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邮戳上的沪美交流密码

2020-02-03 20:3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史海拾趣 上海美国研究

20世纪初,随着上海与美国邮件往来频率大增,原本由美国领事馆代办的邮政业务,在1907年分离出来——上海美国邮局正式成立,见证了沪美两地密切的民间交往。一枚枚邮票和邮戳上的历史印痕,记载了大洋两岸的时空流转,也因其独特的发行史,成为集邮者追逐的藏品。

上海美国邮局局长正式上岗

上海邮政代办的前40年(1867-1907),其主管即邮政代办(Postal Agent)都是由领事担任,而副代办(Deputy Postal Agent)都由一位副领事担任。但进入1900年之后,代办邮政业务的美国领事馆感到负担实在太重,难以双肩挑。

1903年5月9日,上海的美国总领事接到美国邮政部通知,自6月1日起,中美间通信邮资与美国国内相同,由5分减为2分,明信片邮资减为1分。上海邮政代办还开展了汇兑业务,美国侨民可以将在中国赚到的钱汇到美国,每2.5美元汇费3分,5美元5分,10美元8分……美国总领事古纳(Goodnow)在6月9日复信华盛顿时说“这对上海的美国侨民和美国商人都是一件极大的好事”。

邮资降低的结果便是国际邮件大增。1905年这一年,据副领事戴维森说,上海代办一年处理的信件有4000袋。1906年是12000袋。每次船来,就有200袋邮件。这个数量超过了德国客邮,比英国客邮略少。到1907年,这个数量就更多了。

美国驻上海总领事丹尼(Owen N. Denny)最先在1881年提出,要邮政部任命一位全薪资的上海邮局局长。过去由领事兼管邮务的做法,国务院与邮政部两头不讨好。

1907年9月25日,美国上海邮政代办正式升格为美国上海邮局。40年来美国邮政部第一次委任了一位全职、全薪资的邮政局长约翰·达拉(John M Darrah),其年薪为2300美元。

美国邮票在沪流通小史

与其他外国客邮一样,美国邮政代办最初也是使用美国普通邮票作为邮资凭证。邮票由美国邮政部提供,首先发送上海,由上海邮政代办分发至各口岸商埠的美国领事馆。温州以北的信件送到上海出口。

因此,存世的邮票与邮戳,告诉了我们百年前生活在太平洋两岸的人们沟通的细节。同款邮票,在不同时间经由两地人们使用,也有一种时空交互的奇妙之感。

1864年6月29日美国纽约经伦敦、香港寄上海的实寄封,贴美国1861年3分、10分、30分邮票各1枚,邮票三色。伦敦转口盖7月9日邮资已付日戳。香港转口盖9月3日戳,上海盖9月9日英国客邮局到达戳。这是一个早年三色邮票实寄封,四戳齐全。

1861年美国3分邮票是上海最早使用的美国邮票,存世极少。5分棕色邮票与30分橙色邮票使用于1867至1868年,有少量存世。美国1861年10分邮票于1868年起用,存世则相对稍多。美国1861年12分和24分邮票则见于实寄封,30分极少,见有信销票。1863年美国黑色2分邮票多用于印刷品、邮寄商品价目表。1869年美国2分、3分和10分票的使用较为普遍。30分票见于实寄封者,较为珍罕。1870年美国邮票的各个面值基本上都在中国使用过。2、3和10分票较多见,6分和12分票也不少见。15、24和90分票在中国的使用目前没有纪录。

1875年7月1日中美通信邮资减为5分后,5分邮票就成为使用最多的邮票。1905年中美邮资降为2分,2分邮票的使用有所增多。

使用频率较高的2分邮票

加盖“SHANGHAI CHINA”邮戳,

普通邮票受追捧

19世纪末期,由于中国货币贬值,有些人就对外国邮票进行投机。为了抑制这种投机活动,各国客邮纷纷将在中国出售的邮票加盖“中国”字样,限在上海使用。

早在1912年,美国上海邮局感受到汇率变化的压力。达拉局长要求华盛顿发行一种特别的邮票,仅限在上海使用。然而华盛顿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达拉局长就自行刻制橡皮戳加盖美国邮票出售。

达拉局长使用三种加盖方法:

a.I式加盖法:加盖缩写的S’HAI/CHINA于1分至50分的美国总统像邮票。加盖是用橡皮戳在他办公室进行的,存世稀少。

b.II式加盖也分两行,上行长度14mm,下行7mm。加盖全部大写,加盖字样为SHANGHAI CHINA,被加盖的邮票有1902年13分,1908年1、3、4、5、6、8分,1912年2、10分普通邮票,12度齿的50分和2分欠资邮票,还有挂号邮票和特种投递邮票。

c.III式加盖也分两行,上行长度25mm,下行15mm,加盖字母的字样、字形同II式,被加盖的邮票为1分-25分的包裹邮票,黑色加盖和全部面值的欠资包裹邮票,黑色或红色加盖。

