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隔离”日志|潜江市三代之家的一个月

小满是福
2020-02-26 16:25
来源:澎湃新闻
城市漫步 >
字号

一个月前的1月18日,春节前的周六傍晚,我简单打扫了一下常住的房间,从武汉光谷乘地铁至汉口火车站,准备搭动车回潜江过年。想着可能不会回去待很久,阳台上晾晒的衣服也没有收,匆忙拖了地,阳台玻璃门留着三分之一的空隙,帮助室内通风。我回潜江的家以后,姐姐还在武汉,她说武汉的3M口罩已经脱销,让我去药店买一些口罩和备用药物,此次疫情才开始真正走进我的生活。

外出采购路上。看到挂着的口号,感觉蛮亲切的,想法也表达得很充分。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所摄

外出采购路上,路过一家花店。老板坐在店的深处,门口摆放着盛开的花朵。

 1月21日上午,关于疫情的报道,已经有些严峻。姐姐从武汉发来消息,说她们被隔离了,我以为是真的,就跟老太太说,她们回不来了。那个早晨,老太太刚刚火急火燎地去菜场囤了一些年货,听说他们回不来,就开始抱怨,怎么不早点说,买了这么多菜,这要吃到什么时候啊!那个上午,我睡了个回笼觉,醒来微信里全是姐姐发来的信息,说他们已经在回来的高速上了,大概几点到家,几点可以开饭,让我看到消息回复。也是从这一天开始,我们一家五口人进入了自我隔离的状态。

潜江本地的胡萝卜很甜,姐姐在馒头里放了一些。看起来让人很有食欲,味道也不错。

姐姐正在宰杀青鱼。她说疫情这么严重,我们的食物供应如此充足,应该记录一下。

1月23日,武汉开始封城。在此之前的几天,我跟姐姐还能开车出门去买菜,买口罩和酒精。潜江很快进入了戒严状态,城市主干道开始设置路障,汽车无法通行。为了照顾家里的易感人群——一位老人、一位慢病患者、一位儿童——我开始承担日常进出倒垃圾、采购食物和药物的责任。

某个清晨,妈妈做的爱心面条。配料很丰富,加了香菇,味道鲜美。

胡萝卜馅的葱油饼,小侄子很喜欢吃,一吃可以干掉十几个。

原则上,尽量减少出门的次数,控制在5天左右出一次门。出门前穿一件固定的长款外套,戴上帽子和3M口罩。后期,我开始戴一次性手套。回家的时候,鞋子脱在家门口,外套挂在阳台上通风,3M口罩和手套用一次性塑料袋封装,全身喷洒酒精消毒,然后脱光了去浴室洗头洗澡,贴身衣物全部换洗掉。

今年潜江的初雪。韩剧《爱的迫降》里说,与你一起看初雪的人,会成为你的爱人。(00:16)

某天在窗外,看到穿过云层缝隙的光,好像某种神迹。

一个大雾的早晨。远处的雾像一团云一样,停在半空。

我们家的人或多或少有一点洁癖,保护工作相对来说还算严谨,但当我站在淋浴间的喷头下,流水就会提醒我,如果没有老天的照拂,如果真的有病毒和我擦肩而过,我是无法幸免的。不论是洗头洗脸或者是皮肤上轻微的伤口,都可能是病毒进犯的良机。

某天外出,街道开始设置路障,汽车无法通行。

湖北人骨子里好像有一种乐天的基质,不管外在的环境多么严酷,都有一份泰山崩于前而巍然不动的沉着,心里其实是不太慌的。在这个过程中,姐夫跟我分享了他理解的“薛定谔的猫”,也就是说,如果猫没有意识到危险,猫就是安全的。人的意识是很强大的,意识可以影响到整个事态的发展进程。

葱油饼制作中。热水冷水揉面,静置一个小时,热油浇葱做馅,包好后蘸芝麻,放平底锅里面煎。

宅家运动少,家人肠胃都很脆弱。午睡后,给大家煮一锅水果甜汤,暖暖的,也省了食材,脾胃也很喜欢。

小区物业偶尔分发食材。我下楼领过一次,领到两颗白菜和一朵西兰花,用蛇皮袋子装着垒在地上,堆得像小山一样,只要登记一下楼栋、楼层、姓名就能认领。老太太平时不太玩手机,也没有加入小区群,基本上都是玩得好的朋友给她打电话,传达一些小区的信息。

