“脱钩”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当今很难实现,况且美中不是孤立存在于世界经济之外,与其他经济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是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来形容当前世界经济金融的紧密联系一点也不过分。

全球化不可能逆转是个大前提。全球供应链的形成、生产者的自我调节、消费者追求更好商品的愿望,都是全球化的动力。中美贸易摩擦持续下去,全球贸易流会自我调节,两国贸易流转变成三方或多方贸易流。中国是130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过去十几年每年贡献全球经济增量30%以上,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

美中两国对全球化环境下的世界经济格局都有深刻的了解,美中“脱钩”与“反脱钩”之争不可能局限在双边范畴,必然会影响或者折射到与美中有密切经济联系的其他地区和国家,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欧洲。美国想对中国“脱钩”形成闭环,欧洲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环。当然,“脱钩”表面是经济技术的割裂,背后始终是地缘政治在作祟。

最近的北约峰会并未显示多少西方团结,但在美国的坚持和推动下,峰会的领导人宣言首次宣称,北约“需要齐心协力应对来自中国日益增长影响力的挑战”。虽然文字比较平淡、行动迟缓犹豫,但宣言给出的信号值得关注,即在中美摩擦的背景下,美国的欧洲盟友开始向美国靠拢。

核心是在美国试图与中国“脱钩”问题上,欧洲盟友将采取什么态度,是继续推进开放的欧洲,还是让欧洲成为美中“脱钩”的一环,从而形成对中国的“闭环”?这个难题在北约层面虽有“破茧”,但北约毕竟是冷战产物,其合法性和存在的必要性近年来又不断受到质疑,在欧洲和欧盟层面情况更为复杂,不可能达成一致的看法和政策,因为欧洲国家与中国的经济、贸易、投资、文化交流等方方面面的合作十分广泛、深入,各国对中国的态度和认知也不尽一致。

举两个例子。一是华为和5G,美国把华为列入黑名单,进行制裁,抵制华为的5G,并竭力劝说和施压欧盟国家与美国保持一致。那么英国和欧洲国家的态度又是如何呢?英国首相约翰逊称,如果让华为进入英国的5G网络会给“五眼”情报分享安排带来危险,英国就不会允许使用华为的5G设备。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日本已追随美国宣布无意使用华为的5G设备。美国国会暗示,如果英国与华为合作,美英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就可能无疾而终。然而,据日经的统计,迄今华为已经签订了65项5G合同,其中一半以上是与欧洲国家签订的。就德国而言,默克尔总理坚持德国对华为设备采取开放态度,德国议会外交委员会却出现反对使用华为设备的杂音。

二是中东欧国家与中国就“一带一路”倡议等进行深入合作的“17+1”对话机制。从“16+1”到“17+1”,无论是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和建设,还是城市治理和文化交流,这一对话合作机制为双方提供了许多双赢、多赢的合作机遇,受到中东欧国家的广泛欢迎,前景看好。然而,欧盟一些人却执意认为这是中国在欧洲“扩大影响”,“破坏”欧盟团结。

华为的5G显然是第一个考验。实际情况是,欧洲只有瑞典的爱立信和芬兰的诺基亚能提供5G设备,但无论是网络速度还是设备成本都无法与华为相比较,且华为已经在英国、德国和不少欧洲城市的电信设施中占有一席之地,排除华为、推倒重来既不现实,还成本巨大。

可以看出,欧盟从自身利益出发,希望与美国和中国都保持良好的关系,欧洲国家和企业对与中国的合作总体依然持积极态度,不愿在美中“脱钩”或者地缘政治博弈中选边站队,成为美国强行与中国“脱钩”的一环。

一是欧洲曾经经历两场世界大战,又是美苏冷战的主战场,深受地缘政治之害,不希望欧洲再次陷入大国博弈的“修昔底德陷阱”。加上特朗普时常出尔反尔、对欧盟指手画脚的“不可靠性”使得欧洲国家和欧盟对特朗普政府心存余悸,不愿在涉及中国的问题上事事紧跟美国。

二是欧洲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先行先试区,对地区经济融合和全球化贡献了许多思想和方案,虽然目前欧盟内部困难重重,分歧颇多,还可能再次面临欧元和债务危机之虞,但是欧洲国家坚持全球化、支持建立开放性世界的决心没有根本改变。

三是中国与欧盟和欧洲国家的合作始终秉持互利双赢、合作共赢的立场,长期、持续扩大的双向贸易和投资给双方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且中华文明与欧洲文明、中国与欧洲国家的文化交流给世界的文明交流与融合提供了一些实实在在、可供借鉴的经验,抵制了美国把世界文明硬性划分为“西方文明、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高高在上的文明优越和文明冲突论。

同时,要对美欧同盟的历史与现实、价值观和安全战略趋同有清醒的认识,欧盟和欧洲国家今后在处理中国事务的摇摆性和不确定性会增大,中欧关系的复杂敏感性也会随之增加。

责任编辑/康巳鋆 顾心阳

图文编辑/陈阳

作者:何亚非,察哈尔学会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外交部原副部长

来源:《欧洲时报》,2019-12-16

原文链接:http://www.oushinet.com/voice/zhuanjialuntan/20191216/337243.html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