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澳门廿载|培华中学校长李秋林讲述:回归前后爱国教育的变迁

澎湃新闻记者 吴怡 实习生 岑慧敏 发自澳门
2019-12-27 06:29
来源:澎湃新闻
港台来信 >
字号

【编者按】

今年是澳门回归20周年。回归后,澳门经济快速增长、民生持续改善、社会稳定和谐,向全世界展示了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

澎湃新闻深入澳门细部,触摸20年间澳门各个领域的变化,解开“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澳门密码。从澳门的实践经验来看,“一国两制”“完全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

这篇文章讲述澳门培华中学校长李秋林以及回归前后澳门如何发展教育的故事。

初次见到澳门培华中学校长李秋林时,他把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领到了校门口和操场旁的两块校铭前面,出了一道考题:两块校铭有什么不同?

随后他公布了答案:回归之前,培华中学的校铭是葡文在前,中文在后。回归之后变成了中文在前,英文在后。

“已经回归了,我们就是在中国,肯定要中文在前,语言代表着国家的地位。”李秋林忆述,当时校董会几个主要负责人在研究,既然牌匾要求官方语言,最后大家统一决定了以中文在前。

12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时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陪同下,来到澳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在观摩以“‘一国两制’与澳门”为主题的中国历史公开课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

同样在场的培华中学校长李秋林向澎湃新闻记者分享了此次活动的感想:“习主席这次讲话勉励了全澳的校长,加强了学生的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教育的薪火相传。”

而在李秋林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之路从未停止。

回归之前:澳门华人教育的艰难发展

在采访的开始,李秋林坚持用普通话跟澎湃新闻记者沟通,他说自己的普通话都是跟内地学校同行在交流的过程中学来的,自己读书的年代没有好的教育环境可以学普通话,现在时代不一样了,澳门很多幼稚园的小孩子普通话都比自己好。

李秋林忆述,回归之前,在澳门土生土长的一代青年,没有好的机会和环境学习,也没有资源。那时候没有统考,也没有高考,甚至没有普通话教学。华人学校几乎都是团体筹办的,自主选择教师和教材。

当时葡萄牙政府不重视澳门华人的教育事业,更不容许爱国教育的渗透。李秋林谈起濠江中学升起第一面红旗的故事,“当时不觉得有什么,但回归二十年后,大家再看回这段历史,特别有意义。”而他心中爱国教育的起源,恰好也与五星红旗相关。

童年时期,李秋林曾看见父亲拿着一根两三层楼高的竹竿,绑了一面五星红旗,挂在房前。年仅七八岁的他,还不太懂父亲此举的含义,觉得很好奇,也很雀跃。“我看到不止是我们家,整个菜园地还有很多其他的木房子前面也竖起了一面面红旗,就像一幅地图到处遍插红旗,很壮观。”这便是他爱国教育的启蒙。

1995年,潮州同乡会创办了培华中学。学校始终坚持“全面发展,德育为先”的方针,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澳门、热爱学习。“对于澳门回归前的欺压,我们作为华人,真的像国歌唱的那样,要自己站起来。”他把正向的信息告诉学生,让他们明白爱国不是只用口讲出来,而是要靠自己的实践去表达出来。

培华中学坚持从1995年开始升国旗。“我们学校一成立的时候,就已经有旗杆升国旗。”他教导学生,学校的升旗礼要庄严,学生们接受了这个讯息,在外听到国歌也会立正和敬礼。他也会用小故事和大道理,向学生传递爱国教育。

在1993年3月31日《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获通过后,澳门进入了准备回归的七年过渡期。当时澳门司法体系的人才很多都是葡萄牙人。教育界的华人就在思考:澳门以后回归了,我们没有自己的司法人才怎么办?

其实这时候已经有一股力量在慢慢培养起来。早在1986年,以唐志坚(澳门培华中学校董会副主席兼校监)为首的五位教育界人士就在民间收集资金,再向政府申请资助,成立澳门大专教育基金会,目标是资助贫困学生读书,培养大学生。许多中学毕业的学生,得以保送到内地读大学,例如北京外国语学校;再通过基金会的资助,到葡萄牙读法律,变成既懂葡文又懂中文的双语司法人才。

“现在澳门很多司法体系的人才都是华人,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历史。”李秋林说,该基金会为一批没有钱但很想读书的学子提供了出路,又培养了一批杰出的华人,澳门的教育是这样走过来的。

回归之后:澳门人的当家作主

1999年12月20日,回归当日,培华中学组织学生去迎军。那时候全校师生特地学了打腰鼓,参加了“濠江欢歌”的歌舞表演。此后,学校亦经常带领学生参加大型庆典。

“希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当家作主。”李秋林说。

2002年,培华中学主动联系了一所珠海国防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加军事夏令营,那也是澳门第一所参与内地国防教育的学校;2003年,当航天英雄杨利伟来到澳门,培华中学学生到了机场迎接,还拿到了杨利伟的签名。

在当培华中学校长前,李秋林曾多次组织学生毕业旅行,带高三毕业生到北京天安门广场看升旗礼,去人民大会堂参观国家重大会议场地,去城楼了解毛主席当年如何宣布新中国成立,去卢沟桥回顾抗日战争的第一枪……

李秋林带队的时候有个习惯,他会带学生去毛泽东纪念馆,去瞻仰毛主席的遗体,鞠躬、送花。晚上学生们聚在他的房间谈体会讲国情,有的学生甚至说着说着就哭了。“这些是没有教材的,靠师生自发去做。并不是我们有人工费给你,你就去当一个临时演员,都是发自内心的。”

此外,回归之后教材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1995年,学校已经有了《公民教育》的教材,主要培养学生的个人素养、集体意识和家国情怀。澳门的学校有些是购买香港的教材,有些引进内地教材,有些则是自己编写的。

回归后,《公民教育》改版为《品德与公民》。教材出版之前,教青局找了澳门教研人员做调研,并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编写,对章节、内容和字眼进行斟酌调整。教材出版后,各家学校可以自主选择使用。

“很多学校认为既然有这么好的教材,就全面开始试用。”李秋林还提及,回归前,澳门的学校就已经配套使用《澳门基本法》教材,培养学生对于“一国两制”的正确认识,这方面的教育一直延续至今。

二十周年:缔结“姐妹学校”,互补双赢

今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和人才高地,鼓励粤港澳三地中小学校结为“姊妹学校”。

培华中学已先后和五间学校缔结为“姐妹学校”:潮安区宝山中学、普宁市第二中学、广州骏景小学、北京上地实验学校以及北京平谷中学。

在政府的资助和组织下,以“大湾区”为名的交流活动日益增长:文化产业、展览、互动交流、体育交流、校长交流甚至总务主任交流等等。李秋林也积极参与,“有时多到都参加不过来了”。

师生间的分享与交流,既让内地师生了解到澳门“一国两制”下的教育情况,也可以让澳门师生学习内地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以及模式,互补不足,实现双赢。

“在互访中,真的可以看出国家有很多先进的教学。我们结为‘姐妹学校’后,互访的机会多了,学生可以更加深入了解到内地的生活和教育情况。这些是靠政府的帮助,也靠的是我们自己真的走出去了。”李秋林说。

    责任编辑:蒋子文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