某天的午饭。绿油油的,有春天的气息。

我们小区也有人感染了,起初姐夫每天下楼到花园里晃悠,后来就彻底放弃了。某天老太太去楼顶上晒衣服,说旁边楼天台有个老头咳得像要断气了,她就赶紧下来了。老太太这么说着的时候,我们心里也有点担心,不过又想,老太太吉人天相,一定没问题的。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偶尔也来敲门,统计一下家里的返乡人口或者发热情况,都是隔着门进行喊话。

春节期间,我们常常炖黑鱼火锅来吃。潜江本地有一道财鱼面,非常出名。

外出采购最大的负担,其实是人的体力负荷。五口人五天的口粮消耗量就是负重总量。我常会采购的食材有:大白菜、莴苣、胡萝卜、土豆、红薯、洋葱、大葱、菜苔、绿花菜、糍粑、财鱼、苹果、草莓等,大都是不太轻便但可久放的食物。有一次上街,拖车坏了一个车轱辘,原本二十分钟的路,由于地面的摩擦力,花了近一个小时才将它们拖回家。后来换了一台新的拖车,使用上已经非常小心,但还没走到小区门口,车轱辘又掉了。

2月11日,拿着新发的居民出入记录卡,外出采购食材和药品。

这个上午,我在家和菜场的路上,来来回回地走了三趟,从超市租借了一个带轮子的塑料篓子,带了4桶怡宝桶装水,还有两提特仑苏有机牛奶回家,过程确实是比较疲惫的。小区路口的警察看到我来来回回跑了三趟,打趣地问我是不是在家里偷偷开小卖部。这天是2月11日,小区开始严格限制出入,我去物业办理了居民出入记录卡,每户每三天可以出门采购一次。菜场周边开始“戒严”,有很多工作人员在附近排查是否有高烧市民。

饭后帮侄子捏脚,据说对身高有一些帮助。姐夫每天晚上睡前都会帮他捏,已经持续一年了。

室内的日常生活其实还挺普通的。全家通常在早上8、9点起床,各自洗漱后吃早饭。饭后我会负责刷碗、拖地,躺在沙发上做100个仰卧起坐,然后厨房帮工,偶尔看看电视,大部分时间被手机控制。

侄子新发明的青蛙跳,成了我们运动时候的新游戏。(00:09)
我们在看老版的西游记,因为没有声音,侄子正在试着配音。(00:37)
侄子饭后开始写作业,看动画片,给IPAD充电玩游戏,独自霸占电视机,然后被批评不懂得分享,不会照顾他人的需要。姐夫白天通常要开电话会议,远程跟员工沟通居家工作和培训内容,下午睡个午觉,晚上看看混沌大学的直播。姐姐就一直在厨房里制造美食,红烧财鱼、鸡蛋煎糍粑、葱油肉饼等。而老太太包揽了全部的清洁工作,先是洗衣服,然后搬去天台上晾晒,给小孙子洗澡等等。

潜江本地胡萝卜搭配苹果榨的果汁,有一种旭日东升的温暖色感。

红枣银耳甜汤,出锅前放了一点新鲜的草莓调味,姐姐的创意。

2月18日,我们一家五口人在两室一厅的家里宅了整整一个月。我们也会因为生活习惯的不同而拌嘴,比如把剩菜剩饭倒了,老太太常会不高兴。老太太是从苦日子里一路走来的人,艰苦朴素、勤俭持家是她一贯的作风。姐夫偶尔因为小孩沉迷动画片,不好好吃饭写作业而发火,他希望儿子能多看看央视纪录片频道,多花时间学习有益的知识,不要在无聊的动画情节里消耗。总的来说,这段时光让家的氛围变得更浓烈了,我们在一个屋檐下培养了很多的默契和理解,疫情帮助我们成为了更懂得珍惜彼此的一家人。

菠萝不合时令,口感有点像柴火,姐姐用来熬菠萝酱。后来我们包了货真价实的菠萝包。

(作者系自由职业者,常住武汉。)

    责任编辑:沈健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