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奋进新时代】黄龙:“产业+就业” 走稳脱贫路

2020-03-26 19:3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之年 。黄龙县主动作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科学制定防返贫激励措施,引导贫困群众投身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鼓励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千方百计提升群众收入和幸福指数。

彭双喜是黄龙县界头庙镇范家卓子村脱贫巩固户,是典型的因病因学致贫家庭。为激发其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变“输血”为“造血”,2019年,县上扶持彭双喜发展了30头黑猪,从垫资购买猪仔到销售猪肉一条龙服务,这几天不仅把11万销售款送到了彭双喜手中,又签订了今年的20头黑猪年终猪肉收购合同,这让彭双喜格外高兴。“今年再养20头,扶持养一个猪苗子给500块钱,等于免费给一个猪娃子,今年还想把这院子扩展,再多养点,这日子越过越有信心了,日子越过越好了”。

黄龙县围绕“高质量稳定脱贫”目标,把巩固脱贫成果作为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今年,针对全县具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设施果蔬产业、新增矮化密植苹果、种植中药材,设施养牛、养猪等11方面进行产业扶持,给予500元到10000元不等的补助扶持,充分调动了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信心。

同样是脱贫巩固户的黎加红也第一时间抓住了这次发展产业的机会。

“咱们村上宣传扶贫栽苹果树,每亩地可以补800块钱,我今年栽了十亩地,就能补8000块钱,像肥料,旋地,犁地,树苗的钱全部不用咱们自己掏,这个政策我觉得相当不错”。黎加红说。

“我们村建档立卡户,有的养猪,有的栽苹果、种植中药材,后期我们就是对贫困户享受的这些政策落实到位起到监督作用,逐户逐地去排查去核实,对完成的进行上报,然后符合要求的发放扶贫资金。”黄龙县界头庙镇高梁村第一书记王锋告诉记者。

多措并举,激发脱贫内生动力,黄龙县在推进产业扶贫的同时加大了就业扶贫力度。通过政策扶持,强化产业技能培训,开发卫生保洁、护林防火、护路养路等公益性岗位,营造出干部帮、政策扶、群众干三方联动的良好氛围,推动产业、就业发展,取得良好效果。家住黄龙县白马滩镇的脱贫巩固户王伟龙今年通过县上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解决了就近就地就业问题,成了黄龙县养老保险经办中心的“上班族”。

“家里有二亩多核桃园,生活也不太够,然后在这块干公益岗,每个月能拿1600块,一年能拿20000来块钱,家里基本生活是够了,国家政策也比较好,感激国家给我这么好的政策,我以后也会更努力工作,做好我的本职工作。”王伟龙说。

同时,黄龙县还多种渠道,摸排收集县内外符合贫困劳动力就业岗位信息,开展“一析三应对”专题攻坚行动(即:全力摸排贫困群众外出务工意愿和产业发展需求;分析每一户建档立卡群众就业产业发展方向;建立本地岗位需求对接清单、产业发展补助清单、外出务工补助清单三方面应对措施),全力保障和增加困难群众收入。因地制宜建设扶贫车间、社区工厂、专业合作社。鼓励村集体以领办、合股、服务等方式参与特色种养业、设施农业、传统手工业等产业经济发展。通过岗位援助、免费培训、电商创业、技校培养多途径推动就业,积极为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低收入农户劳动力100%提供个性化就业援助。黄龙县人社局副局长张耀龙告诉记者,“今年黄龙县出台各项惠民政策后,贫困群众实现稳定就业。累计发布适合贫困劳动力用工信息50多条,提供岗位550多个,实现复工复产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22人,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269个,续签、新纳就近就地就业贫困劳动力208人”。

同时,黄龙县出台了《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十条措施》和《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优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的指导意见》等措施,有效缓解贫困群众产业发展资金问题,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

“从促进贫困人口务工就业,帮助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加快扶贫项目落地开工等十个方面应对,从帮助贫困群众发展矮化苹果等11个方面给了奖补政策,可以说确保了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不误,截止目前,我们已经下达了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1996万,拨付298万的产业直补到户项目资金。”黄龙县扶贫开发局副局长高玉军说到。

黄龙县融媒体中心

全媒体平台

扫描上方二维码 下载“爱黄龙”APP

黄龙宣传微信公众号

黄龙宣传新浪微博

黄龙宣传今日头条

黄龙宣传天天快报

原标题:《【奋进新时代】黄龙:“产业+就业” 走稳脱贫路》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