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国有一所医院船,曾9次出国,治疗23万多人……

2020-01-06 16: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医学界

在“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的10年是对职业生命最好的诠释!

我国有一艘医院船,入列11年来,先后9次走出国门,航行24万余海里,相当于绕赤道11圈。累计服务43个国家和地区,治疗23万多人次,拜会和接待国家元首、军政高层230余人次。

它就是“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人们也亲切地称呼它为“大白船”。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

这也是一艘载满荣誉的医院船。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曾两次在海上光荣接受习主席检阅,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人民海军70周年突出贡献单位”,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

2019年12月13日,中宣部授予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时代楷模”称号。

尽管“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已经在人道主义救援的道路上前行了11年,但很多人都不熟悉它的故事。

为了探寻“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的故事,“医学界”联系了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原海军总医院副院长——孙涛,他曾随“和平方舟”号医院船6次赴海外执行“和谐使命”系列任务,并担任任务副指挥员兼海上医院院长,共出访了33个国家和地区。

让我们随着孙涛院长的“足迹”,一起走近“大白船”的世界!

“海上三甲医院”的“形”与“魂”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长178米、宽24米、高35.5米,共有8层甲板,排水量14000余吨,这个排水量相当于一个可以容纳近4000人的游轮。

设有伤病员换乘、检伤分类、门诊、住院、后送撤离五大医疗区,18个科室,共300多张床位(300张床位相当于1间二甲医院的建设标准),总面积4000平方米。

据孙涛院长介绍, CT、DR、超声、大型生化检测等都可以在船上进行,还配有血库和8间手术室(6间千级层流手术室,2间万级层流手术室),这样的手术室标准,除了移植几乎所有的手术都可以在船上进行。

不仅配备了陆地医院所需的医疗设备,还针对海上特殊情况进行了调整。

孙涛院长表示,“船上的医疗设施都是根据海上特殊的医疗环境进行配备的,而且为了提供良好的手术环境,手术室建在了医院船最平稳的地方。但即使这样,在船上进行手术的感觉也和陆地上不一样。因为就算靠在码头上,也会受到海浪、涌流的影响,船体会摇晃。而且部分手术要在船航行的过程中进行,这对医生的要求非常高。”

由于对医术极高的要求,船上的医生们都是来自全国各三甲医院的“全能”专家。因为救助地区居民所患疾病类型和国内截然不同,医生的医疗水平要能适应各个地区的情况,如登革热、疟疾、地中海贫血等地域性较为明显的疾病。

而这些专家们既是“医生”,又是“外交官”和“战士”。

不仅医疗水平过硬,身体素质和外交素养也要跟得上。强健的体魄是完成海上医疗工作的基础,而优秀的外交素养更是每一个踏出国门人需要具备的,因为每个人都是一张行走的“名片”,一举一动都代表着中国。每次执行任务前,都会对医生、护士设置一定的选拔标准,进行多轮筛选。上船后,医护人员还要接受攀爬、逃生、直升机转运等适应性训练。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上的人员数量远远少于陆地上的三甲医院,但是船上的每个医生都是“全才”,就连普通的工作人员也会紧急救援,可以说每个人都是独当一面的战士。

海上的生活比我们想象中更加“丰富”。孙涛院长介绍,“每次执行任务大约为期半年,但大部分时间都在海上航行,所以在船上开设了‘海上大学’。由各个科室医生轮流讲课,向随行的志愿者、医务工作者及船员们传授基本的救护知识及专科知识。不仅要学习医学知识,还要了解援助地区的风土人情。”

可以说,无论是医务人员数量还是医疗设施配备,“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海上三甲医院”的称号都当之无愧。

如果说“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的医疗配备是它的“形”,那么它的使命任务就是 “魂”。

孙涛院长结合自己的任务经历,对“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的使命归纳了三点。

1 从军事上来讲,“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是新时代我国综合国力、军事实力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典型,它对于激励军队聚焦主责主业、大抓练兵备战更加自觉担负起“四个战略支撑”的时代使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2 从外交上来看,“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是服务政治外交大局、体现大国担当的杰出代表,它展示的是中国道义,托起的是中国责任,传播的是中国文化。医院船始终坚持从国家战略高度理解任务、从政治外交全局审视行动,多次走开缓和双边关系的破冰之旅、首次建交访问的开荒之旅、巩固传统友谊的亲睦之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力弘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充分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时代风范。

孙涛院长为世界卫生组织人员介绍“和平方舟”号医院船

3 在平时,医院船可以为我军边海防及岛礁上官兵、家属提供医疗服务。在中国沿海有诸多岛礁,而岛礁民众就医并不理想。“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作为海上的移动平台,对岛礁的服务非常便利。

2009年,“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入列以来的第一次任务——万里海疆行,就是到舟山附近的岛礁,为驻守的官兵及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

不平静的“2013”

2013年虽然不平静,但是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却风雨无阻,为我国及世界各国民众带来生的希望。

▌“回家”

2013年9月29日,台风“蝴蝶”袭击西沙群岛,数十艘民船瞬间遭遇灭顶之灾,数百名渔民遇险,74名渔民落水失踪,命悬一线。“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刚结束“和谐使命—2013”任务,从任务的最后一站柬埔寨,3天昼夜不停,全速赶赴西沙海域,参加搜救因“蝴蝶”台风而失踪的渔民。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搭载的救护直升机在永兴岛以南70海里的海域上,实施地毯式搜索。即使希望渺茫,却不放过一丝救援的机会。当天发现5名遇难者遗体,并且接收了其他船只发现的4名遇难者遗体,运送第一批遇难者遗体到达三亚。

