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毕业3年,月薪4000,“焦虑”是不是有药可治?

2020-01-15 13:4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爱摸鱼的所长夫人 160健康研究所

趣谈百病

3分钟 读懂一个医学名词

大家好,我是所长夫人。回想这辈子最焦虑的时候,莫过于月薪4000的那3年。钱一时赚不到,焦虑一时也赶不走。白天在工作中焦虑着未来,夜晚在梦里焦虑着工作……

焦虑的滋味,我品得津津有味,还差点品出了「焦虑障碍」,也叫做焦虑症。今天终于能好好写写这事了。

我讨厌焦虑,却只能死磕

从前我以为,换工作、涨工资就不焦虑了。后来才发现,可能只有一夜暴富,才有机会把焦虑甩掉……这几种焦虑,你能怎么躲?

有多少朋友,集齐了以上4种?

虽然召唤不了神龙

却足以揭示焦虑的真相——

焦虑,并不是坏事

放心,这不是鸡汤,更不是毒药,这是一篇帮你甩掉营销号陷阱的心理学小报告。

你为什么会焦虑,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根据心理学的定义,当我们预感自己即将面对不利的情况时,内心便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与“危机”有关的情绪,它会引起我们的不适,它就叫做“焦虑”。

注意了,这段有2个关键词:危机和情绪,而“焦虑”只是危机引起的一种情绪。

虽然“焦虑”会让你感到不爽,但并不会对你造成直接的危害。能切实危害到你,只有危机。

而且焦虑这种情绪,本身就为了陪你度过危机才会出现的。

经常焦虑的你,或许都没发现,它每次都带来了2件武器任你挑选,助你在关键时刻迅速做出决策——要么制敌、那么自保。

这2件武器,也是2种最有用的本能反应:一种叫Fight(战斗)、一种叫Flight(逃跑)。

Fight(战斗)给你带来动力。

心理学上著名的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认为,“焦虑程度”和“绩效”之间的关系,可表现为倒U型的曲线模型,在中等水平的焦虑下,能实现最高的绩效。

Flight(逃跑)警示你关注眼前的危机。万一它真是你应付不来的洪水猛兽,你大可抓紧时间,逃之夭夭。

此外,焦虑还能弥补我们日常的脑容量不足。

它能为我们快速筛选出所有迫在眉睫的任务,并适度地挑动我们不爽的神经,从而加深记忆,让我们一次性记住好几个任务,还不会转身就忘。

焦虑就像一个闹铃,每天早上孜孜不倦地把我们吵醒。我们再烦它,它也是有序生活的基础保障。

话说,既然它是一个闹铃,那是不是也设有暂停键,太焦虑的情况下,一键就能清静?

如何一招缓解焦虑?

一般情况下可以,焦虑的“暂停键”就藏在我们的胸腔里,它叫做“深呼吸”。

有内味儿了

当我们需要把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某件事情上,比如考试、面试,这个时候主动调节呼吸的深度、频率,就能够放松紧绷的神经,赶走焦虑。

3个步骤学会深呼吸

Step 1

深呼吸前,尽量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胸腔上。

Step 2

先深深吸足一口气,感受胸腔肋骨像雨伞一般撑开。

Step 3

缓缓把气呼出,想象所有的紧张、不安、疲倦都被吐出体外。

我们可以尽量把呼与吸都拖长,感受胸腔的起伏,与内心的宁静。

跟着图中的小球活动的节奏

可以很好地练习深呼吸

不过,当焦虑太严重时,这个“按键”就会失效。

此时的焦虑或许不止是一种情绪,它可能已构成了一种心理症状——焦虑障碍,也叫做焦虑症。

如何区分

焦虑情绪与焦虑障碍?

一看焦虑的持续时间。

焦虑情绪的持续时间是短暂的,至多几天内就能退散。焦虑障碍却能持续几个星期、几个月,甚至几年。

二看焦虑的诱因。

焦虑情绪的起因很明确,比如引起健康焦虑的年度体检,引起职场焦虑的KPI考核,焦虑程度和诱因事件成正比。

但焦虑障碍的焦虑程度远远大于事件本身,甚至没有明确的诱因。

三看焦虑的症状。

焦虑障碍会激活我们的交感神经,改变肾上腺的稳态,甚至引起炎症反应。简单来说,明明是心理上的不适,却能引起呼吸系统、肠道系统、泌尿系统等身体系统的反应。

具体有哪些反应呢?可以看看这张图:

我很焦虑,需要看医生吗?

这是很多朋友想问不敢问的问题。其实只要感觉内心的情绪影响了生活,都可以寻求专业的帮助。

不过,大部分朋友都没有处理心理问题的经验,看到这里甚至会有点好奇,看心理医生或做心理咨询,是怎么样的一种感觉?

其实这种感觉,和平时看医生“找病因”这环有点像。说白了,就是和咨询师或医生一起,给自己“找病因”。但不一样的是,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找”,还有“排除”。

举个例子,有些朋友一直以为自己有社交焦虑症,在电梯里、走廊里,没法大大方方地和别人打招呼、交谈。可实际上,引起焦虑的原因可能仅仅是语言或肢体动作匮乏而已。但缺乏专业的意见时,我们往往很容易把这个小事,归因到性格、情感障碍上。

此外,很多朋友还会好奇,治疗心理问题为什么要吃药?

并不是所有的心理问题都需要开药,心理药物的本质是“阻断剂”,可以理解肾上腺、交感神经上的一个“路障”,阻止情绪走到失控的地方。

以焦虑障碍为例,心理治疗能排查焦虑的诱因,药物治疗能控制焦虑引起的不良反应,两者相辅相成辅。

给你个拥抱

如果你感觉毕业后很焦虑,没关系我也是;如果你担心毕业后好几年,情况并不会更好,没关系我也是。

如果你仍感觉焦虑是一种很糟糕的情绪,那很抱歉,我早就走出来了,你也可以的~

封面图片:Dribbble.com | Jerzy Wierzy

内文图片:Giphy.com;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爱摸鱼的所长夫人

原创文章 欢迎转载

你的焦虑,是不是少了一点?

原标题:《毕业3年,月薪4000是一种什么滋味?》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