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防火!防火!这些事绝对不能做!

2020-03-23 22:2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进入春季以来

天气干燥、多风少雨

是火灾事故的多发季节

森林防火,刻不容缓

磁县去年10月1日发布的

关于设定森林防火期火险区的通告

明确指出现在已经进入

高火险期(3月1日—5月31日)

请大家提高防火意识

认清火灾危害

共同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

磁县护林防火指挥部

关于设定森林防火期火险区的

通 告

磁护告〔2019〕2号

为有效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重要设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和《河北省森林防火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现就设定我县辖区内森林防火期、火险区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防火期:自2019年10月1日起至2020年5月31日止。(其中高火险期为3月1日—5月31日)

二、火险区:磁县境内的所有山林、林地。

三、各乡(镇)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森林防火工作,严格实行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县直有关部门实行对口负责,认真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四、在森林防火期,严禁携带一切火种进入山林;严禁烧荒、烧草、烧秸秆、上坟烧纸、燃放孔明灯、野炊等一切野外用火行为;在林地内进行工程施工或采矿的,需经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森林经营单位批准并采取防火措施,做好灭火准备工作。

五、各乡(镇)对进入本辖区重点林区的路口,要依法设立临时检查站,对进入林区所有车辆和人员进行检查,查扣火种并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县广播电视台、磁力磁县等宣传媒体要高密度播(刊)发森林防火公益广告,各村广播室每天三广播,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六、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火情,应当立即向当地乡(镇)或者县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当地乡(镇)或有关部门接到火情报告后,要立即采取措施组织补救。

七、发生森林火灾时,气象部门要做好火场区域气象预报;交通运输部门要及时提供交通运输工具;公安及交警部门要维护治安秩序、保障道路畅通,必要时负责群众转移;卫生部门要组织救治伤残人员;民政部门要妥善安置灾民。

八、根据《森林防火条例》第五十条及《河北省森林防火工作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冀林公字【2006】26号)第十条规定,凡在森林防火期、高火险区未经批准擅自野外用火的,对当事人每次处2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每次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在林缘农田内焚烧秸秆的,按照《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止露天焚烧的决定》进行处罚。对拒不执行本决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规定予以处罚。造成森林火灾的,除依法追究肇事者的法律责任外,对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是公职人员的按照法律法规给予行政处分;对在场不给予制止或者制止不力的领导干部,一律从重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九、各乡(镇)、重点旅游景区,在防火期内,要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对市、县防火办在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要切实整改;限期整改不到位的,按照《森林防火条例》第四十九条的规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对个人并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并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十、本通告有效期为一年,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十一、县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举报电话及报警电话:2310119

特此通告

磁县护林防火指挥部

2019年10月1日

小编还准备了一些森林防火小知识

快来一起学习吧~

什么是森林火灾?

凡是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森林气候都称为森林火灾。

森林火灾有哪些危险和后果

1、森林火灾不仅能烧死许多树木,降低林分密度,破坏森林结构;同时还引起树种演替,由低价值的树种、灌丛、杂草更替,降低森林利用价值。

2、由于森林烧毁,造成林地裸露,失去森林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将引起水涝、干旱、泥石流、滑坡、风沙等其它自然灾害发生。

3、被火烧伤的林木,生长衰退,为森林病虫害的大量衍生提供了有利环境,加速了林木的死亡。森林火灾后,促使森林环境发生急剧变化,使天气、水域和土壤等森林生态受到干扰,失去平衡,往往需要几十年或上百年才能得到恢复。

4、森林火灾能烧毁林区各种生产设施和建筑物,威胁森林附近的村镇及危及林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同时森林火灾能烧死并驱走珍贵的禽兽。森林火灾发生时还会产生大量烟雾,污染空气环境。此外,扑救森林火灾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影响工农业生产。有时还造成人身伤亡,影响社会的安定。

引发森林火灾,要承担法律责任

主观存在过失,属失火罪,如果是故意,则是放火罪。失火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2公顷即30亩以上的,应予以立案追诉。

处罚:犯失火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实践中,在失火行为造成了严重后果,构成失火犯罪的情况下,一般在法定的基本量刑档次内给行为人裁量刑罚。

也就是说,失火行为造成了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一般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一量刑档次内裁量刑罚。“情节较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根据刑法114条、115条第一款的规定,故意放火,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立案追究。国家林业局、公安部2001年5月9日发布实施的《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及立案标准》规定,凡是故意放火,造成森林或其他林木火灾的都应当立案。

