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1716名医务感染新冠肺炎,看首批14人如何被治愈

2020-02-16 08:5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尹晗 医师报

2月14日下午,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介绍,截至2月11日24时,全国医务人员确诊新冠肺炎1716例,这其中,湖北医务人员确诊新冠肺炎1502例,武汉1102例。

这些不是冰冷的数字,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更是别人家的孩子、父母、亲人。有医生同事知悉战友倒下时瞬时崩溃,也有医生为治愈这些被感染的同事彻夜无眠。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武汉协和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周琼就是其中的一位。

作为国家首批三级甲等医院,武汉协和医院是此次疫情中武汉发热患者定点医院。此前钟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访时,曾披露的14名医务人员感染事件就发生在这里。

1月19日,武汉协和医院专门开辟出一个病区,把本院感染的十余名医护人员集中在这一病区进行治疗。原本在发热门诊工作的周琼开始负责这一病区。为帮助昔日的战友早日战胜病魔,周琼带领团队,一方面向更高一级的专家请教治疗途径,另一方面查找文献寻求治疗策略,并在治疗的过程中逐渐了解新冠肺炎的发病规律。截至2月8日,已有14名被感染的医护人员从这家医院治愈出院。

2月9日,在央视新闻频道面对面节目,主持人董倩采访了周琼。《医师报》记者整理了节目部分内容,让我们一起了解,首批被感染的14名医护人员是怎样被治愈的。

周琼医生

1

救治自己的同事,是一种什么心情?

周琼:心情比较复杂,原先的战友,现在成了自己的患者。好在医务人员对于自我症状的识别相对而言是比较敏锐的,所以整体而言,14位患病的医务人员症状相对来说还好。

2

您接诊的患者中有没有因为给患者看病而感染的?

周琼:应该不能完全排除,但武汉协和医院的环境比较复杂,医院下面就是地铁口,每天门诊量也很大,往来接触的人群是非常多的,再加上早期武汉市并没有进行严格的管控措施,每天上下班出行也会接触很多人。但是医院里有这么多的医护人员“中招”,至少说明医护人员是一个高危的群体,医院也是高危的环境。

3

十余位被感染的医护人员来自武汉协和医院不同的科室,但和新型冠状病毒接触最为密集的呼吸科却并没有医护人员受到感染。对此,你们采取了哪些措施?

周琼:其实在2003年“非典”前,呼吸科的医生并不太注意口罩的佩戴。但“非典”是一个非常清晰的节点,从那以后,我们查房都会戴口罩。日常防护中,我们戴的是普通口罩,而在门诊时,由于短时间之内接触很多呼吸疾病患者,我们会戴医用外科口罩,这对于预防感染是很重要的。

4

您一开始要去病房给患病的医务人员治疗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周琼:还是有一些担心的。对于新冠肺炎,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抗病毒药物。说实话,专家组推荐的药物,大都依据以往病毒性肺炎治疗的经验,这对于新冠肺炎而言没有循证医学依据的。事实上,目前患者使用这些药物的有效性等问题,都是需要我们逐步去摸索的。

对于新冠肺炎患者,生命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无论是病毒性肺炎还是细菌性肺炎,营养支持治疗、对症治疗都是必须的。病毒感染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我们通常情况下不会用很多药,而是更多地依靠患者自身抵抗力战胜疾病。新冠肺炎主要是对肺部的损伤,因此,只要把患者的肺功能保护起来,保持氧气的供应,再把患者的心脏、肝、肾、脾这些脏器保护起来,那么依靠患者自身的抵抗力,通常经过一段时间是可以恢复的。

5

为了十几位患病的医务人员和主治医生沟通更为通畅,您和每一个患者都加了微信?