孙涛院长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继续进行搜救以及打捞遇难者的尸体并妥善安置。台风来的时候是有迹可循的,鱼群会浮上水面,一些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部分渔民还心存侥幸,希望多捞一些鱼再收船。”

正是这种侥幸心理造成了最后的悲剧。没有亲临现场的人只能管中窥豹,而真实的现场让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医生们都感到心惊。

孙涛院长带领医护人员迅速制定感控、人员心理疏导、搜救员隔离保护等方案,搜救中他们顶着海上烈日,忍受弥散着的刺鼻异味,面对腐烂的尸体认真检查清理,用实际行动做出了对遇难者家属最大的慰藉。

▌ “希望我们再来,就是最好的评价”

2013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

刚结束“和谐使命—2013”任务的400多名工作人员已经恢复到日常的生活中。而此时,台风“海燕”席卷菲律宾,造成6300人死亡,28000多人受伤。孙涛院长接到任务,带领“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海上医院前往菲律宾进行救援。

菲律宾救援

400多人分布在全国各地,但从接到任务到集合出发只用了48小时。此前提供医疗服务都可以提前准备,但这一次,双方都是“未知”的。

为了抢在第一时间到达,医院船没有绕道、没有减速,途经了常年大风大浪的巴士海峡外围(7-8米的大浪区),睡在床铺上的人,被摇晃的都能“蹦”起来。只用了77个小时就抵达受灾重地,成为第一艘抵达的外国医疗船。

虽然第一时间到场,但挑战才刚刚开始。

孙涛院长介绍“台风过后,受灾区域断电,通讯也随之切断,当地百姓不知道会有中国的医疗团队,而且当时天已经黑透,没有人敢在此时和‘外国’军人走。当时特别着急,这么大的医院船,300多张病床,靠在海边什么也做不了。最后一个一个向他们解释,才有4个人愿意到船上治疗。”

好在第二天迎来了转机。借助当地媒体的力量,最大范围内把“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的消息传递给受灾群众。把近10吨的医疗物资转到陆地,在他们眼前搭起前置野战医院,24小时不间断提供医疗救助,走乡入户消毒防疫、发药。在两周的时间内,做了44台手术,救治2208名伤员,还有4位“和平方舟宝宝”诞生。我国海军用实力赢得了菲律宾人民的信任。

孙涛院长说:“临走时,当地民众希望中国海军、中国军医再来,这就是最高的评价!”

2013年在“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上出生的“和平方舟宝宝”

▌75年后的“重逢”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不仅是一艘医疗船,更是一艘搭起友谊桥梁的大船。

很多人知道来自加拿大的白求恩大夫,却不知道来自印度的柯棣华大夫。

1938年,28岁的柯棣华放弃医学世家的优越生活环境来到中国,与其他5位医生组成了援华医疗队,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柯棣华曾13天诊治了800余名伤病员,施行手术558例,连续三天三夜不眠工作。1942年因积劳成疾在河北逝世,年仅32岁。

在柯棣华大夫来华的75年后,执行“和谐使命—2013”的中国海军踏上了柯棣华的故乡——孟买,探访柯棣华的妹妹曼诺拉玛女士及亲属,深切缅怀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鞠躬尽瘁的革命战士。

75年前,柯棣华大夫秉承着国际人道主义医疗救援的精神来到中国开展工作,75年后,中国也将秉持着这种精神继续走下去。

一名文质彬彬的硬汉军医

走进孙涛院长的办公室,可以看到两幅巨大的地图,一幅中国地图,一幅世界地图,当谈到出访的国家或地区时,他还会走到地图前指出来。从这些小细节足以看出孙涛院长对这份职业的热爱。

一名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医生,很难和硬汉形象的军人联系在一起,但孙涛院长却把这两者融合得很好,这也许是源于血缘。

孙涛院长说,“我的父亲是海军,母亲是胃镜室技师,大学时选择了第二军医大的海军医学系,因为这是‘医生’和‘海军’最好的结合,也实现了从小既想当医生又想当海军的梦想。”

孙涛,多次和谐使命任务担任副指挥员兼海上医院院长,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原海军总医院副院长

虽然这是一直以来的梦想,但第一次远航的经历就给了个“下马威”。“1989年我第一次随军舰到泰国访问,晕船得厉害,只能扶着栏杆闭着眼睛吃饭,后来经常出海执行任务,慢慢也就习惯了。”

对于在“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的经历,孙涛院长是这样评价的:与“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接触的这十年,我觉得自己把“海军”和“军医”这两个最神圣的职业做了最好的诠释!

当谈到家庭责任和军人天职相矛盾时,孙涛院长提到每个人都会有心理矛盾,但是作为“军人”和“医生”要始终恪守5种精神:国际人道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英雄主义精神,勇于担当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

也许并没有天生适合这个岗位的人,只有充满责任感,怀着满腔热忱砥砺前行的逐梦人。

本文首发:医学界

作者:沈紫薇

图片来源:孙涛及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责任编辑:郑华菊

版权声明

本文原创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 End -

原标题:《我国有一所医院船,曾9次出国,治疗23万多人……》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