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当我们谈论社交网站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2020-02-23 08:5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新传研读社 新传研读社

这是“社交媒体研究核心文献导读计划

001篇

从今天开始,我们希望做一件有趣 & 重要的事:去整理社交媒体研究的核心文献,尝试为这一领域绘制一份学术地图。

今天推送的是这一计划的第001篇论文,也是社交媒体研究中被引用量最高的一篇论文:《社交网站:定义、历史与学术版图》。

Boyd, D. M., & Ellison, N. B. (2007). Social network sites: Definition, history, and scholarship.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3(1), 210-230. (被引用量:18601)

我们希望回答的问题是:

★ 在这篇论文中,Boyd和Ellision如何定义社交网站?

★ 这一定义为社交网站研究带来的启发?

★ 这一定义在后续研究中得到了哪些修正?

当然,除去阅读之外,如果你对这一计划感兴趣,想一起”掺和“进来,欢迎阅读推送结尾处的项目计划,并与我们联系。

在社交网站的历史中,2007年值得被记住。在这一年即将结束之时,著名互联网技术评论博客Read/WriteWeb经过激烈争论,决定将年度最佳IT公司奖颁发给了Facebook,而不是Google。其中的理由是:Facebook打破了传统社交网站的封闭系统,同意用户在网站内获取第三方公司的插件。换句话讲,自此,Facebook将自身的“联结”潜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成为了一个开放的共写空间。

2007年,在商业视野之外,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社交网站也迎来了它的里程碑作品,关键词仍是“联结”。如果以2007年为坐标回溯,人文社科领域已经积累了不少针对社交网站的学术研究,但其间的对话仍显残缺,亟待进行整合。因此,《计算机辅助传播杂志》(JCMC)在2007年推出了一份关于社交网站的专刊,并邀请danah boyd和Nicole Ellison两位学者撰写开篇语。在这份开篇语中,两位学者探讨了社交网站的定义、历史与学术版图。其中,他们为社交网站给出的定义,被后续研究广泛引用,也成为社交网站研究领域的经典作品。

这里需要简单从三个层次解释一下,为什么对于社交网站而言,“定义”是重要的。其一,定义代表了研究的边界。篡改雷蒙德·卡佛的话来讲,就是我们在谈论社交网站的时候,究竟在谈论什么。其二,定义聚焦了研究的视野。我们在定义中将社交网站与其他类型的网站加以区别,其中的区别点,变很有可能是后续研究着力之所在。其三,定义的演化,也反映着了技术的变迁。社交网站本质上是随技术更新更不断进化的,在下文中,我们会着重谈论这篇论文对社交网站的定义,以及这一定义在后续研究中得到的修正。

在boyd和Ellison的回顾中,截至2007年,社交网站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1997年建立的Sixdegree.com被视为社交网站的起点,然而,或许是因为太过领先于时代,这家网站在2001年便宣布停止运营。2003年见证了社交网站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许多社交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同时渐进主流。其中的代表性网站便是我们耳熟能详的MySpace。随后,在第三个阶段中,Facebook的出现将社交网站的影响力扩展到了全球范围。那么,我们是否能为这些不同的社交网站,梳理出一条共同的线索呢?它们究竟有何相同之处,可以被归纳到同样一个名词之下呢?

在这篇论文中,两位作者对社交网站做出了如下定义:

“我们将社交网站定义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服务。它允许个体(1)在一个封闭系统内建立一个公共或半公共性质的个人主页;(2)与其他用户建立连接,并在个人主页上呈现联系人的列表;以及(3)观看并穿梭于自己和他人在系统内建立的连接列表。这些连接的本质和命名可能会因网站而异。”

接下来,我们对这三个特点略作解读:

