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地球的一半|在西双版纳给亚洲象建食堂

潘文婧 宋筱
2020-04-22 09:32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进入保护区

每年的11、12月,北半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进入旱季。在西双版纳,这个时节不再暑气氤氲,早晚有了难得的凉意。在村寨,大部分农作物陆续收获完毕,过完了庆贺丰收的傣族传统节日“开门节”,进入了农闲。

这对于当地人来说还有另一个可以放松的原因——大象们在村寨周围出现得少了。西双版纳的大象们,似乎已经掌握了它们喜欢的农作物生长规律,水稻、玉米、甘蔗……农作物生长的几个月中,它们时不时会拖家带口地来农田中“视察”一下它们长得怎么样了,然后耐心等待到成熟的时候再到田里大快朵颐——只给老乡们留下一地狼藉和满腹的无奈。等作物收割完毕,进入旱季,大象们在村寨周围出现的次数也少了,它们更喜欢待在森林中。

人们在保护区管护局的组织下清理入侵植物。©绿色和平

十二月,几十位老乡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的组织下,浩浩荡荡地进入了平时被严格管理的保护区——他们要在山里连续工作几天,在一个村子多年前迁出保护区之后留下的几百亩荒地上,清理长得肆无忌惮的入侵植物:肿柄菊、飞机草。在随后几个月,他们还要再进山几次,尽量彻底清除掉这些入侵植物发达的根系,然后种上构树、野芭蕉、粽叶芦、竹子——亚洲象喜欢吃的本地野生植物,也是荒地周围森林中的常见植物。 

人们称那里为“大象食堂”,希望通过种植亚洲象喜食的天然植物,吸引它们更多时间停留在远离村寨的森林中,减少对于保护区周边村寨农作物的破坏。而对于保护区来说,除了减少人象冲突,这项工作本质上是对亚洲象栖息地和雨林修复的尝试。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一直在断续开展着这项颇为耗费人力和物力的工作,并还在逐渐扩大项目地的范围,从最初仅有250亩,到现在三个项目地总面积约1200亩,并计划进一步扩展。从2019年开始,我所就职的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与西双版纳州热带雨林保护基金会开展合作,也加入了给大象建“食堂”的行列。除了为保护区野外工作的实施、项目地野生动物的监测直接提供支持,也会对项目成效进行科学评估,为项目调整和优化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我们还对修复工作进行影像记录,希望这些工作进入更多人的视野。

保护区管护局布设的监测设备捕捉到的亚洲象和其他野生动物的身影,显示出项目初见成效。这项工作所力图修复的,不仅是大象的栖息地,更是一种关于人、象和森林相互依赖和影响的复杂关系。

“邻居”

亚洲象,是体型仅次于非洲象的现存第二大陆生哺乳动物,与亚洲大陆很多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历史、自然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曾经,它是人们想象中神秘又强大的动物,与人类之间有充足的空间距离。在人类社会的脉络中,它以图腾的形象出现在特定人群的精神生活中;作为寓意“四方无事、民康物阜”的瑞兽,出现在传统工艺品上;它还出现在佛教、印度教和众多原始宗教相关的故事里,被人们膜拜、敬仰。

随着生产力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对大象的了解逐渐增加,与大象的互动也变得频繁。早在公元前一千年,就出现了古人驯服野象用于生产、运输甚至战斗等活动的记载。 之后的两千多年间,人类农耕的急速扩张带来森林的急剧减少,以及对大象的驱赶和屠杀,这使得亚洲象的分布区猛然压缩且数量大量减少。近几十年中,亚洲大陆上人与象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缩小了,这也使人与象的关系显得更为矛盾而危险:一方面是大象不断为人类所伤害,因盗猎而丧生、致残,或被逼迫虐待来劳作表演;另一方面大象不断侵入人类的聚居区,掀翻车辆,毁坏农田,伤害人命……屡见不鲜。

