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学习颜德馨《急性热病诊治经验》几点体会

2020-01-23 08:3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懒道人 

急性热病是指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病,常见于各种感染性疾病。由于这些疾病起病突然、传变迅速、病情转瞬可以重症化,所以历来中国古代医学统以“温病”、“时疫”、“瘟疫”等命名之,古代医典也颇多详细记录描述。

近日正好偶然从友人处获得颜德馨《急性热病诊治经验》一文,拜读学习之下,颇有感触,写来与群友分享。

颜老是孟河马培之学派传人,先太师贺季衡以善治温热病而著称于世。颜老在2002-2003年“非典”期间,以八十四岁的高龄担任上海市中医防治专家组顾问、上海市中医治疗指导组组长,及华东地区防治“非典”的首席科学家,其辨证思路及用药均秉承贺太师之经验,收效颇著,后人学来,也有所心得。

1. 发热是机体对外感时疫的一种全身性反应,其中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外来的瘟疫导致了人体的发热反应,另一方面人体的反应通过发热部分是营造不适宜瘟疫存留体内的环境而意图清除病毒,包括人体腹泻、咳嗽、排汗等都是具有一定的排除病毒的意图。只不过这时候的人体就成了邪正相争的修罗战场,人体免疫力强则康复痊愈,病毒强则病情加重,另外也要注意邪正相争导致的发热、腹泻、咳嗽等如果过度超过了人体承受能力,那么同样也会导致人体损伤,这种情况在急性热病上常表现为伤阴耗气。

2. 急性热病对于外邪多数为寒,故仲景医家有“伤寒”之说。然人体本身禀赋各异,常有瘀、痰、湿、食滞等伏邪处所,所以会在发热的共同表现基础上出现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甚至发热也有壮热、潮热、身热不扬、身肢热厥等不同,虽然这些可以指导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区分,但同时也提示我们如何从日常生活入手来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减少患病几率。

3. 其中食滞可以说是目前现下超重肥胖人群常有的问题,膏滋厚味,四体不勤就会导致人体中食滞的存留,这种情况其实可以说是胃肠功能衰竭或者说紊乱的表现,而肠道菌群的研究也同样揭示了人体不恰当的饮食习惯就会导致肠道菌群的紊乱,可能在很长时间内人体并没有任何疾病反应,但是体内的免疫功能就会受到肠道菌群的调节而异化,而此时如果染病,则容易重症化。所以常说的“萝卜白菜保平安”的清淡适度饮食还是很有预防意义的。

4. 痰瘀的出现往往与脾、肾、气有关,气虚、气郁、气滞皆可停饮成痰生瘀,这与平时理解的外伤致瘀不同,从物质层面来看这其中的饮、痰、瘀都是人体本身的物质,但是即使是生理物质,但凡数量、质量、出现部位与平时不一样,就立刻转为可以危害人体的病理物质,但是如果能够改变其量和位,使其归于正常,那么就又变成了人体所需要的生理物质。这也提示我们需要一分为二来看热病时的病理变化,诸如肺泡内分泌过多的液体,从积极意义来看可以限制驱排入肺的病毒,但是如果过度则会损害肺的换气功能,导致血液无法从肺泡充分获得氧气而缺氧;人体用于清除病毒细菌的免疫细胞、炎症因子,如果过度则可能会导致肺纤维化、小血管破裂等危害人体。因此“中证即止”不单是讲用药,同样也是针对人体自身的免疫反应变化的。

5. 温病历来有重用石膏、急下存阴、存留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之说,其中可见对于人体水液平衡的重视,且不论外感热病重症的救治中,即使是我所熟知的内分泌危象抢救中同样如此,但凡翻遍教科书,都可见到所有危象,如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肾上腺危象、高钙危象等等,无一不是把补液列为第一治疗原则。只是今人常常过度依赖于胰岛素、激素、降钙素等具有明确作用受体位点的药物,或者思维局限于静脉输液中,而忽略了胃肠补液这一重要生理途径,这是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

6. 未病防病、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这样的预防观念古已有之,只是我们现在常流于表面,或者局限于保健而忽视了治病的功用,甚至会有以“科学”观点来否定一些中医防病方法,其实古人在这其中可能确实是有很多封建迷信的做法,可以认为是安慰剂,但不可否认安慰剂同样也是有作用的。另外,在猝然面对大疫骤起、尚无明确有效预防治疗办法的时候,对于病人、家属、社会而言,此时“做一点事总比不做任何事等死”来的强一些,至少对于群体心理具有镇定舒缓作用吧,更何况已经有研究证实过度紧张焦虑的人体精神应激同样会损害免疫能力,对于防病治病不利。

以上几点,皆为管窥,面对先贤高论,吾辈但觉识少见浅,还望各位海涵。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