1、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

2、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

3、造成十户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资料烧毁的;

4、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二公顷以上为重大案件,或者过火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面积十公顷以上的为特别重大案件;

5、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为确保森林防火安全

小编呼吁

每个人都应注意

森林防火“十不要”

一、不要携带火种进山。

二、不要在林区吸烟、打火把照明。

三、不要在山上野炊、烧烤食物。

四、不要在林区内上香、烧纸、燃放烟花爆竹。

五、不要炼山、烧荒、烧田埂草、堆烧等。

六、不要让特殊人群和未成年人在林区内玩火。

七、不要在野外烧火取暖。

八、不要乘车时向外扔烟头。

九、不要在林区内狩猎、放火驱兽。

十、不要让老、幼、弱、病、残者参加扑火抢险。

森林火灾扑救方法

●人工扑打:人工扑打是扑灭地面火常用的方法,也是经济而有效的方法。其灭火机理在于:用扑火工具压火,减少氧气的供应;用扑火工具扫除已着火的可燃物和火灰、火炭、火星,使未着火的可然物脱离火源,破坏预热作用。其作法是:把扑火队员编成3-4人一组,用鲜树枝或手持灭火工具不停地轮流打火线,直到控制蔓延为止。操作方法是:轻举重压,边打边扫。然后趁机猛扑,一鼓作气,迅速控制林火蔓延。

●用水灭火:水是最廉价的灭火剂,能够扑灭地下火、地表火、树冠火。特别是楞场火,未清理的采伐迹地和植物茂密、腐殖质层厚的原始林区,非用水灭火不可。

●用土灭火:用泥沙覆盖燃烧物质,使其减少氧气供应量,甚至隔绝氧气,破坏燃烧条件。在森林消防中,扑灭伐桩、倒木火,在没有水的情况下,用此法比较省事和有效。方法是用锄、锹等工具就近挖松泥土,掀土投向火焰,直到火灭或燃烧物质完全覆盖。

●用气灭火:在实践中,人们逐步认识到,当风速大于15m/s,风即能起到灭火作用。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风力灭火机。一台风力灭火机配备机手2人,一人背机,一人背油,轮流操作。

防护措施和逃生技能

在森林中一旦遭遇火灾,应当尽力保持镇静,就地取材,尽快作好自我防护,可以采取以下防护措施和逃生技能,以求安全迅速逃生:

1、在森林火灾中对人身造成的伤害主要来自高温、浓烟和一氧化碳,容易造成热烤中暑、烧伤、窒息或中毒,尤其是一氧化碳具有潜伏性,会降低人的精神敏锐性,中毒后不容易被察觉。因此,一旦发现自己身处森林着火区域,应当使用沾湿的毛巾遮住口鼻,附近有水的话最好把身上的衣服浸湿,这样就多了一层保护。然后要判明火势大小、火苗延烧的方向,应当逆风逃生,切不可顺风逃生。

2、在森林中遭遇火灾一定要密切风向的变化,因为这说明了大火的蔓延方向,这也决定了你逃生的方向是否正确。实践表明现场刮起5级以上的大风,火灾就会失控。如果突然感觉到无风的时候更不能麻痹大意,这时往往意味着风向将会发生变化或者逆转,一旦逃避不及,容易造成伤亡。

3、当烟尘袭来时,用湿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迅速躲避。躲避不及时,应选在附近没有可燃物的平地卧地避烟。切切不可选择低洼地或坑、洞,因为低洼地和坑、洞容易沉积烟尘。

4、如果被大火包围在半山腰时,要快速向山下跑,切忌往山上跑,通常火势向上蔓延的速度要比人跑的快的多,火头会跑到你的前面。

5、一旦大火扑来的时候,如果你处在下风向,要做决死的拼搏,果断地迎风对火突破包围圈。切忌顺风撤离。如果时间允许可以主动点火烧掉周围的可燃物,当烧出一片空地后,迅速进入空地卧倒避烟。

6、顺利地脱离火灾现场之后,还要注意在灾害现场附近休息的时候要防止蚊虫或者蛇、野兽、毒蜂的侵袭。集体或者结伴出游的朋友应当相互查看一下大家是否都在,如果有掉队的应当及时向当地灭火救灾人员求援。

■编辑:东 平

■校对:李玉萍

■初审:王庆明

■终审:房淑萍

秦 冀

■微信:cixianrongmei

■热线:0310-2335552

■邮箱:cilicixian@163.com

爱磁县的你

原标题:《防火!防火!这些事绝对不能做!》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