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网课,刷手机,看电视,一副“防蓝光眼镜”就能护眼?

2020-03-11 13:4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康复杂志 康复杂志

康复小编:因为疫情的关系,读二年级的小宝只能在家上网课,这可愁坏了小宝妈妈,原因是小宝每天对着电脑屏幕的时间太久,担心他近视。

朋友推荐小宝妈给小宝买副蓝光眼镜,据说可以护眼,防近视。小宝妈上网一查,发现人们对蓝光眼镜褒贬不一,到底有没有必要买蓝光眼镜呢?

啥是蓝光?

蓝光是指波长在400nm~500nm之间的「高能可见光」,也有国家将蓝光定义为波长为380~450nm的光。

受一些科普宣传的影响,蓝光在很多人心中的形象是很可怕的。

但实际上,蓝光无处不在。如大多数人所知,蓝光存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手机、电脑、平板、电视、游戏机等等,其实蓝光更存在于太阳光,还有城市霓虹灯、LED液晶显示屏等散发出来的光中。

蓝光,对人体有害嘛?

既然蓝光一直都存在,为什么人们近几年才开始害怕蓝光呢?实际上,主要因为LED的发明、普及,以及突如其来的屏幕轰炸。

如今,我们睁眼看手机,工作盯电脑,娱乐玩Pad…接触屏幕越来越早,盯屏时间越来越长,所以经常感到眼睛干涩、疲劳、视力下降,再加上商家大肆宣传蓝光的危害性,防蓝光的理念就越来越深入人心。

那么,蓝光确实对人体有害吗?

在2010年国际光协会年会中,光学专家指出,短波蓝光具有极高能量,能够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产生自由基,而这些自由基会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衰亡,从而引起视力损伤,而且这些损伤是不可逆的。

但是,蓝光并不都是有害的。美国眼科学指出,480~500nm之间的蓝光有调整生物节律的作用,睡眠、情绪、记忆力都与之相关,对人体是有益的。

而且短波蓝光是不是一定会对人眼产生伤害,还与照射强度与照射时间相关,当照度达到一定程度后,持续两小时以上,才有可能对视网膜产生损害。所以这又是一个「撇开量谈危害就是耍流氓」的问题。

防蓝光眼镜能护眼吗?有没有必要买?

有数据显示,国内防蓝光眼镜比普通眼镜平均要贵30%,所以要不要花更多的钱买防蓝光眼镜呢?

防蓝光眼镜是指能够过滤或吸收掉蓝光等有害光线而起到眼睛防护作用的功能眼镜,能够有效的阻隔蓝光。

❶首先,市面上的防蓝光眼镜尚无国家统一标准,很多商家都说自己家的防蓝光眼镜蓝光阻隔率最佳,但不过是个噱头,效果其实千差万别,同时也不能保证有益蓝光没有被过滤掉。

❷另外,防蓝光镜片底色往往带有淡淡的黄色,阻隔率高的镜片底色会加深,加上防蓝光镜片会使得视物时颜色偏暗,存在颜色失真和亮度不足的问题,让孩子看东西更加的费劲。从这个角度看,防蓝光眼镜并不能保护我们的双眼,反而对眼睛有害。

❸国外的一些官方机构提出不建议使用防蓝光眼镜。美国眼科医学会曾发布多篇科普文章,称“不推荐电脑工作者戴防蓝光眼镜”,“电子屏幕发出的蓝光不会导致眼部疾病,不会引起眼睛疲劳,不会引起失眠。人们抱怨的种种问题,是用眼过度引起的”。

所以戴不戴防蓝光眼镜,结论如下:

❶不需要给儿童佩戴防蓝光眼镜!保护孩子视力最好的方式是要有充足的阳光下的室外活动!

❷对于长期对着电脑的上班族,也不建议花更多的钱去买防蓝光眼镜。如果你已经在使用防蓝光眼镜了,不妨在评论区和我们分享下使用感受。

成年人可以试试20-20-20护眼法则,即每隔20分钟,看至少20英尺外的物体(大约6米),至少20秒。

除此之外,我们推荐经常按摩这几个经络穴位,可以达到护眼的保健效果:

①点按眼周部位

②点按风池穴、轻柔推拿放松枕骨附着的肌肉为主

③轻捏按揉耳垂使之发热

④配合风池穴点按光明穴

康复小编

发表于今天康复杂志

关注康复杂志公众号,不断拓宽你的健康眼界,好玩有趣的科普,尽在掌间,快点击在看,让更多的人收获健康吧!

文 | 李苹 中医执业医师

编辑 | 张叶

-The End-

@康复出品,版权所有

原标题:《上网课,刷手机,看电视,一副“防蓝光眼镜”就能护眼?》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