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战疫前哨“扫雷”兵——记离石区疾控中心流调组组长李建军

今日离石
2020-03-14 19:2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役中,有这么一群人是挺身而出的先遣队,摸清“敌情”供指挥部参谋决策;是一个个涉险步入雷区的扫雷兵,扫除潜藏的密切接触者和未发现病例这些“地雷”,为打赢战役清扫出安全区域。离石区疾控中心主任助理、免疫规划科科长李建军就是其中的一员,作为一名疾控卫士,他用信念书写忠诚,凭借过硬的专业本领,冲锋陷阵在战疫最前线,为人民群众坚守着第一道健康防线。

李建军与队友们研究制定防控方案。

义无反顾向“雷区”挺进

1月25日(大年初一)凌晨3时,离石区接到吕梁市人民医院首例疑似新冠肺炎病例报告,这也是吕梁市首例疑似新冠肺炎病例报告,拉响了离石区与疫情战斗的警报,而属于疾控人的战役才刚刚打响!

作为区疾控中心疫情流调组组长及突击队队长的李建军向来未雨绸缪,他早早就主动申请在年三十、大年初一值班。当晚在市人民医院值班的李建军发现可疑就诊病例后,冒着可能被新冠病毒感染的危险,立即赶到病区,与患者面对面沟通交流,详细了解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的信息,向主治医师询问患者就诊情况,仔细搜寻每一条线索,全面摸清患者的发病、就诊、外出等每一个过程。从感染区病房出来,李建军立即回到单位,马上投入到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追踪排查工作中。

“几点去的药店?现在身体感觉有什么症状?当时戴口罩了吗?回家以后又去过哪里?接触过哪些人呢?……”因病例曾去过商场、药店,尽管已是深夜,李建军心中牢记和坚守新冠肺炎乙类甲管的原则,不停地拨打着一个个密切接触者的电话,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调查。

医疗是处理存量,疾控是控制增量。追踪每一个病例,把感染者送医,控制传染源,把每一个密切接触者仔细排查出来进行隔离,切断传染途径,严防疫情扩散,疾控流调工作成为了防控战役胜败的关键。“发现疑似病例后我们要立即开展调查,15分钟内必须到达指定地点,24小时内完成调查报告,上报市疾控中心和区卫健局。”作为流调组组长,整夜未眠的李建军带领队员们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在大年初一凌晨就开始了追寻病毒踪迹的现场流调征程。

在疫情防控中,离石先后报告2例确诊病例、1例疑似病例,涉及76位密切接触者。由于病例患者活动轨迹复杂、时间跨度大、涉及人员多、患者配合不够等因素,为本就艰巨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如果患者或密切接触者刻意隐瞒,关键的信息一旦不能被精确获取,将会严重影响病人感染范围和密切接触者的判定,给疫情及时精准防控带来很大阻碍。

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疫”中,凭着过硬的专业技术,以宁愿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高度警觉,李建军和队友们抽丝剥茧,顺藤摸瓜,当患者回忆不清时,还结合电子支付凭证、监控、家属佐证等手段,逐一还原其活动轨迹进行追踪并现场调查。一次流调从询问开始到最终形成报告平均耗时5-6小时,情况复杂时甚至要花费一整天或者更长时间。疑似患者、确诊患者以及每名密切接触者的基本信息、现住址、旅居史、接触史、曾经去过的场所、乘坐过的交通工具、就医情况等关键信息他都了如指掌,这些资料不仅留在了电脑里,更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脑海中。在外行人眼中一个个看似毫不相关的片段,在李建军的脑海里却串成了一条条紧密相连的传染链条,成为了他摸清病例感染来源及可能传播人群的科学依据。

“现场流调做到100分是我们的最低要求,因为1分的疏漏就会毁掉99分的付出。”遗漏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就等于让前期的努力功亏一篑。严格筛查,不遗漏任何密切接触者,鏖战关键时刻,李建军和他的队友们倾尽所能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地与病毒较量着。

