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三年时间,用手机记录百岁老人讲述沈阳的两次解放

2020-03-26 13:2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2016年11月,我们通过沈阳老干部大学的工作人员,结识了95岁高龄的孙克实老人。第一次去他家里拜访,寒暄过后,我们请他讲讲伪满时期在沈阳当警察的往事。老人双手抚膝,沉默片刻,突然说出一句流利且地道的日语……

 

三年时间,我们听这位老人讲述了他一生的经历。期间他两次住进医院,我们去探望时,他都高兴地坐起来继续给我们讲。能遇见孙克实老人,真是我们的幸运,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讲出自己的故事,即使愿意讲,也不一定会讲得很精彩、生动。他曾跟我们说:“我比你们早活了几年,经历了一点事,你们想知道,我有义务告诉你们。”听了这话,我们真是无比感动。

 

这个“义务”是一种“权利”的对称,什么权利?那就是每一个社会个体参与整个社会历史书写的权利。我们聆听讲述的每一个午后时光,都仿佛进入一幅陌生且亲切的历史画卷——从本溪到丹东,从奉天到沈阳,从光复到解放……很多历史教科书上的章节,通过这位老人的讲述变得更加生动,更富于细节。这也许就是“口述历史”的魅力。

 

口述的魅力如同电影的魅力,讲述者就像是一部影片的主角,他声情并茂,绘声绘色,开启我们听觉联想的感官,一点点深入到久远的情境之中。也因为他是主角,他必然把自己置于一个端端正正的位置,并且能以一个当事人的身份来评说那些尘封已久的往事。因此,“口述历史”是有很强主观性的,它对历史真相的呈现,需要受众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思考,判断,接受。

 

然而,有一种真实性是确定无疑的,就是我们在三年期间,用视频原原本本地记录下与老人交流的全过程——他跟我们讲的话,他展示与自己有关的老照片和文件,他给我们手绘的过去行踪的地图,还有我们根据他的讲述所搜集到的档案资料,到事件发生地寻找到原有的建筑和遗迹。这些个纪录经过整理、编辑、制作,最终形成了一部视频作品,我们理所当然要称它为“纪录片”。根据《牛津英语词典》的解释,纪录片是指以对特定主题进行真实性报道的影片或广播电视节目。这就是我们三年来,真实地报道孙老讲述他个人生命史的成果。

 

在这部片子里,孙克实老人是讲述者,河西的角色有点像报幕员。他穿针引线,通过史料解说历史背景,寻找原址和遗迹对照时空变化,把老人所经历的一个个片段连缀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详实的、有画面感的故事。三年来,河西在镜头前的表现从青涩到稳重,这部片子也同样记录了他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这三年的记录工作全靠手机来完成,从iPhone4、iPhone6S到iPhone7,伴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画质不断提升,拍摄手法日趋稳定。用手机拍摄的初衷是不干扰老人的思路,让他感觉不到镜头的压力。慢慢地,我们发现手机其实已经改变了人类的记录方式,甚至思维方式。唐代诗人李贺每出行必带纸笔,偶得佳句便马上记下投入锦囊。如今到了5G时代,手机成了手边的纸笔,可以随时记录自己的想法和眼前突发的事件,然后利用手机上的软件进行编辑,通过各种社交平台发布、传播。一个古代文人历经数年的事业,现在分分钟便能搞定。这不能不让我们佩服并感激这个时代,因此,河西总是感叹:这个时代成全了很多人的梦想。

 

《从光复到解放》仅仅截取了孙克实老人近百年人生历程的一小段——从1944年到1948年,他的个人经历折射出一幅大时代的历史画卷。这五年可以称得上是沈阳历史上最复杂的时期:日伪倒台,城市真空,苏联接管,八路军和国民党先后主政。最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浴血奋战,这座古老的、命运多舛的城市终于回到人民手中。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