1. 主页

社交网站定义中的第一个关键词是主页。个人主页是社交媒体的支柱,也是社交网站的基本单位和节点,这是社交网站与即时通讯工具、BBS最重要的区别之一。按照boyd和Ellison的说法,个人主页的魔力在于,它让用户“键入自我”(type oneself into being)。例如,用户需要在个人主页中填写一系列问题,例如头像、年龄、居住地、兴趣,以及一系列“关于我”的信息。这一过程便是在进行自我的素描。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对于社交网站中自我建构与印象管理的研究,自上世纪90年代便已展开,并成为了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

2. 连接

社交网站定义中第二个关键词是连接。作者认为社交网站的独特之处,并不是它们允许个体与陌生人相遇,而是它们让用户可以展示自己的社交网络。这是社交网站与即时通讯工具的另一个重要区别。让研究者们感到兴奋的是,在不同的社交媒体中,这种关系拥有不同的命名——微博称之为“粉丝”(fans)、Twitter称之为“关注者”(followers)、Facebook称之为“朋友”(friends)。那么,在社交网站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呢?更加有趣的是,当社交网站使用“朋友”这一称谓时,“朋友”一词的意味又会发生怎样悄然的变化呢?

3. 穿梭

社交网站定义中的第三个关键词是穿梭(traverse)。这个词至少有两层维度。其一,人们可以穿梭在自己的朋友列表中,随时查看好友消息,因此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关系网络;其二,人们往往还可以查看自己的朋友有哪些朋友。回想一下,当Sixdegree.com在命名时使用了“六度空间”的隐喻,其实表达的就是第二层穿梭的价值。相仿,交友软件Tinder的愿景之一,便是坚信拥有共同朋友的人,更可能成为朋友。顺着这一思路延展下去,便一定会遇到Caroline Haythornthwaite在2005年对于“潜在连接”(latent ties)的经典研究。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你在穿梭与他人的主页时,同时也在被他人穿梭着。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隐私和可见性,会成为社交网站研究的一条重要线索。

我为你介绍的这篇论文自发表至今,已经被上万篇后续研究引用,这些引用大多数聚焦于它为社交网站给出的定义。不过,如果我们站在如今的坐标,去回望十几年前这则定义的话,未免也会感到些许时代的旧痕迹。随着技术的演进,这三个关键词是否发生变化了呢?毕竟,定义只能负责界定“being”,却不能负责预测“becoming”。

2013年,boyd和Ellison两人再度联手,对这一定义的三个特质提出了更新,简述如下供你参考:

(1)个人主页的重要性已经大大降低,社交网站从主页导向的社交,转变为行为导向的社交。主页即使仍旧存在,也不再是静态的自我描述,而是不同类型状态更新的动态组合。

(2)朋友列表不再仅仅是描述了用户的好友圈,更重要的是,它通过算法,展现了一个用户的社交图谱(social graph)。

(3)社交网站为穿梭提供了更多可能性。用户曾经仅仅使用社交网站建立和维系自己的关系圈,因此,穿梭本质上是封闭性的。随着新功能的不断推出,这种封闭性也被不断打破。例如标签(hashtags)让人们可以跳出自己的朋友圈层,在更加公共的层面与陌生人相遇。

相应,boyd和Ellison也给出了社交网站的新定义:

社交网站是一个网络化的传播平台,其中参与者(1)拥有独特的、可辨认的个人主页,其中包含了用户本人提供的内容、其他用户提供的内容,以及系统层面的数据内容(2)可以公开展示自己的社交关系,并被他人浏览和穿梭(3)可以消费、生产和(或)与网站中联系人提供的内容流进行互动。

这种技术和文化层面变迁,同样可以反映在研究者的旨趣之上,例如算法与隐私、标签社群等研究话题也逐渐浮现并凸显。当然,即便是boyd和Ellison提供的定义更新,距离本文写作也已经有七年时间。社交网站的特质又有哪些变迁,这些变迁又能为我们的研究与思考提供哪些惊喜呢?

