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全能的中国工厂

2020-03-16 18:5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疫情爆发以来,全国日均口罩缺口高达2亿个,从两大石化公司和上海五菱这样的国企,到私企富士康、比亚迪,多家企业开始跨界生产口罩,各大媒体也争先报道。

全网报道“企业口罩转型”

快速转型可以说是中国工厂的专长。

1939年创刊的山东大众日报就曾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商店、油墨厂、造纸厂,以供内需。抗战中期,日军大量封锁根据地物资,并限制中方报纸的流通,大众日报在内的多家报社都需要自力更生。大众日报在1941年左右开办‘利聚永’商店,并以当地独特站销往外地的方式,赚取资金,辗转购买油墨、纸张等原材料。 

大众日报旧刊

到了80年代,大量军工厂面临停产危机,被迫拓展新业务、二次创业。核工业504厂转型生产雪糕,南京长江雷达制造厂生产电风扇,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改生产肾结石碎石机等等。 

504厂雪糕本糕

西安航空发动机厂NS15体外震波肾结石碎石机

之所以说这些“跨界”难得,是因为这几个案例不光光是“上游变下游”这么简单。也就是,不是像生产发动机的,改生产汽车这样,利用自身的优势,扩展到以已生产产品为原料的商品。简单地说,这种难度大概类似突然让一个码农去演戏。

说到中国工厂,就不得不说刚刚获得第92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的《美国工厂》,虽然名为“美国工厂”,但讲述的是中国玻璃大王曹德旺的福耀集团在美国重开通用汽车工厂的故事。 

电影《美国工厂》宣传片

独立电影人Steven Bognar和Julia Reichert所制作的《美国工厂》,记录了2009年通用汽车公司GM关闭在俄亥俄州Dayton的流水线工厂后,世界最大的汽车玻璃厂商——福耀集团,将该厂收购,并于2015年左右招工、重新开厂。

“美国工厂”福耀玻璃(美国)FGA一开始由美国白人经理人所管理,中层管理者为中国调来的技术人员,工人则为Dayton本地各种族裔的低收入人群或曾经的中产阶层。后期因曹德旺判定美国管理者无法达到生产目标,改聘任熟悉中、美的华人为FGA最高执行人。这也让美国工人更加断定他们是在“中国工厂”打工,而不是本土化的“美国工厂”。

影片最吸引人的,应该就是通过对美国蓝领工人在中国人开设的美国工厂再就业的经历,这期间所遭遇的文化冲突,而影射两国经济、社会、政治方面的不同理念。要知道这部纪录片的放映媒体Netflix奈飞,可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制片公司Higher Ground Productions的合作伙伴。

左至右: 导演Steven Bognar,前美国第一夫人Michelle Obama,
导演Julia Reichert,前美国总统Barack Obama

美国本土媒体纽约时报、NPR、The Atlantic等,一边倒地热议着《美国工厂》所展现着人们对“自由”的向往。包括从福耀总部调职到Dayton的中国工人,看着美国广阔土地时的感叹;也包括美国工人为了实现自由民主,坚持要成立工会、保障个人利益。小编相信这是很多人的观后感,不单是美国人,但同时,小编也看到原GM工厂会shut down有其必然性。

影片多处以中国人代表的中层管理者指责“美国工人效率低”,而美国工人抱怨“工厂不能保障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设置了两大对立面。中国人觉得要提高产能使工厂尽快盈利,而美国人觉得要在安全、有指导的环境下一步一步来。小编只能说,站在各自的角度,双方都没有错。作为在中美两国都工作过的人,小编赞同“大部分中国人更看重结果,大部分美国人更看重过程或进展 (纽约金融行业除外)”,这样的说法。

小编个人觉得比较耐人寻味的一幕是,有一位中年女性白人工人 (抱歉请允许我在这里stereotype一下)吐槽说,“the Chinese supervisors don't even pat on my back”,这句俚语的换成中文就是“中国主管们都不拍拍我、鼓励我”。大家看到可能第一反应是“什么鬼?又不是小孩子,还要拍拍?”就像华人总经理后来在片中提到的,多数美国人从小是被鼓励着长大的。华裔小孩得了A-可能要回家跪键盘,而中产白人小孩得了D家长可以会说“好棒哦!及格了!下次会更好的!”

为什么强调中产白人呢?美国的其他少数族裔——黑人、阿拉伯裔等大多还是像亚裔这样,盛产虎爸虎妈。上层白人急着进常青藤,底层白人比较少,我们之后会单独写一篇探讨美国的阶级。现在我们仅需知道的是,美国白人中产是占美国人口大比重的,他们也是生活在“美国梦想”American Dream里的那些人。

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剧照

类似“鼓励”这样的小细节,逐渐聚积,最终激化了美国人所代表的工人和中国人所代表的福耀工厂之间的冲突。

比起提高自己的技能或效率,更多的工人为了实现在工厂的“自由”,保证自己可以不被逼迫生产额外的汽车玻璃,保证餐厅的微波炉是正常工作的,保证自己的薪水可以养家,他们选择了上街游行,组织投票设立工会。小编并不是说他们有这些要求是错的,反而小编觉得这是个人权益的一部分,但问题是“如果饭碗不保,谈个人权益不觉得奢侈吗?”

