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座钢铁城市的生态复兴 ——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建设生态乡村纪实

2019-12-26 09:3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昔日矿坑处处、溪沟尽黑,今日路平灯亮、街靓园美、披盖绿装……复兴区是河北省邯郸市主城区、工业区,由于历史发展定位,钢铁、煤炭、建材等产业及配套产业规模大、占比高,过度工业排放,严重扬尘污染,不仅成为邯郸市最大的“污染源”,更制约了复兴区的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

如何为发展构筑起“绿色谱系”,为转型积累下“绿色动力”,考量着复兴区执政者的理念与能力。“铁腕治污、坚决捍卫绿水青山!”区委书记潘利军立下铮铮誓言,源于对发展历史的审视,更是发展理念的转变。

近年来,复兴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严格落实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治污与植绿并重,开发与保护同步,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取得了显著成效。

树立一个生态理念——

宁可放慢发展速度,也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从记事起,村里的路是黑的、水是黄的、天总是灰蒙蒙的,真是雨天全是黑泥,晴天全是黑尘,满眼都是钢渣、废料、灰尘和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的破旧厂房及设备。”家住复兴区户村镇的刘先生言语中透露着无奈。

刘先生的无奈折射出当时复兴区发展的困境:复兴区400余家钢铁、化工及配套企业在持续高比例贡献税收的同时,也给复兴区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过度开发致使辖区粉尘、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排放量居高难下。且当地“散乱污”企业数量众多,多数是钢铁、煤炭企业的关联和配套产业,存在低效用地、浪费资源等诸多问题。

“解决复兴区的问题,必须首先清理‘污染源’,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绿色公共空间。”区长李少锋说,需要先搬迁“散乱污”企业再进行环境治理。

几百家污染小企业全部关停,复兴区当时的决定让许多人震惊。这意味着近百亿元工业产值、十几亿元利税从账面上抹去。以后的产业怎么办?税收怎么保持?决策阶段的各种质疑和争论充斥坊间。

“绿色发展岂能‘通融’?‘散乱污’清零不讲条件、不讲困难,就连邯钢也要搬迁,你说决心大不大?”潘利军说,宁可放慢发展速度,也不能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思路既定,只看行动:实行拉网式排查,对“散乱污”企业逐一建立台账,经纬度定位;细化网格、责任到人,一企一档、带责验收;整治效果集中公示、亮晒清单,常态巡查、防止反弹。两年来共计拆除取缔“散乱污”企业861家,并定期全面开展回头看,确保“散乱污”全部、彻底清零。

打赢一次攻坚行动——

“拆违、绿化、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邯郸西,绿屏障,万亩森林绕康庄;蓝天蓝,白云白,美丽乡村遥相望。”复兴区康庄乡坐拥2万亩康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宛若一颗晶莹的翡翠嵌在山区之间,7座水库和33座塘坝星罗密布,鳞次栉比的乡村新貌,在绿水青山的掩映下,如群芳般绽放。

时间的指针回拨到两年前,作为煤炭产地,康庄辖区内一度煤场多达300余家,白灰厂100余家,洗煤厂50余家,恶劣的生态环境一直遭受诟病。曾经的资源之“利”,变成了资源之“累”。

2017年,康庄乡以主城区周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为契机,经过“拆违、绿化、人居环境改善”集中攻坚,取缔100余家“散乱污”企业,累计拆违90余万平方米,清运垃圾80余万立方米,累计绿化2.3万亩。

“窥康庄而知全区”。一组数据显示了复兴区取得的成绩——生活垃圾城乡一体化处理覆盖率100%,完成10892座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农村污水治理的村庄处理率达到90%以上,全区新建美丽庭院7296户,村庄绿化工程率先完成,村容村貌整治提升成效显著……

在复兴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唐伟强看来,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各方配合,他说:“复兴区将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排在全区六大重点工作第一位,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各级党组织‘书记工程’,采取干有标准、抓有载体、检有标尺、奖有依据的措施,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绘制一张锦绣蓝图——

从一个“工业污染区”,向“绿色生态区”加速转变

2018年9月,河北省住建厅组织专家进行多处考察后决定将河北省第四届园林博览会于2020年在邯郸市复兴区举办。这是复兴区绿色转型的绝佳机会,更是一次艰巨的挑战。区委副书记张军说:“省园博会落户复兴区,是对复兴区生态环境的肯定,我们将把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与‘绿美复兴’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加快生态建设‘复兴速度’。”目前,园博园已经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年底前将完成80%的绿化和景观打造,为各场馆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园博园周边的环境改造、包装提升等工作也正在加速推进。

沁河是邯郸“母亲河”,复兴区河湖资源丰富,是沁河水系发源地,分布有“九库三河两渠”,塘坝25座,泉眼10余处。张军介绍,目前复兴区开展了“九库三河两渠”综合整治,按照生态与景观兼顾的原则,严控污水排放,清淤疏浚河道,种植树木花草,推动水环境修复,打造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景观。

驱车慢行在丘陵地区,眺望远方,偶尔会看到原来矿山开采后的“斑驳”痕迹,随着造林绿化的快速推进,当年的矿山已尘封为历史记忆。在康湖生态文明示范区,不到一年时间,完成了1.6万亩微地形施工和基础绿化,修建了串联各区域和周边村庄的百里森林观光大道,为群众打造了一条生态路、旅游路、致富路。

副区长郭安新介绍,截至目前,累计完成造林8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016年的21%,提高到当前的42%。康湖生态文明示范区、沁河郊野公园、沁源景区、老狼沟景区等一个个生态项目相继完工,100余个村庄游园建成使用,形成了“两园一廊”绿美新格局,在全市喊响叫亮了“邯西生态区”这一品牌。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