第一次被加盖过“SHANGHAI CHINA”字样邮票的实寄封

达拉局长因1913年擅自加盖邮票而受到邮政部训斥,当年三月辞职。不过,到了1919年,中国货币的汇率变化迅速,在1美元等于2银元和1银元之间迅速浮动。美国政府还是采取了达拉局长当年的做法,决定加盖一套邮票以保证美元不受损失。

第一次被加盖的是1916至1917年的美国无水印普通邮票,齿度P11,从1分到1美元票,除了11分票外,全部加盖。这次加盖字样分三行,加盖字样是SHANGHAI/CHINA/2C,字体全部大写。由于是官方正式加盖,这套邮票有专门的斯科特编号K1—K16。

美国第一次正式加盖的邮票,加盖字样是SHANGHAI/CHINA/2C,字体全部大写。

第二次加盖票与第一次加盖票的区别在于邮票颜色略有色差,据信只有8分和12分运回上海销售。

第三次加盖发生在1922年6月,上海邮局紧缺最小的2个面值,华盛顿立即加盖了各5万枚,并于7月26日运抵上海。2分改值4分很好认,颜色呈樱桃色,特别漂亮;1分票与第一次加盖色差明显,与第二次加盖差别不大。这批邮票部分也运回华盛顿,供集邮局出售。

第四次加盖发生在1922年7月,据说上海邮局在缺少低面值票而华盛顿没有运来之前,在与华盛顿通电取得同意后,上海邮局取出1分、2分原票各100全张,委托上海一家印制法国报纸的东方印字社(THE ORIENTAL PRESS)进行加盖。副局长莫雷(Murray)现场监督。在小心翼翼地加盖完后,又把字模印版销毁了。加盖的字体与华盛顿的略有不同,主要是第二行多了ts两个字母,1922年7月3日在上海正式发行。

第四次加盖票,字体与华盛顿的略有不同,第二行多了ts两个字母

由于这一次加盖与前几次加盖字体不同,印量不多,从而价值不菲。当年这版加盖票发行时,被恰好经过的意大利水手买下头20枚,第二年元旦就已经涨到50元。其中高面值覆盖票存世的几个四方连后来分别被大集邮家上海德铿、英国大卫、美国利文斯顿等人所拥有。兜兜转转,1986年美国集邮家德鲁克(Druckers)获得这个唯一的带版号的四方连。

1986年美国集邮家德鲁克获得这个唯一的带版号的四方连

美国上海邮局的落幕

随着中美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往来不断增加,美国上海邮局的业务也不断发展。但是美国客邮局却到了要裁撤的时候了。

万国邮联1874年10月9日在瑞士伯尔尼成立的时候,中国海关邮政还没有建立。

1896年清政府宣布办理邮政之后,由于缺乏海外运输能力,无从办理国际邮政业务。虽然海关邮政派员与驻美公使伍廷芳曾一起参加了华盛顿万国邮联第五届大会,但因条件不足,未能加入万国邮联。

中华民国成立后,1913年向万国邮联正式提出申请,1914年3月正式成为万国邮联会员国,中国国内要求取消国外客邮的呼声不断提高。

在各列强中,美国支持中国加入万国邮联态度较为积极。1921-1922年的美国“华盛顿会议”通过了在1923年1月1日前撤销美国上海邮局的议案,同时取消了美国在华的其他许多特权。

1922年12月31日晚上,据说美国上海邮局的工作人员忙到半夜,以应付美国人的突击发信,同时做好收摊工作。

当晚,许多集邮者来美国邮局前请愿,要求美国邮局延迟结业,原因是不少人手中还有未兑现的邮政汇票(money order)、战争储备邮票(war savings stamps)、节俭邮票(thrift stamps)等等。美国邮局于是在停止邮件收发后,将各种有价票证的兑换时间延长到1923年2月底,3月1日美国邮局正式关门,停止一切业务。直到1923年11月,上海邮局局长才把关于结束邮局工作的报告交到美国邮政部。

本文摘编自《美国的上海邮政代办与上海邮局》(二)、(三),内容有删改,原文作者:张兰青,原载于《上海集邮》2017年第8期、第9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标题:《邮戳上的沪美交流密码 | 印有“SHANGHAI”字样的美国邮票为何珍贵?》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