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疫情之下的思考:用科技打造城市与建筑的未来

2020-04-16 12:5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编者按:

人群的聚集让城市更容易爆发流行疾病。纵观人类历史,每一场重大流行疾病的爆发都会促使城市规划设计进行新的探索与创新。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也给未来城市和建筑提出新的挑战:如何通过优化城市和建筑的规划设计,减少疫情的传播,保护人们的健康,成为迫在眉睫的课题。今天,小化带大家来看一下,中国金茂作为中国领先的城市运营商,在疫情之下对未来城市和建筑的思考。

“不管是20世纪的中国人、中世纪的印度人,还是古代的埃及人,都面临着同样的三大问题:饥荒、瘟疫和战争,它们永远都是人类的心头大患。”

——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三部曲作者)

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突如其来,迅速席卷全球,截至2020年4月16日,短短3个多月的时间已经造成全球超过200万人感染,近14万人死亡,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在新冠肺炎之前,在很多人看来,瘟疫离自己很遥远。但稍微查阅一下资料就能发现,历史上的大瘟疫比比皆是,甚至影响了人类发展进程。

其中最有名的一次流行病,当属中世纪时期的黑死病。据史料记载,黑死病始于14世纪30年代的中亚或东亚某处,通过老鼠身上携带鼠疫杆菌的跳蚤叮咬人类传播。

这次瘟疫借着老鼠和跳蚤,迅速蔓延亚洲、欧洲和北非,不到20年便抵达大西洋沿岸。当时的死亡人数估计为7500万-2亿,超过欧亚大陆人口的1/4。在英国,每10人就有4人死亡,人口从瘟疫前的370万降到瘟疫后的220万。意大利佛罗伦萨的10万居民,有5万人不幸殒命。

实际上,每隔几十年,就会有不同规模的大型流行疾病袭向人类。对于中国人而言,2003年“非典”时悲壮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2019年底的新冠肺炎又呼啸而来,让人猝不及防。

但是,人类之所以能成为万物之灵,就在于能够反思、总结,并勇于革新。近现代史上,每一次公共卫生问题的出现,都引发人类的深思,并推动历史长河的革新。

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后,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从千百年来少有变化的农业社会,加速向工业社会发展。

到了19世纪40年代,随着英国的快速城市化,卫生、供水、交通、住房等城市问题加剧,特别是居住严重拥挤和卫生状况急剧恶化,导致肺结核、猩红热、伤寒、霍乱等瘟疫疾病横行。为改善公共卫生状况,一批关注公众利益的改革先驱进行了不懈地努力,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运动。

其中,由于公共卫生问题与城市环境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公共卫生和疾病控制工作中,城市规划逐步得到重视并发挥作用。

1848年,英国颁布了第一部《公共卫生法案》,在供水、排污、垃圾处理、住房等问题上规定了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并通过控制街道宽度、建筑高度和空间布局等措施来改善城市环境与公共健康状况。

此后,现代城市规划理论逐渐发展。很多专业人士致力于城市危机的化解,例如,工程师们开始设计大规模给排水设施;建筑师和公共卫生工作者致力于住宅管理以保证必要的通风和日照;景观设计师则与建筑师们一起努力,推动城市美化理念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

学者们研究发现,到了20世纪初期,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及各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霍乱、肺结核等严重威胁城市居民健康的传染病得到了遏制,现代城市显示出美好的发展前景。

此后的整个20世纪,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富有远见的城市规划设计者们始终以增进公共利益为基本方针,致力于解决城市问题和矛盾。城市,日渐美好起来。

中国金茂对城市病的思考

“城市是一种特殊的构造,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专门用来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

——路易斯·芒福德(美国社会哲学家)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建筑则是城市文明的标志。

汉语“文明”一词,最早出自《易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在现代汉语中,文明指一种社会进步的状态,与“野蛮”一词相对立。

而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为人民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拉丁文的城市“Civitas”亦来源于“Civis”一词。

文明和城市、市民等词语关系如此密切并非事发偶然,有了城市,有了市民,才有了更高形态的文明,也证明城市包罗万象、兼容并蓄,使人类摆脱了采集流浪生活,不断促进人类秩序的完善,进而把文明推向更高的形态。正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言:“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1800年,全世界仅有2%-3%的人口居住在城市,1900年提高到13.6%,到了1950年,这个数字迅速攀升到了29%,2000年,世界上已有大约一半的人口迁入到城市。

根据联合国的估测,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在2050年将达到86%。而据我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9年末,中国大陆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60.60%,比2018年末提高1.02个百分点。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预测,203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届时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10亿。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今天,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城市生活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诸如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房困难、资源紧张、环境恶化、医疗资源紧张等公共卫生问题。由于部分一线城市“城市病”日益严重,很多上班族不得不逃离北上广,到二三线城市寻求新发展。

作为中化集团房地产平台企业,中国金茂坚持“科学至上”核心价值理念,对如何克服大城市病进行了持续深入的思考,并于2015年率先转型为“城市运营商”。

中国金茂总裁李从瑞在接受《凤凰周刊》采访时,专门就中国金茂的战略转型做出解答。

他认为,很多城市出现“大城市病”,在于“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意识不够,导致规划的超前性不够”,为此,中国金茂提出根治“大城市病”的两种思路:一种是重新对旧城进行规划改造,另一种是重新择地再建新城,以疏解现有的人口。

