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大名历史人物(67)

2020-01-11 08:2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孙行之

孙行之(1916—1996),原名孙瑜、孙佩瑾,大名县沙圪塔乡谢寨村人。16岁考入河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在学校期间接受进步思想教育,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8年6月,孙行之在广平县参加抗日救国会,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大名县行政科长、区长、区委书记等。以治河为主要中心工作,经过发动群众,把漳河泛滥成灾的问题基本上解决。1947年1月,国民党三十二师一部和地主还乡团3万余人,从河南安阳出发,再次侵略大名。上级决定由孙行之立即组织干部和群众撤离县城,藏匿好相关设备,销毁所有文件,不给敌人留下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待全部安排好后,孙行之又和警卫员高俭逐个警告城里的地主:“我们这是临时主动撤退,随后我们就会打回来,谁要趁国民党的军队进攻之际办坏事,小心找你们算账!”当他撤到东城门时,敌人已占领了南关。事后,他被冀南三专署全区通报表扬和物质奖励,命名他为对敌斗争模范。1947年6月,孙行之担任大名市市长,在全市开展了增产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运动,并带领群众挖河、垒坝、修路,恢复生产。7月,冀南三分区各县连续掀起参军热潮。孙行之积极组织动员翻身农民踊跃参军,仅11月份大名市就有366名青壮年入伍,其中城南关130名回民组成一个回民连。为发展大名市城乡经济,在城内积极扶持私营、个体工商业,市政府主动退还了占用的私营工商业者房产,一时间各类商业、店铺、作坊等得以恢复发展;在城郊,提倡和帮助群众发展家庭副业,编罗筐、织土布、淋硝盐、制农具,活跃了城乡市场,促进发展了经济。为大打文化翻身仗,在全市各团体、农村中成立夜校,组织全市人民学习文化、增长知识、学习政治等。1947年,大名市政府投资在南大街建立民众教育馆,为市民提供书报阅览。1948年秋,组织成立大名市兴华豫剧团,经常开展文艺演出活动。1951年3月,孙行之调离大名市,先后担任邯郸地委办公室主秘书、专区供销社办公室主任、手工业联社副主任、手工业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共大名县委副书记、邯郸地区轻工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顾问等职。1961年,在邯郸专区手工业管理局长任内,他在全区建立邯郸铁锅、机制铁锅、峰峰义井砂货、永年杜家寺锄板、陈甫剪刀、大名草辫、孙甘店柳编、广平大小留旋货、肥乡赵云堡风箱、临漳刘家菜刀、曲周制鞋等11处名牌产品生产基地,奠定了全区轻工业发展基础。“文化大革命”期间,孙行之被关押长达两年,后平反恢复名誉,任命他为邯郸地区轻工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重新工作后,孙行之更加忘我地工作,经常深入基层,到各县的工厂、车间调查研究,逐县逐项目制定恢复发展规划。孙行之识大体,顾大局,坚持原则,为人正直,办事公道,生活俭朴,廉洁奉公,保持了一个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1983年3月离休,行政十三级,享受地专级待遇。

(大名县地方志办公室)

原标题:《大名历史人物(67)》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