影片中的一位工人,因多次罢工并参加示威活动,最终被解雇,这时这位工人说道“如果知道自己可能丢掉工作、失去经济来源,回到一开始,可能会再想想罢工抗议是否值得”。

可能有些人会说福耀不道德,或是不尊重美国本土文化,曹德旺也因为开除罢工的人、阻止工会设立,在影片播出后受到了外界的抨击。客观来说,工会这件事跟是不是中国企业家没有太大关系,这只是典型的投资人理念,特朗普也不会想自己的公司有工会,因为对他们来说工会就代表罢工、代表生产停滞,每分每秒烧投资人的钱。

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人之初,性本?》中提到,善恶难辨,或者说善恶在生存面前不值一提,成人的世界就是这么残酷。雇员有权游行,雇主便有权决定雇员去留,事关商业利益,就无法要求人人“圣贤”,在商言商,这也是商业规则。

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AW上街抗议

中国因为人口基数庞大,竞争激烈,人人都要努力往上爬,不然就会优胜劣汰。

FGA初期,美国人带领的管理团队第一次到福耀总部参观,被生产效率、工人间的密切配合度都震惊到。中国工厂比美国工厂工资低、安全保障低,但产量翻倍。

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造就了两种状态,中国工人都这么拼,中国能成为制造大国也就理所应当。

美国经理参观福耀厂这件事,也就触碰到了小编个人认为《美国工厂》最大的一个bug,就是单向文化融合(one-way cultural adaptation)。指的是,当两个拥有不同文化的个体、团队或企业,需要合并为一体时,只有其中一方吸收对方的文化而进行内部调整,另一方表现出抵制的态度。这个复合词是小编造的,查词典应该是没有,但意思是这个意思。

在《美国工厂》中,只有福耀努力适应美国文化,但美国工人不能接受中国的“福耀文化”。

福耀玻璃(美国)FGA美籍管理者参观福耀集团位于中国福建福州总部的工厂

美国经理回到Dayton后,实行了中国工厂里班组、列队的机制,但并没有起到凝聚美国工人的作用。

美国工人一直吐槽中国人——说好了建设“美国工厂”,可是很多事情还是按照中国的来,但反之,他们是不是也拒绝被中国企业的运营方式同化呢?

尽管片中中美管理者都在强调“一个福耀”,公司文化而非中国或美国文化,工人也无法接受。

如果这仅仅是另一个美国公司的文化,美国工人对“同化”的反抗力是否就就小一些?种族歧视就又是另一个论题了。

如果一个美国企业家以中国人的方式提高产能,这可以被称之为革新;而中国企业家以中国方式操作,就叫文化洗脑,有趣吧? 

福耀年会(截图自《美国工厂》)

福耀年会(截图自《美国工厂》)

福耀年会(截图自《美国工厂》)

之所以中国工厂的运营模式很难被西方人接受,除了文化差异,还有就是游戏规则。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所著《世界秩序》一书中说道,“中国几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不遵从西方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Westphalia System的国家,这也就解释为什么中国强大而西方世界不服”。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来源于1648年欧洲各国签署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和平停战协议,结束了欧洲诸国间几十年的战争,也奠定了当代国际法的基础。大家可能会想说,这跟经济、政治也没什么关系吧?之所以改称其为体系,是因为在之后的几个世纪,欧洲资本大国制定的商业、社会原则都深受《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影响。这就像儒学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一样,根深蒂固。

英、法等国殖民美洲、建立美国遵循的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日本、韩国这些东亚国家自明治维新后也逐渐被同化,因此中国可以说是独树一帜。虽然全球化、数字化及社交网络的传播,让外国人对中国有了更真实的认识 (知道现在中国男子都不梳辫子了),但中国的“自成一派”,依旧是不被他国所广泛接受的。 

p.s. 小编良心推书,不收回扣,童叟无欺!

这就是为什么外国人经常想不明白,“哎?中国人怎么还能这么干?”

而大家往往对不同想法、思维模式,尤其是少数人的意见,是不接受的,就像我们上一期聊到的“现在社会的本质是少数服从多数”。

写这篇文章也不是说小编有多“红色”,反而是想表达,我们要在世界上被认可,真的还是“long way to go”——有很长的路要走。

因为我们在用我们自己制定的规则,而这目前是不太被国际市场所认可的。

加上偶尔哪儿来个不法商人,赚快钱,搞得“中国商人”这块牌子在海外难以立足。

追根究底,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外国人看到好多中国驻外人员一到国外就开始自己种地,可能会说“你们中国人好厉害啊!人人都会种地”,但他们可能不会想到曾经四万万中国人粮食短缺的艰苦岁月。就好像很多人看到犹太人会赚钱,却忘了犹太人被迫流亡的几千年。

历史总是容易被遗忘的,但希望教训不会是。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