深夜,李建军在加班撰写流调报告。

为生命站岗的逆行坚守

让数据说话,助力疫情防控。没有数据,就是空谈,没有数据,就无从下手,没有数据,敌情就不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必须用数据作支撑!李建军和他的同事们每天都要进行数据整理,科学分析,综合研判,找出防控重点和薄弱环节,预测可能的流行趋势,撰写流调报告,提出应对建议。

“建议区卫健局暂停XXX诊所的一切医疗活动。”“建议XXX暂停营业,继续做好密切接触者的排查,密切关注员工身体健康状况。”病例基本情况、基础疾病史、旅居史、暴露情况、接触史、就诊情况、发病时间、应对措施、风险评估、建议……撰写每一份流调分析报告容不得半点马虎,专业、细心的李建军以严谨科学的态度不漏掉一个数据,不错报一次疫情,报告中的“硬核”措施和建议成为了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重要决策依据。

制定集中隔离场所工作制度、医学观察制度、公共场所消毒技术指引,下发公告、协查函……在李建军和队员们的努力下,一环扣一环的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着。密切接触者未被感染,得益于流调处置及时、判定准确、隔离到位。正是有了这样的默默付出,我们才看到了每天的疫情数据变化,看到了指挥者的镇定自若,看到了防控方案的精准施策,看到了必将最终战胜疫情的胜利曙光。

李建军在密切接触者家中开展流调工作。

“零新增”背后看不见的付出

“我们不但要接触患者,我们还要接触潜在的病毒。”每一次出发都是为了“零”的记录。咽拭子采样、送检是排除疑似病例的重要环节,也是距离病毒最近的战斗前沿阵地。每次带领采样送检组和消杀组队员们采集咽拭子时,李建军和同事们都要穿上隔离衣、防护服,戴上N95口罩、护目镜和面罩,再套上鞋套和医用手套。两例确诊病例出院后的两周和第四周,需要进行为期14天隔离观察采样和28天恢复期采血清、采肛拭子和咽拭子,还要对密切接触者及境外湖北等地入离重点人员全部进行采样。采样工作不仅紧张繁重,还有很大的感染风险,样本量逐渐增多,工作量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每一次采样都是对李建军和队员们体力、耐力的巨大考验。“工作结束不了,脱不了防护服,不管多长时间不能喝水、不能吃饭、不能上卫生间,只能像机器人一样连续工作,我们从中午12点一直忙到晚上12点,那天进村入户一共采了60位密切接触者。”李建军同志如是说。

李建军与同事们探讨工作。

在这特殊的时期,李建军和同事们经常忙得顾不上吃饭、没时间睡觉。累了,靠在椅子上歇一歇;饿了,吃上一碗方便面,困了,俯身在办公桌上小眯一会儿,却又被急促的电话铃吵醒,揉揉发红的双眼,甩甩发酸的胳膊,转身又投入到工作中……他们是一群“工作狂”,李建军更是同事们眼中的“拼命三郎”;他是全中心走得最迟、来得最早的那个;他总是霸占着办公楼最后的灯光,长长走廊里总有他忙碌的身影。

疾风知劲草,危难见忠贞。开展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国内重点疫区和境外返离人员的流行病学调查追踪,采样送检、隔离,病例、疑似病例居住环境的消毒,复工复产企业的防疫指导,基层防控人员的培训,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忙碌的李建军和他的同事们用无声的行动践行着疾控人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

参加过非典防控、麻疹疫情防控,二十多年来在一线的实战经历,让李建军成长为离石疾控的中坚骨干,多次受到国家、省市卫生部门的嘉奖。在一次次锻炼中成熟、在一场场斗争中奋进的李建军说,作为一名疾控人,就是要当好抗击疫情的“扫雷兵”,做好人民群众健康的捍卫者,这是疾控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姜利文)

原标题:《战疫前哨“扫雷”兵——记离石区疾控中心流调组组长李建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