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感动+暖心!

2020-03-26 22:0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感动!暖心!

“从武汉撤离前,我收到了武汉小学生亲手绘制的文化衫,特别感动,也很暖心。回来后,一直想表达感谢,后来通过志愿者联系上了这名小学生,终于在前两天与她视频见面了。”说起文化衫的经历,正在隔离疗养的市一院驰援武汉医疗队员徐杨感慨不已。

这位让徐杨牵挂在心的小姑娘叫曾诗淇,今年8岁半,是武汉市吉林街小学二年级学生。蚌埠日报全媒体记者从徐杨展示的文化衫上看到,文化衫的正面画了一个全副武装的医务人员,他正捏紧拳头为战“疫”鼓气,小姑娘还写下“感恩有你们”几个字;文化衫的背面,是扎着两个小辫的她与穿着厚厚防护服的医护天使,一起给武汉加油,画面上还有几朵美丽的樱花。

记者辗转得知,曾诗淇小朋友听妈妈说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队要陆续离汉,她就想亲手做一件小礼物为他们送行。当时武汉市青山区青少年宫正在青山区中小学中开展“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涂鸦抗疫文化衫活动,以表达武汉人民对援汉医护人员的感谢。曾诗淇便把心愿和祝福画在衣服上,送给曾经帮助过武汉人民的医务人员。

当在视频电话中看到穿着自己手绘文化衫的徐杨,曾诗淇喜出望外。“我的鼻子酸酸的,心中既高兴又感动。”曾诗淇在日记中记录下这次难忘的经历,她写道:“视频里的叔叔,浓浓的眉毛、大大的眼睛,亲切地和我打招呼:你好,曾诗淇!我是安徽医疗队的徐杨叔叔,谢谢你哦,你画的文化衫我收到了,真漂亮,我很喜欢!你也很漂亮,等疫情过后,欢迎你和爸爸妈妈来安徽做客,我带你们去黄山,吃遍安徽美食!”

“当时与小诗淇聊了很久,以后每年我也会送一些学习用品给小朋友,我们还约定明年春暖花开在武汉再相聚。” 徐杨告诉记者,蚌埠武汉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经此一“疫”亲如一家人。

守住战“疫”最前线

晚上8点半,挂了和家人的视频电话,胡梦可在笔记本上列出第二天的工作计划。他是禹会区信访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年初二起,应区政府号召坚守在抗疫一线岗位。瑞晟观察点成立后,他便来到这最前线,至今从未归家。

家中还有2岁的孩子,每天在家都说想爸爸,可胡梦可并没有陷入对家人的深深思念中,反而把这股思念化成更加坚实的力量。“我们多努力一分,早日战胜疫情,就能早一天回家和家人团聚,这就是支持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胡梦可说。

禹会区发热人员瑞晟医学观察点于2月7日成立并投入使用,由禹会区政府牵头,由禹会区信访局局长胡民带队,马城镇卫生院及第一人民医院提供技术支持,禹会区政府征召各社区医院护士为消杀人员。观察点主要接收第一人民医院及第五人民医院的发热病人,由医院发热门诊初筛后,根据防疫指挥部条例要求,将需要留观的病人送至观察点进行留观,并开展相关工作。

对于留观人员来说,住进了观察点,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每日三餐有人送到房间,和宾馆生活并无二样。可事实上,观察点的要求和标准可远远超过宾馆。每个房间使用独立空调系统,严格执行消杀措施,每日餐饮都要在兼顾营养搭配的基础上,尽可能变“花样”,确保留观人员能住得舒心、放心。

进入隔离区要穿上连体防护服,戴上口罩、护目镜等,一旦穿戴完毕,就不能喝水,也不能上厕所。“经常一个班上下来,浑身都湿透了,里面的衣服都能拧出水来。”长青乡中心卫生院护师朱红侠说,有时候为了省下一件防护服,就连续工作不间断,八九个小时做消杀工作。“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整个人都虚脱了,但缓缓劲又有新的工作在等着。”朱红侠是一名军嫂,疫情发生后,她主动报名参加,并以个人名义为观察点提供生活物资,工作再辛苦也没有喊过累。

就这样,投入使用以来,观察点已收治一百多位发热病人,并以都痊愈的好成绩完成第一阶段任务。“有位痊愈后离开的高女士,离开前为我们送来鲜花表示感谢,我们的辛苦得到大家的认可,那一刻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同样坚守至今的禹会区信访局工作人员张毅说。

然而,还未来得及褪去身上的疲惫,新的战斗又开始了……

3月16日起,瑞晟观察点开始接收湖北返蚌人员及境外返蚌人员,开启第二阶段任务。

“春天已经来了,胜利就在远方。”胡梦可说,只要疫情还在,他们便一直在。等到结束那一天,他将以优异的工作成绩,为自己的战“疫”生涯画上满意的句号。

“与你并肩作战”

34岁的陆宇是固镇县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就主动要求投身一线,经医院领导同意后,她作为医院第二批队员前往隔离病房工作。进入隔离病房后,陆宇很快进入了工作状态,用最短时间熟悉工作流程、病区和病人情况,督促隔离病房医护人员戴好口罩、帮助她们穿好防护服,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尽一切可能杜绝交叉感染的发生。

每天,陆宇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戴着令人憋闷的防护口罩和眼罩,全副武装地连续工作十几小时,常常闷得喘不过气,她的颈部、鼻子都磨破了皮、脸上留下被口罩及帽子压出的红色印记,双手浸湿发白,衣服也被汗水浸透显现出白色的印记。

特殊时期不允许亲人陪护,一些病人担忧自己的病情,情绪时常崩溃。陆宇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还要耐心安抚病人情绪。正因为有她的逆行与担当,病患才能有战胜病魔的信心。

隔离病房有一位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的脑梗塞后遗症的老人。每日三餐准点喂饭,病人吃喝拉撒全在床上解决,虽然穿了尿不湿,但是他病情较重不能配合,只能用了保留导尿,大便后及时为老人擦洗身体。为防止老人背上长褥疮,每天要定时给他翻身拍背常常累得满身大汗。这一切都需要护士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才能完成。下班后,陆宇感觉喉干舌燥,加上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常常感觉缺氧,头晕。她说,虽然在一线抗疫很辛苦,但是我们并不孤单,“因为有很多充满信心的‘逆行者’与我们同行。”

陆宇的丈夫朱亚军今年39岁,是固镇县人民医院CT室的一名医生,被称为抗疫前线“侦察兵”的影像人,虽不在临床科室忙碌,却是临床医生们不可缺少的“火眼金睛”。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朱亚军主动请缨,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固镇县人民医院作为定点收治医院,几乎收治了全县的发热病人,90%的检查部位都是肺部,每个病人的图像有300-600幅,这就意味着CT室的诊断医生每天要在数万幅图像中寻找符合新冠肺炎诊断标准的蛛丝马迹,其难度可想而知。

朱亚军每天直接面对病人,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摆体位,操作机器,做检查,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誓言。

家,在疫情期间,成了一线医护人员做梦都想回却回不去的地方。

“闺女9岁,儿子2岁,我俩都在抗疫一线,把孩子放在爸妈家里,让老人受累照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孩子需要我们,工作需要,病人更需要我们,孰轻孰重,我俩能分的清。疫情大敌面前我们别无选择,待到春暖花开时,疫情解除了,我们再补上所欠下的亲情账,好好在家陪陪他们”提起孩子,陆宇语气中难掩愧疚却又充满自豪。

来源:蚌埠日报全媒体综合蚌埠女性

记者:张婷婷 李景

原标题:《感动+暖心!》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