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那么多乡村,为什么呈现在文学作品里会如此高度雷同?

2020-01-05 14:1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甫跃辉 文学报

新年专题

新世纪开启了第二十个年头,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和我们的文学是否已经拥有了迎接新时代的新姿态?去年一月,本报曾以作家笔谈的方式,探讨当下的文学需要怎样的新人。如果说那是一次年轻作家、评论家对自我的审视,那么,今天我们的探讨将更进一层,深入文学内部,寻找那个矗立在当代中国现实的土壤上、凝聚着无数人期待、承载着时代精神与审美的“新人”形象。这几日,我们将陆续为大家带来张柠、吴俊、林森、甫跃辉、陈楸帆五位评论家和作家的观点讨论。

乡村里来了个年轻人

甫跃辉

甫跃辉,生于1984年。现供职于《上海文学》杂志社,著有长篇小说《刻舟记》、小说集《少年游》《动物园》《鱼王》《散佚的族谱》《每一间房舍都是一座烛台》《安娜的火车》等。

这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生活,没有哪一种生活是“终极”的值得追求的生活。进入城市,也要了解乡村;贴近时代,才能理解中国。

当下中国社会正进行着剧烈的变革,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如果经常看新闻,会发现,舆论相对更关注城市,尤其关注大城市里外来的年轻人。当然,也有很多舆论是关注乡村的,但无论关注的广度还是讨论的深度,似乎都“浅尝辄止”。而且,据我观察,新闻舆论里描述的乡村状况,是非常单一的。

2018年3月17日,新经济观察微信公众号发了一篇访谈,《陈锡文:中国农村还有五亿七千万人,判断乡村情况要靠科学统计而不是返乡故事!》。访谈第一个问题,就涉及到这几年舆论场里很热闹的“返乡观察”。“和农业打了近五十年交道的陈锡文”说,那些回乡记录他大多都看过,“但那就是一个个‘故事’,故事具有特殊性,不一定有普遍性。”又说,“我们有三万多个乡镇,60万个村民委员会、317万个自然村。每个村庄状况怎样?作者看到的可能是一个村、一个地方,整个农村到底是个什么样,不可能靠讲故事完整地反映出来。破败的、黑恶势力横行的农村,肯定有,但漂亮的、发展好的农村也有……现在一提到农村,就说‘空心化’‘老龄化’。我就在想:那年年粮食增长,这粮食是谁打的?农民收入年年增长,又是怎么回事?”

陈先生这篇访谈在网上很容易搜到,在此不多引用。我很认同陈先生对乡村的看法。稍微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我们当下的文学作品对乡村的叙述,差不多就是这样的,“空心化”“老龄化”等等。前阵子在成都,听徐晨亮兄谈论当下农村题材的小说,说关键词仍然是“村长寡妇大黄狗”。中国那么多乡村,为什么呈现在文学作品里会如此高度雷同?我想,不是因为中国的乡村雷同,而是写作者的思维实在太过雷同。

我们书写乡村,究竟有多少是来自自身当下真实的乡村经验或调查?有多少是来自对过去的怀念?

更有甚至,有多少是来自新闻报道或道听途说?我不是要否认乡村的“空心化”“老龄化”以及乡村凋敝、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这些现象,而是想说,还有别的模样的乡村么?至少,在我的个人经验里,乡村不完全是这样子的。

我在很多个场合,也在不少短文里谈论过我的老家。比如前阵子发表在《文学报》上的短文《村中岁月新》,写简阳荷桥村,牵出我老家的一些情况。但那篇短文,毕竟主要是写荷桥,在此想更具体地说一说我老家。

我老家在云南施甸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子汉村。汉村可不像很多小说或新闻报道里说的那样破败凋敝,很多人家盖了或正在盖二层或三层的小楼,我家的是七八年前盖的,三楼顶上摆了很多大缸,种了火龙果、柠檬等;二层楼顶有个底部镂空的亭子,亭子四周和底下储满水,水里养着鱼。我回家趟在床上,夜深人静时候,能听到鱼在屋顶哗啦哗啦游动。汉村当然也有很多人外出打工,但留在城市的至今没听说过,打工只是权宜之计,赚了钱终究是要回来的,回来做什么呢?盖房子啊,汉村才是他们的家。相邻的几个村子,莫不如此。站在家里三楼楼顶望出去,到处是白色小楼,村落之间都是水泥路,村外田畴整饬,四季轮替,种了水稻、油菜、荷花或者小麦,有的不再种粮食,而是集中起来种葡萄、西瓜、梨等等经济作物。