如此看来,美国学者Jeff Pooley所言不假,传播研究注定是一项谦卑的事业,因为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会让我们像希腊神话中的西西福斯一样,不断把一块石头推上山,再眼见它一次又一次地滚回来,直到永远。

注:需要注意,两位作者使用了“社交网站”(Social Network Site)而非社交媒体(Social Media)。如果我们对研究者的“措辞”选择做个历时性分析,便会发现其中的时代特色。在2003年到2008年之间,研究论文中使用“社交网站”一词的数量是“社交媒体”的两倍之多,不过,在2009年到2014年,这个关系却反了过来,社交媒体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社交网站这个说法。社交媒体是技术开发者不断开疆扩土的成果,相比社交网站,它的外延更广,或者说,社交网站已经如今屈尊成为了社交媒体的一个子集。参见McCay-Peet & Quan-Haase, 2017。

接下来,是一个广告......

我们的社交媒体研究核心文献导读计划

正式开始征集参与者啦

一、我们希望做什么:我们希望系统梳理社交媒体研究的英文核心论文和最新研究,绘制一张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地图”。

二、我们想怎样做这件事:我们会通过导读、讨论的形式,在理解这些研究的基础之上,为它们串联起一个线索。

三、我们会依照哪些原则选择文献:

(1)既有英文顶级期刊中最常讨论的问题和关键词

(2)Sage、Oxford等机构在互联网、社交媒体领域出版的Handbook包含的核心话题

(3)并基于前两者的范畴,挑选出最为值得解读的核心原典。

四、这件事有何价值:我们将以一种众包的形式,共同理解社交媒体研究的进路,以及引介最新的国际研究进展。

五、我们如何完成这件事:我们会招募对社交媒体感兴趣、且具有较好英文水平的传播学专业硕士生与博士生,一起来阅读、讨论,并这个过程中收获一份属于自己的学术地图。

六、我们将会具体阅读哪些文献:除去本期推送的经典论文之外,以下例举了十篇范例,希望能让你大致了解我们在关注哪些研究。

1. 《数字世界的延伸自我》

Belk, R. W. (2013). Extended self in adigital world.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40(3), 477-500.

2. 《脸书“好友”的益处:社会资本与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

Ellison, N. B., Steinfield, C., & Lampe,C. (2007). The benefits of Facebook “friends:” Social capital and collegestudents’ us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 sites.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 12(4), 1143-1168.

3. 《所有人都知道你的(网)名:线上游戏作为“第三场所”》

Steinkuehler, C. A., & Williams, D.(2006). Where everybody knows your (screen) name: Online games as “thirdplaces”.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1(4), 885-909.

4. 《数字原(幼)住(稚)民(儿):网络一代在互联网技巧与使用中的差别》

Hargittai, E. (2010). Digital na (t) ives?Variation in internet skills and uses among members of the “netgeneration”. Sociological inquiry, 80(1), 92-113.

5. 《想置顶?算法力量和脸书中不可见性的威胁》

Bucher, T. (2012). Want to be on the top?Algorithmic power and the threat of invisibility on Facebook. New media& society, 14(7), 1164-1180.

6. 《笑容中有什么?残障人士如何通过自拍和情感参与政治》

Yadlin-Segal, A. (2019). What’s in a smile?Politicizing disability through selfies and affect. Journal of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24(1), 36-50.

7. 《“你永远不知道谁在看”:社交媒体平台中的想象监控》

Duffy, B. E., & Chan, N. K. (2019). “Younever really know who’s looking”: Imagined surveillance across social mediaplatforms. New Media & Society, 21(1), 119-138.

8. 《回音室被高估了:政治兴趣和多元媒体的调节效应》

Dubois, E., & Blank, G. (2018). The echochamber is overstated: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political interest and diversemedia.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21(5), 729-745.

9. 《从参与式文化到参与式疲劳:公众的问题》

Porlezza C. From participatory culture toparticipatory fatigue: The problem with the public. Social Media + Society,2019, 5(3): 2056305119856684.

10. 《漫游方法:一种研究APP的路径》

Light, B., Burgess, J.,& Duguay, S. (2018). The walkthrough method: An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apps. New media & society, 20(3), 881-900.

原标题:《当我们谈论社交网站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