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海陆丰卫士

2019-12-23 13:2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题记

在广东省汕尾市,有一位因审判了数起大型制毒贩毒案、“人肉搜索案”等广为人知的案件,被人民群众熟知的法官,他就是汕尾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黄海钦。

今年6月25日,黄海钦荣获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并作为广东法院系统唯一代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他还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刑事审判先进个人”,一次次用正义的法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今天,《人民法院报》对黄海钦进行报道

专注毒品犯罪案件的行家

汕尾市位于粤东地区,经济欠发达,教育相对落后,民风彪悍,曾经刑事犯罪长期居高不下,刑事案件曾占到法院案件的近50%。

陆丰曾是全国出名的制毒贩毒重灾区,毒品犯罪高发频发,也诱发了其他犯罪,社会治安环境一度相当严峻。有些案件中,犯罪团伙组织严密、人员众多,涉枪涉爆,法官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和风险。

2017年,涉案毒品冰毒达2.9吨的“11·24” 特大海上走私毒品案,是我国近年来查获毒品冰毒成品最大的毒品案,涉案18名被告人分别羁押在广州3个看守所。作为案件审判长的黄海钦,不仅要承担繁重的案件审理工作,还面临着压力巨大的押解难题。

“那段时间,无论何时见到黄庭长,他的面部表情都非常严肃。”黄海钦的书记员小钟回忆道。

案件重大、涉案人员众多,厚厚的案卷有60多本,黄海钦在审理过程中一次次地抽丝剥茧般理清关系,梳理细节。“那段时间,每天看到黄庭长早上6点的打卡记录!”黄海钦的同事小赖说。

今年4月23日,审判开庭,连续3天,每天从上午9时持续到晚上8时,黄海钦几乎没有离开过审判席。一个当事人的辩护律师感叹:“此案那么多被告人,黄庭长对每一个人的案情都非常熟悉,案卷内容像复制在他脑袋里似的,调取自如。”

一位旁听案件的记者称赞:“法庭调查、举证、质证,井然有序,黄法官言辞威严,说理清晰,真是好生敬佩……”

“处在打击犯罪的第一线,会面对各种压力,甚至危险,但为了人民的安全感,为了汕尾的稳定,我一点都不怕。刑事法官要有担当,顶得住压力,受得住苦累,秉公办案,惩恶扬善。”黄海钦摘下眼镜,嘴唇微微噘起,深凹的眼眶里满满的坚毅。

随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深入,汕尾地区起诉到法院的刑事案件逐渐增多,新类型涉毒案件不断涌现,一些法律适用问题考验着法官。

汕尾中院曾受理国内第一宗利用感冒药提炼麻黄素的案件,两名被告人被检察机关以制造毒品罪(未遂)起诉到汕尾中院。因为是首例,这宗案件的处理将直接影响到一系列同类型案件的裁判标准,黄海钦仔细审查了案卷材料及合议庭的审理报告,在深入吃透案情及法律、司法解释的基础上,对该案依法下判,以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对两被告判处刑罚。宣判后,被告人没有上诉,公诉机关没有抗诉,判决发生了法律效力。

案子虽结了,黄海钦心里却惦记另一个问题:往后再遇到同类型案件该怎么办?他开始梳理总结自己审判生效的各种新型毒品案件,深入研究法学理论,将“利用感冒药提炼制毒物品并欲卖给他人的行为如何定性”“麻古类毒品定罪量刑问题”“非法买卖制毒物品法定刑偏低问题”“如何认定贩卖毒品情节严重”“运输毒品和动态非法持有毒品如何区分的问题”形成文字一一发表,成为了全国法院解决这些类型案件的有力参考。

不久前,当黄海钦得知,刑法修正案中,对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的量刑采用了他的观点时,他高兴地说:“这是一个法官莫大的荣幸!”

辨法析理明断难案的里手

黄海钦从事刑事审判时间不长,却是一个善断难案、新案的行家里手。

2013年12月4日,连续发出2条微博后,高三女生丽丽(化名)从桥上飞身而下,结束了自己年仅18岁的生命。

这一切源自一场来势汹汹的“人肉搜索”。

两天前,被告人蔡某怀疑丽丽在服装店试衣时偷了店里的衣服。于是,将丽丽在店里的视频截图配上“穿花花绿绿衣服的是小偷,求人肉……”的字幕后,上传到个人微博。

短短1个小时,丽丽的个人信息全部曝光。一时间,网络上对丽丽的各种批评甚至是辱骂迅速蔓延,不堪重负的丽丽在微博上发出“第一次面对河水不那么惧怕”“坐稳了”的“呐喊”后,选择以死抗争。

“人肉搜索”致人自杀,这是发生在网络信息时代的新案件,没有可借鉴参考案例。黄海钦一头扎进了网络,一遍遍查找网络侵权案例和有关理论文章,披沙拣金,终于将案件法律关系一一捋出来。

蔡某辩称,其发微博的行为是正常的网络寻人行为,现有证据只能说明其行为和死者的自杀结果在时间上有先后关系,无法直接证明二者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黄海钦进行扎实调查,发现多名证人证言证实这次微博事件对死者伤害很大,直接导致了死者当时情绪低落;蔡某在没有向公安机关报案、调查取证的情况下,擅自将死者贴上“小偷”的标签,并发图片微博求“人肉”,又将死者的个人信息公布,导致网友对死者进行批评谩骂。

死者作为一个未出校门的少女,面对“人肉搜索”的网络放大效应及众多网民居高临下的道德审判,容易对未来生活产生极端恐惧,最终导致了自杀身亡的严重后果,因此二者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死者的父亲希望用诽谤罪来对服装店主蔡某提起诉讼,但最后公安机关以侮辱罪进行立案侦查,究竟是侮辱还是诽谤?

