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乡宁:“宅家不宅心” 文艺有力量

2020-03-12 11:0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正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乡宁县广大文艺工作者“宅家不宅心”,以深沉的情感创作出一批有温度、接地气的文艺作品,温暖了人心、鼓舞了士气、提振了信心,凝聚起鄂邑故地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精神力量。

疫情之初,乡宁县文联第一时间发出倡议,号召全县广大文艺工作者立时代潮头、发时代先声,发挥文艺引领作用,切实担当政治责任,加强组织文艺创作,推出优秀主题作品。县书法家协会积极响应,迅速安排组织全县书法工作者、爱好者进行创作,短短十几天,协会39人就创作出了抗“疫”主题作品100多件,这些作品真草隶篆诸书皆有,风格或沉稳内敛,或潇洒飘逸,内容或古诗警句,或填词新作,无一不是立足当下,意在讴歌“最美逆行者”,深情赞美一线工作人员,传递必胜信念的用心之作。

翰墨丹青,战“疫”同行。在县美术家协会群体中,担任协会秘书长的仪海斌创作颇丰。“当看到疫情越来越严重,支援湖北的白衣天使越来越多的时候,我就在想,病毒和人类就像敌我双方在战斗,战场上的战士就是白衣天使们,看到他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奋斗在一线,觉得他们就像一道‘白色长城’,挡住了病毒的去路。”于是,在以《白色长城》为题的漫画作品中,仪海斌使4位医务人员的白衣占据了画幅的七分之五,同时将新冠肺炎病毒进行拟人化处理,“这白墙密不透风,越来越难攻了!”以其口吻间接赞颂了医务人员舍己为国的精神,表达了终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仪海斌说:“疫情当前,文艺不是有没有用的问题,而是要赋予其灵魂,有灵魂才能走心,走心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截至目前,他的抗“疫”主题作品《新门神》入展了由山西省中国画学会和山西省漫画学会联合举办的“众志成城 战疫必胜”优秀漫画展,作品《白色长城》《相信科学》《家庭会议》则入选了“世界漫画大赛国际word cartoons漫画作品精选展”。

光影定格最美瞬间,镜头记录抗“疫”一线。在县摄影家协会群体中,协会主席齐文辉和副秘书长赵玉虎作表率,将镜头对准社区、村组等基层防控重点,拍摄了《警民同心战疫情》《责任重于泰山》等纪实性新闻摄影作品。在3月8日县摄影家协会推出的《三八妇女节“芬芳三月 如歌巾帼”摄影作品展》中,摄影家们将镜头对准身边的女性,尤其是活跃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女性工作者,捕捉她们最具真实性和感染力的瞬间,创作出诸如赵玉虎的《责任与担当》、张懿华的《我们在行动……》、郭海泉的《最美坚守者》以及闫伟平的《家庭理发师》等主题突出、画面精良的优秀摄影作品。

“声”援战“疫”,音乐工作者当仁不让。“一声集结号将万里河山从新年的梦中唤起,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再次响彻中国大地!……英雄的城市聚集了英雄的中华儿女……”歌曲《相信——献给抗击疫情的同胞们》由温效鸿作词、县音乐舞蹈家协会主席张海平作曲,一经推出就以情感丰沛、匠心独运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谈到这首歌的音乐制作和录制思路,张海平娓娓道来:“歌曲采用了A+B+A的三段式结构,其中A段抒情的行板,以国歌素材为主体音调,诉说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全国人民要和病魔血战到底的决心;B段转小调,进行曲速度,充满战斗力的音调表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不惜壮士断腕,誓死与病魔搏斗的决心;第三段再现了A段,是对英雄的中华儿女的赞美,结尾‘创造奇迹’反复三次,预示着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道路上还会遇上无数的艰难险阻,但是英雄的中华儿女可以战胜任何的困难,创造奇迹!”或许是情到深处的自然流露,张海平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这支曲子的创作。在他看来,目前正是战“疫”最吃劲的阶段,“广大文艺工作者更应该像先辈一样,以我们独特的方式参与到这场史无前例的斗争中,发挥我们应有的作用。”实际上,张海平自疫情发生以来还分别创作了《白衣战士》(程勤学词)、《愿山河无恙》(马杰敏词)、《乡宁老年人抗疫歌》(闫灵娣词)的曲谱,以音乐独特的方式,赞颂了抗击疫情斗争中的英勇事迹。