这些是我老家乡村的外观,再说说老家的年轻人。村里年轻人是少了,但也有一些。打牌喝酒赌博的当然有,但也有一些在认真做事,从各个层面改变着乡村。

比如一个朋友承包了大片土地,做了一家农庄,种植洋芋等农作物,还种植大片桑树和草莓,让人去采摘。我也去过几次,吃到了很好的桑葚和草莓。这或许还不够特别,不够成为乡村的“新人”形象。那以下几位,或许足以称为乡村“新人”吧?

施甸银川村有个“壹坤窑”。“窑主”庆坤到外面学习烧制陶瓷的技艺后,回到村里开设了壹坤窑,自己做自己烧自己卖。上次我回老家,在庆坤家布置得鸟语花香的小院,亲自体验了一把做陶的过程——当然,我做出来的肯定是歪瓜裂枣。过了几天,开窑了,我们又去,发现还有几个人是从隔壁县来的,他们很快挑选了一批买走。那天,庆坤家恰好有水稻要收割,都在讨论收割机怎么进到田里。那可不是一亩两亩水稻,而是二十多亩。庆坤和相距不远的永华、永平兄弟一起租的稻田,说是不施化肥不打农药,自己种了自己吃。庆坤的母亲和我们同桌吃饭,有点儿鄙夷地说,怕是五百斤一亩都收不起。

再说永华、永平兄弟。两兄弟一起合力盖新房,房子一共四层,面向院子的那面墙,整个一面落地玻璃。我头一次去,惊讶得不知说什么好。这样的房子出现在村里,和很多人对乡村的想象是严重不符的,甚至可以说,简直冒犯了那些觉得乡村衰败的人。永平原本在昆明电视台有工作,前几年选择回到村里来。永平说,他们盖这房子,还是和父母妥协后的结果。我想,如果不妥协,盖出来的房子会是怎样?

永华、永平兄弟还有更大的“野心”,他们和另外两位朋友,学斌、雪娇夫妇一起在深山里做了一处类似农家乐,但已远远超越农家乐的生活空间,叫做“东篱风雨”。这是升级了的乡村景观,田园、房舍、游乐设施一应俱全,俨然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说起学斌,他虽然居住在县城,但来自农村。对施甸这样的边疆小县来说,县城和乡村的界限是很模糊的。去年吧,学斌组织了很多同辈人,每到周末便到县城三馆广场边弹吉他唱歌,渐渐聚拢起不少人气,现在是挪到某地产老板提供的专门空间去了。到学斌家闲坐,和他父母聊天,他父母言语间,对他们夫妻做的这些事也颇不能理解。

■ 王蒙作品《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讲这几位朋友的事情,我都说到了一点,就是他们和父母的“矛盾”。之所以有矛盾,不是因为利益冲突,而是因为观念相左。他们已经全然不是父母那样把自己捆绑在土地上的农民了。他们从旧有的乡村传统里走出来,成了全新的乡村年轻人。这篇短文的题目叫做“乡村里来了个年轻人”,自然是来自王蒙先生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而这“年轻人”怎么来的?不是像知青下乡那样,从城市里来,而是从乡村自身来的。

乡村自有其新陈代谢的一套运作规则,问题在于,我们是否有能力看清甚至预知乡村的变化。

经常看到有些人感慨,乡村消亡了。真是笑话,我们当下活着的所有人消亡了,乡村都不会消亡。当然,也有人会说,感慨的是“传统乡村”消亡了。但我们感慨过“传统城市”消亡了吗?部分“传统乡村”已经在保护,这是另一个话题。我想说的是,我们允许城市不断更新,是否也该允许乡村不断更新呢?拿我身处的上海来说,现在的上海人有几个愿意生活在几十年上百年前的老上海?人类乡村几千上万年的历史,不是说没了就没了的,乡村自有其新陈代谢的一套运作规则,问题在于,我们是否有能力看清甚至预知乡村的变化。

■ 以自己的乡村生活方式“走出国门”的李子柒

这阵子,展现乡村生活的网红李子柒引发了很多讨论。在博鳌论坛上,也有好几位同仁说到她,有的说她传播了中国文化,也有的说她美化了乡村生活。就在我老家,也有一位类似的美食网红,网名叫做“滇西小哥”,在网上也有几百万粉丝。她展现的乡村生活,没有李子柒展现的那样诗意,更接近本真,也更让我感觉亲切。但她展现出来的乡村,估计在很多人看来,也是大大美化了的。

这种觉得漂亮的乡村都是被美化了的认知,不是先入之见是什么呢?