黄海钦谨慎调查后,进行了翔实的说理:侮辱罪和诽谤罪最重要的区别在于,诽谤是捏造并散布有损于他人名誉权的虚假事实来对他人的人格进行侵犯,而侮辱是利用当事人的某种情况,公然地对他人人格进行损害。前者强调的是伤害他人人格和尊严的方式,后者强调的是对人格和尊严的伤害。

2014年9月7日,汕尾中院对蔡某犯侮辱罪一案进行公开宣判,维持了一审以侮辱罪判处被告人蔡某有期徒刑一年的判决。伴随着黄海钦运用法学理论对案件相关法律问题的详尽说理,终审的法槌敲落,一度沸沸扬扬、颇具争议的广东“人肉搜索”第一案定纷止争。

这一判决,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一个月后,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广东“人肉搜索”第一案成为了与之配套推出的一宗指导性判例。

铁面法官的“法外情”

2013年11月20日傍晚,田某驾驶一辆无牌摩托车行驶在国道上,突然失控滑向迎面而来的一辆重型牵引车上,田某当场死亡。事故发生后,牵引车司机余某浑然不知继续前行。陆丰市交警大队认定,余某与田某共同承担同等责任。

田某亲属不服,经汕尾市交警支队复核认定,余某属于驾车逃逸,应承担全部责任。一审法院采信了汕尾市交警支队认定书意见,判决余某交通肇事罪。余某不服,上诉至汕尾中院。

黄海钦了解完案情后,暗下决心:受害人家属的心理需要安抚,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也要保护,只有解开双方心里的疙瘩,大家才能回归正常生活。

审理过程中,黄海钦发现交警部门在受理复核申请后,没有书面通知余某,程序违法,责任认定不当。他认真翻阅现场勘查笔录、现场照片、鉴定意见等证据,并深入事故现场了解情况。最终依法判处余某无罪。

一边是余某被宣判无罪,另一边却是田某家人生活没着落。为切实解决田某家人困难,他一方面安抚田某家人,申请司法救助款,另一方面向有关部门协助解决困难。同时,还找到物流公司,对田某家人给予经济补偿。

黄海钦通过不厌其烦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通俗易懂的例子给被害人家属普法。最终,被害人家属接受了被害人不守法造成交通事故的事实,表示服判息诉,双方都回归了正常生活。

案件结束,黄海钦也长舒了一口气:“压在我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下了。”

在另一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案子中,冯某龙被同村的冯某舜殴打致轻伤,赴医院治疗后请求冯某舜赔偿医疗费用,一审法院以举证不能驳回其诉讼请求。

黄海钦拿到这个上诉案后,经仔细阅卷,发现冯某龙被伤害的事实清楚,到医院治疗的事实也客观存在,问题在于其在医院期间还治疗了其他的疾病。

“一个人被打伤了,要求赔偿是天经地义的事,不判赔,他肯定不服,这就是农村人的朴素价值观。但作为法官,我不能这么‘朴素’,一切还得以事实证据说话。”于是,黄海钦赶去汕尾市人民医院调查和咨询医生,详细了解冯某龙身上受的伤和自身病痛所需的治疗方式和药物,认真做好笔记,一一比对核实其向法庭提供的大量医疗单据,经过几天细致入微的工作,甄别出了冯某龙被伤害产生的医疗费用和因自身疾病产生的医疗费用,据此判决被告人赔偿其伤害冯某龙造成的经济损失6万多元。

冯某龙拿到终审判决书时,热泪盈眶,连连称赞汕尾中院的法官办案公道。

“案件不论性质、不论复杂程度,只要涉及群众利益的,都是‘大案要案’。进入法院16年,我一直是这样做的。当然,16年远远不够,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是我一生的追求。”黄海钦说。

不讲情面的刑庭庭长

汕尾是个“熟人社会”,一有什么事,亲戚朋友说情的不断。毒品犯罪,暴利使人冒险,也让围猎无处不在。广为人知的“雷霆行动”中,陆丰两任公安局局长相继落马。

黄海钦身为汕尾中院刑一庭庭长,掌握着“生杀予夺”的权力。“在走上刑事法官岗位的第一天,我就告诉自己,万物源于始,必须慎独,第一步走错了,以后就会步步错了。” 黄海钦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有一次,一个当事人亲属通过各种关系找到黄海钦妻子的远房亲戚,这位亲戚三番五次地打电话,黄海钦都给婉拒了。

