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今日小年!怎样给孩子一个有“年味”的新年? | 特别关注

2020-01-17 20:3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小年”历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全国不同地区,“小年”的日期并不一样:今天是我国北方地区的“小年”,明天是我国南方地区的“小年”。

也有不同的说法讲:古时,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

不管“小年”到底是哪天,劳碌了几乎一整年的人们,都会开始筹划着过一个舒服的新年。小年,正是过年的开端。

最近,不少家长和中教君感慨:年味越来越淡了!

的确,现在红包都在线上发,挨家挨户上门拜年也变成了社交媒体上一段群发的祝福,大人和孩子过年都不兴奋了……记忆中浓烈的年味究竟去哪了?

年味变淡

是从我们变得随便开始的

记得小时候,小孩子过年一定要早早买好新衣,端端正正叠好放在床头,等着初一一早再穿。

而年关将近,妈妈最焦虑的是家里的大扫除总还没空搞起来,早晚都要琐琐碎碎念叨着。大扫除那天必定也是很郑重的,要全家大干一整天,扫屋顶爬窗台,小孩子就算帮不了什么忙,也会里里外外地奔跑递抹布,兴冲冲参与迎接这一年里最重要的节日。

大年三十贴春联用的都是现熬的浆糊。浆糊粘上的春联非常瓷实,光刮掉前一年的春联就是个大工程,非半天时间搞不定,还得全家上阵累得满头是汗。再接着熬新一年的浆糊,爬高上低把春联贴得里里外外满满当当。

除夕晚上小孩子都是做好熬一宿的打算,没有熬过去很早就睡下或者初一起得晚了的总要给鄙视。

大年初一一大早,一定会被断断续续的鞭炮声和亲戚邻居家来拜年的小孩们毫不顾忌咚咚咚的敲门声给吵醒。

后来——

有了全年无休的商超,再也不用费尽心思地囤积年货;新衣服早早就穿上身,不再“延迟满足”留到年初一;年夜饭越来越丰盛,也越来越吃不出不同;春节晚会还是年年都播,但已沦落成我们刷手机的背景音……

纪录片《舌尖上的新年》有这么一段话:“年味越来越淡,只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夜饭失去了吸引力……母亲每到过年就抱怨:吃什么呢?你们想吃什么呢?儿女们都说随便,您随便做。只好年年依旧。”

物质的丰富,让我们感受不到新衣裳、年夜饭带来的喜悦感,仪式的精简,让春节变成日历上沉闷而面目模糊的某一天。

我们总是留大把的时间给工作、交际、应酬,留给家人的,却少之又少。好不容易坐下来吃顿年夜饭,微信却一通狂轰乱炸,我们总是忙着微信群里抢红包,却冷落了眼前至亲的一年来的期盼。

过年的仪式越来越精简,到最后连对过年的期许都精简掉了,年味越来越淡,才渐渐觉得丢了什么……

过年的一个个仪式

将心中的希望再度点亮

说起仪式感,人们最常喜欢引用《小王子》里的那句话:“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仪式感,是会让平凡日子发光的魔法。

亲爱的家长们,不要小看一顿精心摆盘的辅食、一次精心安排的家庭亲子活动,不要再看不起那些“穷讲究、瞎折腾”,就是在这些折腾里,孩子学会了感恩、尊重,留下了幸福和美好的回忆,也更懂得了时间和成长的意义。

无论孩子将来遇到怎样的风风雨雨,只要他能找到回家的路,始终都是幸福的,而指引着他们回家的,就是这些看似琐琐碎碎但却刻骨铭心的家庭小传统。

仪式感不需要繁文缛节、大费周章,也许只是那一点小心思、小用心,如同咖啡里的一点糖,就能给孩子一个更有色彩的新年——

1.给孩子讲讲过年的意义和习俗,读读相关的绘本,做做传统民俗手工,比如剪纸。

2.让孩子拿起画笔,画一张年画。即便把家里弄得到处都是颜料又怎样?孩子们的快乐是无价的。

3.拍一张全家福,不要只是放在电脑里,冲洗出来挂在墙上或夹在相册。

4.让孩子参与特定节日的流程。比如从“小年”开始,告诉他们糖瓜沾、扫房日、推糜黍、煮大肉、宰只鸡、把面发、蒸馒头,而后剪窗花、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守夜……带着孩子完成这些,他们才会明白,原来,这就叫“过年”!