李敬泽先生在博鳌论坛上作大会发言时说:“街上走着一个个农民,我们看得清他吗?还是我们带着一堆先入之见去写他?”比如前面说到的这几位乡村新“农民”,我们确定看得清他们吗?

面对剧烈变化的当下,我们且不要忙着做判断,且多看一看,多想一想吧。

当然,仅仅从个人经验不足以判断社会的发展。除了像陈锡文先生那样,有一个大的视野,还得有一颗冷静公允的心。博鳌论坛上,有一位前辈发言,说他回村看到有人在打麻将,那人站起来和他打招呼,想说“回来了?”却说成,“和了?”为此他说,乡村已经没有了灵魂(大概意思)。前辈是我很尊敬的前辈,但这粗暴的判断实在是我不敢苟同的。仅仅打个麻将,仅仅说错一句话,乡村就没灵魂了?乡村的灵魂也太脆弱了吧。那城市呢?城市人打不打麻将?城市有没有灵魂?

当下的舆论似乎有一种焦虑,普遍认为乡村的人就想着往城市走,小城市的人就想着往大城市走。看到过好几个类似的帖子,讲漂在大城市的人回到自己生长的小县城或乡村后,连个歌剧院都找不到了,没法“安放灵魂”了,找不到一个可以对话的人了。但现实不完全是这样的。说真的,我虽然长期待在上海,但每次回到老家施甸,从未有过没法“安放灵魂”的感觉,也从来没有找不到一个人对话的感觉。这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生活,没有哪一种生活是“终极”的值得追求的生活。到了小城市得去大城市,到了大城市得到北上广,到了北上广得去巴黎纽约,那到了巴黎纽约还要不要去月球?大城市生活有大城市生活的美好,乡村生活也自有乡村生活的美好。歌剧院是很狭小的,歌剧院外还有大自然和整个宇宙。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实在没有一丝一毫的资格去俯视生活在乡村的人。我们可能自认为没法和他们“对话”,可他们就稀罕和我们“对话”么?

进入城市,也要了解乡村;贴近时代,才能理解中国。希望有一天,我能写出不一样的当下乡村中国。

村中岁月新

甫跃辉 | 文 刊于2019.12.26文学报

我要说的这个村子,有个很诗意的名字“荷桥”,在成都简阳离市区不近的地方。大巴车开了好一阵子,经村过镇,在一处路口停下,以为到了,下车才知道,只是到了村外一片农业基地,山峦间平整的大块土地被区隔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各各立着名牌,是供城里人来学习种菜的吧?即便生活在城市,人们对乡村生活,也常心怀向往。十多年前,我在云南安宁便见过这样的田园模式,那时候还算是新鲜事物,现在很多乡村已经普及开来了。在基地边上,有一处在建的游客中心,透过密密匝匝的脚手架,也可看出设计颇为新颖,不禁让人有一点儿错愕,似乎这不属于乡村的建筑。可是,城市里能尝试各种形式的建筑,谁又规定了乡村建筑必须得怎样?

我是从云南乡村走出来的,自知这辈子都脱不去乡村的底色,也不愿意脱去。然而,这个“乡村的底色”是怎样的呢?要知道,乡村一直在变,正如城市一直在变。我们不能只容许城市变,就不容许乡村变。有不少人感叹,乡村不再是过去的乡村了,似乎乡村就应该永远不变。

我生活的汉村,这些年来发生着剧烈而深刻的变化。比如瓦房越来越少,草房更是踪影全无,取而代之的是两层或三层的钢筋混凝土小楼;比如村里的土地经过流转,集中到几个人手里,有的种梨,有的种西瓜,有的种葡萄,还有的种大蒜,原先土地的主人拿到租金后,还可以到瓜果蔬菜园里打工再拿一份工资;比如村后的山林里人越来越少了,以前大家每天都要上山抓松毛、砍干柴、挖松根,现在上山,满地黄灿灿的松毛堆积,哪里还有人多看一眼?再比如,以前村里人吃饭都在自家吃,现在村子附近开了农家乐,也有人到农家乐去吃饭了……