一天晚上,妻子给正在办公室加班的黄海钦打电话:“阿叔到家里来了,带了礼物,怎么办?”“好好与阿叔说说,把他送走,记得礼物一定不能收。”黄海钦回道。

深夜,黄海钦回到家,妻子一直没睡,板着脸埋怨:“你当个法官,把亲戚都给得罪完了!”黄海钦压低声音:“虽然阿叔求的事是件小事,但有一就有二,不能开这个口子,不能将来被老百姓骂。”

还有一次,黄海钦加完班回家,一到小区门口,门卫匆匆地拦住他:“有人找你。”顺着保安手指的方向,黄海钦看到两三个人站在他家楼梯口,手里提着东西,不停地朝这边张望。黄海钦低头想想,干脆一转身回法院,加班至凌晨3时。

第二天早晨6时,一打开家门,3个人齐刷刷地堵在家门口,把黄海钦吓了一大跳。其中一人说:“黄庭长,求求你放过我爸吧,我给您跪下了。”说完就往地下跪。黄海钦赶紧扶起他说:“阿弟,不用求我,法律是公正的,有什么冤屈到法庭上说,要相信法律和法官。”

黄海钦坦言:“这些年,人情、金钱、威胁,都有亲身经历过。作为一名刑庭庭长,面对复杂的人情和糖衣炮弹,我一直牢记父亲教诲,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为官。我也常常跟同事们说,不要小看吃一顿饭、喝一次酒,小节不保会导致大节失守。也不要觉得自己做得天衣无缝、无人知晓,法官只有自己遵纪守法,才能把腰板挺直,赢得人民的信赖,才能让人民相信法律。”

老黄法官与小黄法官

黄海钦的父亲今年75岁,退休前也是个法官。一个老黄法官,一个小黄法官。

黄海钦父亲工作照片(左二)

邻居、同伴常冲老黄法官伸大拇指,夸他养了个好儿子,问他是不是对儿子从小就注意培养他当个好法官?老黄法官一脸淡然:“没有啊。我们那个年代不是一直要求做个好人,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个能为人民服务的人?看来这小子没忘记!”

父子下棋

回想当年。老黄法官案子办得顺心时,回家制服一脱,法官的大盖帽往墙上一挂,就拉着黄海钦,“来,杀一把!”

黄海钦全家福

“吃车!将军!让你一个车,再让你一个马。”边下还边谈办案心得:“公平公正,一丝不苟!当法官就要这样,老百姓就要这个。”

自从黄海钦上初二那年开始,老黄法官跟儿子下棋就再也没有赢过。而恰恰是老爸那天赢棋无望时说的一句话,影响了黄海钦几十年,“马走日,象走田,万变不离其宗,不能忘了规矩。”

法律、准则、规矩,让小黄法官在16年的法官生涯中,公平公正,一丝不苟!

小黄法官一次酒后吐露:考大学时几个志愿都填法律系,小学时同学打架老找他评理,大学同学有争论爱让他去平息,直到今天真正办案时“公平公正,一丝不苟”,都是受老爸那顶“法官帽”的影响。

话传到老黄法官那里,老黄法官端起浓浓的单丛茶,自己敬了自己一杯。

红宫红场红海湾

老黄法官家,在现在的彭湃烈士纪念馆对面。当年,它是彭湃烈士建立的中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政府,也叫红宫、红场。

小黄法官,从牙牙学语就开始在红宫里躲猫猫,在红场上追逐游戏打篮球,后来上的又是彭湃中学。听着彭湃故事长大,看着红宫红场成年,潜移默化,耳渲目染。

一次在家吃饭,小黄法官突然对老黄法官谈到了自己的难受。

黄海钦父亲工作照

他说:“面对30个律师,没有让我难受;一个星期写出十几万字的判决书,也没有让我难受。最让我难受的是,毒犯被判处死刑后,临刑前与家人会面的场景。白发人送黑发人,罪犯给白发苍苍拄着拐棍的父母下跪说对不起,给几岁的孩子说不要学爸爸,不能沾毒品,哭声一片,看不下去啊!”

小黄法官跟老黄法官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罪行严重的女毒贩,被判了十五年,但因为生小孩没有收监,等小孩长到1岁多哺乳期过后,他依法前去执行收监,一家人哭声震天,女毒贩号啕大哭,孩子更是哭得声嘶力竭。夜深人静的时候,小黄法官常常突然想到,这个得不到母爱的孩子,现在怎么样了呢,能健康成长吗?

但这些毒犯,不抓不行!电视剧《破冰行动》剧情取材的博社村,有段时间竟然全国三分之一的冰毒出自这个村,痛心啊!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老黄法官传承了红宫红场的精神,保护了红宫红场不掉色。“我想,我能不能和我的同事一起努力,让海陆丰从此再无毒品,让红海湾从此一片安宁?”小黄法官说。

老黄法官停下筷子,看着小黄法官眼里的泪花,许久许久冒出一句:“没忘初心!”

采校:王慧娟

原标题:《海陆丰卫士》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