同样是以“声”取胜,如果说音乐作品高大上,那么快板作品往往更为“接地气”。正是目睹了乡宁县当地各级党员干部带头排查疫情,各乡镇、社区迅速设立劝返点,全县人民踊跃捐款捐物,白衣天使“最美逆行”支援湖北的一幕幕场景,让县诗词楹联协会副秘书长刘胜发“心里滋生了一种创作快板的欲望”。恰在此时,县文联发出倡议,倡导全县文艺工作者以“艺”抗“疫”,刘胜发便结合所见所闻构思动笔,很快就写成了单口快板《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少在一起吃顿饭,亲朋感情不会断。新冠病毒还没散,众志成城保家园。听党指挥不畏难,昂首挺胸渡艰险。万众一心抗疫情,阻击之战定能赢。”这段快板从全国抗击疫情的大形势,联想到各级政府的防控力度,同时融入了乡宁人民捐款捐物等内容,因其顺口押韵、内容积极,被乡宁广播电视台录制播出。

以笔为援,诗歌向来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文艺形式。“你青春的容颜,裹在厚厚的盔甲里,匆匆的脚步/穿行在满目的圣洁间……”诗歌《为圣洁歌唱》是县美术家协会理事、县诗词楹联协会会员李霞的即兴之作。“自从疫情发生以来,我时常被奋战在前线的英雄们感动着,尤其是当看到除夕夜医护人员作别父母家人驰援武汉的一幕,让我泪流满面,便创作了这首诗。”李霞介绍,此后随着疫情形势的发展,她又先后创作了诗歌《阴霾过后定是晴天》,以及致敬乡宁县5位出征武汉医务人员的七律《为英雄壮行》、诗词《紫燕归来许你安康》和《蝶恋花·盼安康》等,共计15首(篇)之多,“这些诗词作品都源于镜头中那些感人的画面,让我思如泉涌,即兴而为”。在李霞看来,文艺工作者是最具敏感思维和创作能力的人,最能捕捉时代前沿信息而及时传播正能量,用作品来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而她也将一如既往地关注疫情发展,创作更多的作品讴歌身边的人,记述身边的事,描绘身边的景。

“我是奔七的人了,又因脑梗身体不便,虽然不能奔赴一线救死扶伤,但有责任和义务为那些抗疫英雄呐喊助威,尽一个文艺工作者的责任。”退休教师韩和平是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首届全国乡村作家认证会员,以及多个刊物的签约作家。有感于乡宁县医务人员出征支援湖北,他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下了诗歌《致忠诚》,表达了对勇士的敬意。而当看到农民工建设火神山医院事迹后,作为农民子弟的他更是心潮澎湃,一气呵成写下了《致敬!我的农民工兄弟》,用质朴的文字赞美了农民工朴实无华的精神。直抒胸臆的快感往往会使人精神焕发,韩和平因之保持着高涨的创作热情,在宅家防控的日子里,他就连续写下了20多篇战“疫”题材的诗歌、通讯报道,并在多家媒体平台发表。

…………

为战“疫”而作,是文艺工作者的道义良知和使命担当。乡宁县文联主席郭荷香介绍,在疫情面前,全县广大文艺工作者充分发挥了以“艺”抗“疫”的强大合力,在书法、美术、音乐、摄影、作家、诗词楹联6个协会的精心组织下,创作了各类作品200余件,其中有30余件作品被省、市媒体采纳,为抗击疫情提供了满满的正能量,充分展示了“文艺反映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气、培根铸魂”的神圣职责。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