在荷桥一边走,一边听当地朋友介绍荷桥村今后如何发展。近来,我对这些内容挺感兴趣,我想知道中国广大的乡村究竟在发生些什么事。自己写小说,兼之在文学系统工作,目之所及有关乡村的作品,大多仍停留在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四十年前的乡村,和当下的乡村几乎毫无关系。文学作品之所以对现实的反映如此滞后,我想,首先是因为作家们固守于自己的童年记忆(当然,童年记忆是重要的写作财富),对世界的认知没有“更新迭代”。然后是因为作家们进入城市后,大多已经失去了进入乡村生活现场的能力,写作只能依仗记忆和新闻报道。

近来有关乡村变化的知识,一多半是在老家乡镇工作的冰凌告诉我的。她说,如今房屋皆是白墙灰瓦,活动场所、锻炼场所一应俱全。村民们的思想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在荷桥,同样剧烈的改变在发生着。荷桥有一个名字诗意盎然的“岛”,叫做“悠然岛”。我们要去的地方,正是悠然岛。四处还在建设,路还是土路。天色阴沉,走走停停,我们最终在一片不算大的水边停下。只算得上一座小型水库吧,但已足够悦人眼目了。水面平静,不时有白色的鹭鸟飞过。

我们在一处有着茅草屋顶的房子边停下。这自然不再是旧时的草房了,只是做成了草房的样子。沙发、椅子、桌子、茶具,一应俱全。环绕四周的,是种种绿植,有多肉植物、有非洲凌霄,有木芙蓉,有吊钟花,还有从小熟悉、直到读了鲁迅先生文章才知道名字的乌桕树。我坐在屋檐下,和乌桕树“相看两不厌”。乌桕树革质的叶片在风里细细地摆动,在叶片的间隙里,湖面闪动着银屑似的波光。

幻境般的湖面啊……

一只鹭鸟飞过,白色在幻境里延续。

身后的同伴在说笑,我偶尔应和两句,心思又回到了前面想的那些问题。

现在很多地方的乡村,已经渐渐蜕变成一个我们这些有着乡村经验的人都不熟悉了的、更趋近于“理想”的乡村,蜕变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样的乡村,或者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那样的乡村。当然,这样的变化,不是当下主流舆论对乡村的看法。在当下的语境里,乡村是空心化了,是越来越破败了,是行将消失了。我不是要武断地否定这样的看法,只是为什么几乎只看到这样一种看法呢?中国那么大,乡村那么多,乡村和乡村应该是不一样的,也确实是不一样的。对乡村的认知,应该还有不同的看法才是。

乡村不是只有一条路可走。

很多人离开乡村,也有很多人回到乡村。在我老家正如此,村里的年轻人到大城市赚钱后,总想着回到老家起房盖屋。那些破败的乡村,大多是因为村里人到城里打工后,想办法留在了城市,很少再回到乡村导致的吧?这是人们对故乡观念的不同导致的,当然可能因为我老家太偏远,要举家迁徙到大城市并非易事。不管怎么说,面对当下的乡村,我们不该只有一个声音,我们应该睁开眼睛,看看真实的乡村,真实的世界是怎样的,而不是仅仅从新闻报道上去了解。

我在老家认识几个朋友,做设计的永华、永平兄弟,烧窑的庆坤,他们几个合伙租了一二十亩田种水稻。上次我回家去,刚好碰到他们收割,可惜那天下午我和初中同学在县城聚会,没来得及去田里看一眼。他们将老屋推倒重建了,新房有四层,朝南面对院子的一整面墙都是玻璃的。这样的设计在乡村里多少显得突兀,然而这“突兀”感,难道不是源自我们对乡村认知的模式化么?

世界永远不会停下变化的脚步,乡村也不会。与其早早断言哪些变化是好的坏的,与其早早叹息什么什么消失了,不如先仔细观察这些变化,再认真想想这些变化意味着什么。诸事在变,万物永恒。路边杂草丛生,大多仍是童年旧识。它们见到我,也会觉得熟识么?

新媒体编辑:张滢莹

原标题:《中国那么多乡村,为什么呈现在文学作品里会如此高度雷同? | 新年专题》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