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吴昌富:我用红色毛体设计了《八五通讯》的题头

2020-04-08 18:4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口述者:吴昌富

采访者:张程程

整理者:张程程

采访时间:2020年1月3日

采访地点:上海吴昌富寓所

我是1970年11月23日进山的,我之前是在上海工艺美术学校读书,这个也是和我从小到大喜欢画画有很大的关系。三线建设是国家的战略目标,因此上海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班有20个人,参军的参军,干革命的干革命,还有9个人就被分到小三线去了。1970年11月接到通知,说我的工作已经分配好了。家里人听说我的工作已经落实了,都很高兴,虽然说是去安徽,但是家里人也很支持我去。一周之后,我和上海机关事务局派出的五位厨师专业的学生一起踏上了奔赴安徽的轮船。经过一天的舟车劳顿后,轮船抵达了安徽贵池,那时候天气比较寒冷,环境也比较差,但是我们几个的心情还是比较激动的,对未来的工作生活有着无限的憧憬。第二天清晨,我们坐上一辆大卡车,沿着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前往八五钢厂。

到了厂里之后,就被分配到政宣组,我就这样开始了我在八五钢厂的工作生活。厂里的生活和在学校的日子完全是两回事,在学校的时候,一门心思就知道画画,现在来到这么大的一家钢厂,周围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即使是这样,还是要尽快的适应这里的环境,尽快的投入到工作中。几天后,领导让我去厂部大门口比较醒目的地方去写条宣传标语。我就开始准备起来,主要是准备写宣传标语所需要的各种工具和材料,我先填写单据,然后去后勤、五金仓库等部门去领取刷子、油漆、梯子等工具。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就在梅村西面三岔路口的一户农家的山墙上完成了这一任务。我写的是“三线建设要抓紧”七个大字,这是当时毛主席提出来的。这项任务是我在走出校门,踏上工作岗位后完成的第一件任务,在这之后就对政宣工作逐渐开展了起来。

《解放日报》上的摄影报道

在最初的几年,八五钢厂处于筹建阶段,各项规章制度、各种职能机构都还没有建立健全,应该说当时的条件还是比较艰苦的。厂里的职工除了工作、吃饭、睡觉以外,其他的业余时间都没有被很好的安排。一些职工会看看书、打打球、唱唱歌,但是还有一部分职工业余时间没有什么兴趣爱好,经常三五成群的喝酒,无所事事。如何充实职工的业余生活就成了厂领导思考的一件大事。之后政工组就打算办一个展览会,主要就是表彰先进、批评落后。当时照片也不多,很多内容就需要画图来呈现,我当时画了很多画。一切准备完成之后,我们就举办了一场名为“八五青年在前进”的展览会,当时厂里领导看过之后就觉得批评的过于严厉了,于是就不再对外展览了,只是让厂部领导和车间领导过来参观学习。

尽管这次展览会没有收获设想的效果,但是厂部领导对于职工的业余生活依然非常重视。当时我们厂的倪国钧同志是一位有才能、有想法的领导干部,他就提议要多搞活动。后来厂部就准备组织文艺汇演,要求各车间、各部位都要出节目,为此我还设计了一个图标,图标的上面画的是延安宝塔山,下面画的是一朵映山红,旁边还有各色各样的花朵映衬着,烘托出了一派热闹祥和的氛围,这也与这次文艺汇演的主题是保持一致的。在这个图标的创作过程中还是得到了倪国钧的指点和帮助,对我的创作提供了一些思考和启发。这次文艺汇演办得很成功,在此之后,厂里的文艺活动就逐渐多了起来,各类文艺小分队也陆续成立,大家也开始都培养起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的会唱歌,有的会跳舞,有的会画画,有的会下棋……大家都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发现了自身的特长,业余生活也开始变得丰富多彩,大家的业余时间也变得日渐充实,厂里的氛围也开始得到了转变。

 

吴昌富为八五钢厂举办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十周年文艺晚会设计的图案

我还参与了厂报《八五通讯》的设计。厂领导倪国钧同志告诉我,他确定《八五通讯》四个字要用毛体。为此,我把能搜集到的毛主席手书笔迹中挑出这四个字。由于我有良好的美工专业水平,因此一次设计出稿成功,倪国钧同志很满意。《八五通讯》四个红色毛体也得到了全厂职工的一致称赞!