周琼:是的,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后,听觉、视觉都会受到影响。长时间如此,你会觉得自己的记忆力也会有所下降。有时,走到最后一个患者,前面患者的症状可能又记不太清楚了,而加了微信后,我就可以随时随地的跟患者交流,一起进行病史的补充。同时,有些症状较重的患者,没有力气大声说话,但如果发微信语音,他的音量就不需要那么大,可以沟通得更顺畅。

6

但对于疾病的恐惧心理,仍涌上了患病的医务人员心头。对此,您是如何处理的?

周琼:我们能做到的一方面尽量的给他们心理的安慰,这非常重要,我觉得。医务人员是一个习惯被诉求的对象,当我们一旦自己成为患者,内心的恐惧或者不安,反而有点不太好意思表达出来——我们会认为,我是个医生、护士,我应该表现得比一般人要更坚强一点。但对于新冠肺炎这种未知的病毒,内心的恐惧是肯定存在的。但通过微信,很多不好意思当面说出来的话,患者可以在文字中表述出来。

有些医务人员他的家人也被感染了,内心会非常焦急;还有的医务人员会不停地给我发信息,“我这里不舒服“”我那里不舒服”,其实,有些症状从我们临床的角度来讲,并不是特别有危害的症状。而他们对于自我症状的描述,实际上也是他内心焦虑的一种体现。

其实,医务人员在平时一般都是比较“粗犷”的,可能体温只要不超过38.5℃,一般并不会很在意。只有在这种未知的恐惧下,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7

您在救治患者的过程中,对于新冠肺炎的诊疗方面有哪些新的经验?又付出了哪些努力?

周琼:从目前来看,新冠肺炎患者在起病的第一周症状相对是比较平缓的。但一周以后,部分重症患者病情就会加重,这时才是医生最紧张的时候,也是患者最难熬的时候。但只要挺过最艰难的重症期,就意味着曙光在前。

在14名患者中,有4位医生的病情相对是比较重的,每天的体温都是在39度以上,持续发烧将近10天的时间。同时还伴有很严重的乏力,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再就是精神和食欲特别差。

这一段时间,我几乎不看其他无关的东西,只想看跟新冠病毒有关的文字描述。当患者的症状无法缓解的时候,我就和同事一起跑去看书、查文献,看有没有可能有最新的文章出来。我们都开玩笑说,感觉自己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在你休息下来的时候,你脑袋里面晃的也都是这些CT报告和患者病人的情况。

通过对疾病自然病程的观察,我们也知道了患者大概什么时候病情是最重的,什么时候慢慢缓解,现在是越来越清晰。这些信息对于医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我们没有前瞻性的知识,只能靠我们自己去摸索。

8

您刚才提到,患者中有4位患者病情较重,他们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

周琼:这4位病情较重的医务人员,现在都已经逐渐康复了。治疗上,我们靠营养支持和一些抗病毒的药物,使他们的症状慢慢得到了缓解。

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最终痊愈,往往更多是依靠患者自身产生抗体,机体产生了足够的抗体,可以对抗病毒的时候,疾病自然会痊愈。但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只要在这段时间内尽可能保护好患者的器官功能,他就安全了。

后记

发布会上,曾益新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医务人员一直奋战在疫情的最前线,他们面临来自工作、心理方面高强度的压力,迫切需要心理方面的疏导和积极情绪的应对。因此,国家卫生健康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医务人员的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

曾益新介绍,国家卫健委制定了心理援助热线工作指南,要求各地设定应对疫情的心理援助热线,指导提供规范的热线服务。目前全国各地共开通了免费心理援助热线448条,在此基础上,为一线医务人员开设11条心理援助专线和7个心理网络平台,24小时接听一线医务人员的咨询。

他表示,据国家卫健委数据统计,2月13日0-24时,全国湖北以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增确诊病例实现“十连降”,随着疫情防控的好转,医务人员心理压力也会逐渐变小。

编辑:熊文爽

审核:秦苗

原标题:《逆行战疫·呼吸 ⑥︱1716名医务感染新冠肺炎,看首批14人如何被治愈》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