5.与孩子一起做一下年终总结,总结过去一年的事情,比如长高了多少,交了哪些好朋友,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读了哪些书......认真的记录下来。

6.准备一个成长日记本,每年问同样的问题,记录孩子的回答。放在特定的盒子里,谁也不许看,若干年后再一起打开,估计会感动到泪崩……

今日小年

快和孩子一起来完成这些事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称“小年”,也被称为灶王节。

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民间,小年的习俗有很多。若细细品味,都不无道理。

▌大扫除

每逢小年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房间庭院,掸拂尘垢蛛网,干干净净迎春节。

北方称为“扫房”,南方也叫“掸尘”。

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尘)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寄托了人们破旧立新的美好愿望。

▌贴窗花

窗花多以喜鹊登梅、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和合二仙等有吉祥寓意的图案为主题。

将红色的窗花贴在打扫一新的屋子里,更添喜气。

▌吃灶糖

灶糖,外面有一层芝麻,里边是用麦芽糖凝固而成的,有健脾胃、滋阴清火、润肺止咳的功效。

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于是人民便敬献祭灶,意为用糖糊住灶王爷嘴,上天后说些甜言蜜语。

▌吃饺子

过小年,民间吃饺子。取意为“送行饺子迎风面”。

在很多地区,一到腊月就开始各种吃饺子了。

冬至要吃,小年也要吃,而大年三十,初一初五初七也都要吃饺子......

▌沐浴理发

小年时,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

把上一年的尘埃晦气除去,把新一年的好运带来是沐浴的宗旨。

所以,除了家里要焕然一新外,每个家庭成员都要洗浴、理发,褪去过往的晦气,开启新年吉祥顺利的好兆头。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习俗

正值寒假

孩子在学习知识的同时

是不是也应该“学习”一下家务劳动?

扫除尘土,擦洗玻璃,贴年画……这些事儿不妨让孩子一起参与进来,既能让孩子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同时孩子更体会到“我是家里的一员”,家里自然更添“年味”啦!

在这里,中教君为您整理了儿童做家务年龄对照表,列出了过年期间孩子能做的家务清单,快让孩子一起来劳动吧~

1~3岁:做家务是最好的游戏

☞ 独立吃饭,使用勺子或筷子。

☞ 洗手、洗脸,可以用毛巾擦手、擦脸。

☞ 学习穿脱衣服、鞋袜,并归位。

☞ 尝试剥鸡蛋等锻炼手部精细动作的劳动。

☞ 整理、归类玩具,并归位。

☞ 将多双袜子打散、配对,锻炼孩子观察力。

☞ 选择自己喜欢的衣物。

1~3岁孩子的过年家务

尝试整理自己的玩具,重在参与。

4~6岁:在家务中发展想象力和自信

☞ 扫地、拖地,用抹布清洁桌椅。

☞ 制作蛋糕、饼干、雪糕等。

☞ 照顾花草、宠物。

☞ 挑选衣物进行搭配,叠衣服。

☞ 收拾整理自己的书包。

☞ 摆放餐具,分发食物。

☞ 学习系纽扣、鞋带等。

☞ 洗水果、蔬菜,打鸡蛋。

☞ 引导孩子进行卫生自查。

4~6岁孩子的过年家务

1、扫地、拖地,用抹布清洁桌椅,年纪较小的孩子可以从清洁自己房间开始;

2、家人过年在家聚餐时,负责摆放餐具;

3、清洗水果、蔬菜;

4、打鸡蛋。

7~9岁:在家务中锻炼独立自主能力

☞ 手洗简单衣物。

☞ 学习使用洗衣机、吸尘器等简单的家用电器。

☞ 尝试学习烹饪,做简单的早餐或煮面条等。

☞ 择菜、剥虾,洗碗筷。

☞ 整理房间,参与家庭中的摆设安排。

☞ 旧物改造,进行手工创作。

☞ 更换床单、被罩、枕套等个人床品。

☞ 保持卧室整洁,定期打扫。

☞ 协助打扫浴室、厨房等空间。

7~9岁孩子的过年家务

1、学习使用吸尘器,参加岁末大扫除;

2、整理房间,参与家庭中的摆设安排;

3、更换床单、被枕套等个人床品;

4、帮助父母打扫卫生间和厨房。

9~12岁:在家务中掌握社会能力

☞ 掌管部分家庭财政,比如安排家庭购书支出。

☞ 组织安排家庭聚会,写邀请卡,准备礼物。

☞ 组织家庭节日活动,购买节日用品。

☞ 定期组织家庭会议。

☞ 拟定出游计划和出行攻略。

9~12岁孩子的过年家务

1、参与过年年货的采购;

2、组织家庭春节聚会活动;

3、为家里人过年出行拟定计划和攻略。

年味真的淡了吗?

如果你认为年味是新衣服,是大餐,

那可能的确是淡了。

如果你认为年味是一家人团圆,

那就没有淡。

过年回家,

陪父母逛一逛年货,

教孩子做一做家务。

年味,其实是最亲的人在你身边。

小年已至,大年不远了

让我们一起充满仪式感地

迎接新年吧!

转载自: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

关注女性、关爱儿童、关心家庭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怀宁县妇联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独秀女性

微信号:hndxwomen

原标题:《今日小年!怎样给孩子一个有“年味”的新年? | 特别关注》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