中国金茂在深入思考之后还专门升级提出“两驱动、两升级”的运营模式,这一战略升级的核心内涵是用“两驱动”带动“两升级”。

“两驱动”,一是指规划驱动,依托中国金茂具有国际视野的规划团队及合作单位进行科学的、超前的规划;

二是指资本驱动,金茂有金茂资本优势和信用背书,实现以投引产、产融结合。通过规划和资本作为核心驱动,进而推动城市功能升级和产业升级,最终形成“城-人-产”一体化的金茂模式。

中国金茂敢于转型,并能在城市运营之路上日趋行稳致远,除了自身能力积累和深入思考,亦得益于来自于中化集团的有力支持。

2018年,中化集团正式提出了“科学至上”的价值理念。随后,宁高宁董事长针对中国金茂的发展进一步指出“地产也是科学,我们不会去卖砖头。”

确实如此,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化改革发展到今天,早就经过了野蛮发展的阶段,靠卖砖头躺着挣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要想引领行业发展,唯有坚持科学至上,唯有坚持创新发展,唯有坚定战略转型。

5年之后,当我们回顾中国金茂转型城市运营商时所提的解决思路时,发现北京、上海等诸多城市治疗“大城市病”的措施与中国金茂的解决方案不谋而合,充分证明了中国金茂所定战略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战略创新的魅力正在于此。

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的、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

——1996年,联合国人居组织《伊斯坦布尔宣言》

2020年4月8日,历史会记住这一天。经历了76天、1824个小时的“封闭”状态后,武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迎来了“解封”。

在武汉“解封”的一周前,武汉市已经积极有序推动复工复产。3月31日,武汉9宗地块恢复挂牌出让,中国金茂成功落槌汉阳区生态新城2宗巨幅经营性用地,净用地面积达62.71万平方米。

在此处,中国金茂将布局在武汉的第八个项目——武汉方岛智慧科学城。摘地之后,有金茂人改编古诗表达对武汉的敬意和祝福:晴川历历汉阳树,未来可期方岛洲。

别时尚寒冬,归来已春风。作为长江中下游经济带核心城市,武汉历经一“疫”,英雄城市正在“重启”。秉持“与城市共同生长”理念的中国金茂,一直积极推动在江城开展城市新城建设,为更美好的武汉贡献金茂智慧科技方案。

此次在汉阳落子金茂城市运营项目,也标志着中国金茂持续深耕武汉的信心和决心。未来,中国金茂将携业界领先的建筑科技,更新汉阳四新片区城市面貌,满足武汉人民对更加美好生活的追求。

经此一“疫”,人们更加明白,城市不能只是砖头与钢筋混凝土的堆砌,而应该是科技的、韧性的、包容的、以人为本的、面向未来的……

对于这些新的诉求,中国金茂做好了准备。针对空气、噪声、地下水、化石燃料等各类污染以及能源危机,2010年,中国金茂(原方兴地产)就正式将发展绿色建筑写入企业的战略规划。

现在,每当人们提到中国金茂,印象之一便是“绿金科技”,“绿”是一种低碳环保、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金”则体现在产品打造上的品质标准。

中国金茂已经运用多种科技手段将这种美好理念转化为真实的生活场景。例如,以健康、绿色、智慧的科技系统,创造空气洁净、温度适宜、湿度平衡、光照温和、声音平静、水质健康的舒适居住环境,并有效集成信息推送、可视对讲、远程监控、智能安防、智能家居、社区服务、社区管理、门禁系统等功能,构建了智慧社区生态体系。金茂的智慧能源科技致力于精准定位能源方式,实现不同地区传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合理搭配,实现能源互联的最优组合,进而实现能耗的有效降低。

创新永无止境。面对疫情下中国老百姓最新的诉求,金茂人对城市运营产品再次进行了深入思考。比如,未来中国老百姓会更加关注什么样的商业?什么样的酒店?什么样的办公楼?什么样的住宅产品?需要更加广阔的公共空间?充满活力的生态跑道?过滤细菌的新风系统?还是公共区域的健康识别与预警系统?

毫无疑问,能够满足中国人对城市美好生活向往的,一定是是科技、绿色、健康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城市运营产品。

对于此,金茂人一直在努力。从上海北外滩,到玉龙雪山下的金茂谷镇;从长沙梅溪湖国际新城,到三亚南繁科技城;从宁波生命科学城,到武汉方岛智慧科学城……迄今为止,中国金茂正在打造21个基于“城-人-产”逻辑的精品城市运营项目。

这些项目随着人们需求的变化也在快速演进、迭代,例如在方岛智慧科学城的住宅项目上,以人为本的设计师们已经第一时间准备了包括“无触通行”在内的健康科技系统,居民在通过小区单元门、电梯及人行车行出入口时,将不必再接触公共设施,远离细菌困扰。诸如此类的健康科技系统,已经遍布于金茂的城市运营项目之中。

中国金茂相信,坚持科学至上,不断反思总结,深耕城市运营,创新驱动发展,我们能够构建阻隔瘟疫的城墙,不断释放城市未来生命力,让人类生活更加美好。

供稿:中国金茂

近期热点

原标题:《疫情之下的思考:用科技打造城市与建筑的未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