黄山写生

除此之外,我们还经常给职工安排看电影,那时候我们厂还没有成立自己的放映队,就请当地的贵池电影院过来给我们放电影,尽管是在露天广场上放映,但是每次放电影都会引起不小的轰动,不仅厂里的职工,还有附近的老乡,全家老小一起出动,大家都来看电影。后来厂里根据实际情况,自己设立了电影放映队来满足职工群众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那时候放的电影有《鲜花盛开的村庄》、《奇袭》、《草原英雄小姐妹》、《地雷战》、《南征北战》等等,都受到了职工群众的热烈欢迎。除了看电影外,我们厂还会从上海邀请歌舞团、沪剧团、杂技团、话剧团等等文艺团体来厂里演出,后来我们还在07车间后面的一座山上造了一座电视差转台来接收电视信号,我也拍过当时建差转台是的工作照,当时要为了找到一个信号较好能够覆盖全厂的制高点,我们几个人翻山越岭,不停地测试,最终选中了07车间后面的一个地方。尽管工作比较艰苦,但这些都是为了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使职工们能够及时了解国内外的新闻,因此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与此同时,我们厂还积极组织体育比赛,主要就是五项球类运动,分别是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和羽毛球。为此我还专门设计了宣传画,鼓励大家去参加体育比赛。因为我们厂的车间和部门比较多,而且赛制采取的是循环赛,因此我们整个体育比赛的周期是比较长的。后来我们厂还专门造了一个灯光球场来方便夜间足球比赛的开展。在这种长时段的比赛和比拼下,我们厂足球队的实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后方基地举办的一些比赛中也拿过一些奖,因此也算是小有名气,后来我们厂的篮球队还和省军区的篮球队进行过友谊赛。这也可以看出我们厂在体育活动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反响。

除了组织开展上述的活动之外,我还负责拍摄工作,刚进厂的时候,厂里就把仅有的一台海鸥方镜箱120照相机给了我,让我负责此后的拍摄工作。尽管我在学校的时候也接触过摄影,但是把它作为一项专门的工作来对待还是从来没有过的。我也在一边工作一边摸索,因为那个时候的照相机不像现在的这么先进,那时候的照相机需要用胶卷,从拍摄到冲印整个流程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复杂的。因此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还专门去买了一些学习用书,去学习如何拍摄。此后,厂里开大会小会、开展劳动竞赛、组织文艺体育活动,凡是需要拍照的,我都会前去拍摄,这一拍就是16年,因此也记录了大量珍贵而难忘的历史瞬间。在一份我写的1981年至1983年的工作小结中可以看到在此期间有十多次由我拍摄报道的八五厂新人新事在各种报刊上发表,同时我也将厂业余艺术爱好者的作品选送全国、市、局美术、书法、摄影作品五十余件(幅),我本人也曾获奖过。

1983年后方艺展作品麻姑献寿  吴昌富

在此期间,我也曾组织过一些摄影展览会、美术展、书法展览会等等展览活动,特别是八五厂的画廊工作,在画廊中每季展出厂内新闻图片18期,最高时达到过28期,每期约有20幅以上的图片展出。许多对此感兴趣的职工也找到了展示自己才艺的平台,同时也培养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此外,我还为八五厂职工的家属服务,为他们拍摄留念照、儿童照等等,并配套有冲印服务,如今回过头再想想当时的工作量确实不小。

在领导的关心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我参与的这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首先就是在厂内基本形成了一支美术、书法、摄影的创作队伍,丰富了职工的业余生活。其次基本上解决了山区拍照难的问题。还有就是对厂内进行的二个文明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常(寄)住人口登记表

后来,随着国家大政方针的调整,小三线也开始也开始进行调整。那个时候我也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在经过慎重的考虑之后,我决心要回到上海。当然这也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春风,我最后顺利的回到了上海。在选择新的工作单位时,上海外贸广告公司选择了我,这家公司专门承接的是上海市对外进出口的广告,无论是平面广告、路牌广告还是电视广告都是经由这个公司来负责制作的。除此之外,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举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及各类展览会。在工作中,我负责管理过许多大大小小的展览会,在这过程中也是开阔了我的视野,拓展了我的知识面。但是追根溯源,我在八五钢厂的工作经历对于我在新的岗位上开展工作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无论是从工作技能方面还是从精神品质方面,八五钢厂的工作经历对我来说都是很好的锤炼。

那个时候,尽管条件比较艰苦,但我们硬是在山沟沟里竖起了一座座厂房,我们没有辜负当年伟人的期望。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我们没有胆怯,没有退却,我们用了十八年的时间证明:我们八五人是那么的坚强!

回顾往昔的岁月,八五钢厂的工作经历必定是一段难忘的记忆。在八五钢厂的岁月里,我也得到了来自领导的关心以及职工的帮助,使我在自己的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的坚持了下来。如今,小三线已逐步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对于我们这一批人来说,小三线的历史都是我们人生中值得珍藏的一段重要时光。

 

作者1965年考入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1970年分配到上海小三线八五钢厂,担任工会宣传干事。1985年调回上海,调入上海广告公司,曾任展览工程部经理。2002年担任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顾问。

本文收入徐有威主编:《新中国小三线建设档案文献整理汇编( 第一辑) 》,该书即将由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主要内容为全国最大的小三线企业的上海原八五钢厂出版的企业报《八五通讯》 (1979-1986年)和《八五团讯》(1976-1984年)。感谢上海大学历史系徐有威教授在本文撰写过程中提供的帮助。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