大象在公众眼中的形象,从充满神秘色彩的巨兽,成了人类活动的直接受害者,又成了难以相处且危险的“邻居”。

象与森林

人象关系为何经历这样的演化?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热带雨林。©绿色和平

以亚洲象在中国的分布为例,历史上,它们曾广泛分布于从北至黄河流域到南的广大区域。随着人类对森林的大规模砍伐,亚洲象的领地不断退缩,直到现在在云南省西南部偏居一隅。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这片拥有北半球现存最高纬度热带雨林的土地,就是中国所剩无几的亚洲象种群最重要的家园。 

作为具有复杂生存需求的大型哺乳动物,亚洲象的活动范围广,善于根据季节规律寻找适合觅食、育幼、繁衍生息的功能区域。它们群居、个体间保持着密切的协作和深度的沟通,它们有着极强的学习能力和长久的记忆,通过群体之间密切的协作和沟通,不断积极地与周围的环境进行互动,努力适应生境的改变,也同时对生境进行强有力的改造。

在雨林中,亚洲象发挥着类似土木工程师的作用。它们在林中穿行的巨大身躯,开辟出象道,被它们采食的竹丛倒下,形成林窗,让阳光能够透过树冠之间的空隙,洒在郁闭的雨林中这一小块略微开阔的地方——这为雨林的健康、新陈代谢和林下植物的更新迭代,以及林中小型动物的活动创造了条件;大象的脚印形成的小水坑,帮助林间两栖动物和靠雨水传播种子、孢子的植物生存繁衍;大象的粪便,为种子萌发和土壤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养分和环境,甚至被昆虫所利用作为居所。这些庞然大物,就这样串联和驱动着林中的蓬勃生机。而这样充满生机的森林,也为当地的人们养护着水源、维持着水土、调节着区域气候、供应着多种多样可四季采集的林产品。

冲突的根源

然而,在西双版纳,亚洲象赖以生存的热带雨林,正面临着多重压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扩张;以橡胶为代表的种植园侵蚀天然林;原本完整的雨林被割裂成小碎片,且碎片内的森林健康状况退化;外来物种入侵,与地方性本土物种争夺生存空间等。

随着这一片特殊的热带雨林在压力下衰退,不光人类从中获得的生态系统服务大打折扣,野生象群在其自然生境中获得足够的食物来源、掩蔽场所,以及适宜的功能性区域的可能性都在严重丧失。在与人类更频繁地互动中,大象学会了采食玉米等农作物、在农田中觅食和休息,把谷仓当成偶尔的自助餐吧,在人类聚居区附近游荡玩耍,以致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尽管当地人也会以打趣的口吻来讲述大象“调皮捣蛋”的事迹,但是财产损失和人身安全的威胁让当地人对大象的态度五味杂陈—— “人象冲突”成了亚洲象保护工作中又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西双版纳州人象冲突可能性预测图 (Chen et al, 2016)

重修旧好?

传统中被视为吉祥象征的大象,变成了脾气暴躁、难以相处的“邻居”。人们不得不想方设法对它们进行监测预警、防御甚至驱离,以保证当地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方法多种多样,有的利用现代科技,耗资不菲,架设起堪比治安系统的配套设施;有的因地制宜,筑起防象墙;或者利用象的听觉敏锐且排斥蜂类的特性,在靠近象群活动范围的人类聚居区周边,架设蜂箱养蜂避象……然而,这些防象措施,经常会被拥有很高智商和学习能力的亚洲象们轻易破解。

治标更要治本。除了各种防象措施作为补救,修复亚洲象赖以生存的雨林,让它们“有家可归”,才是更根本的解决方案。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建设亚洲象食物源基地的工作,已经连续开展了十余年。建设思路和方案,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起初,一线的林业、保护工作者和专家,尝试在远离村寨的退化土地上种植玉米等农作物,期望能投其所好地引导大象去基地觅食远离村寨,结果却适得其反,不仅种植速度和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当地象群的需求,而且似乎鼓励了象群采食农作物。经过不断的摸索和试错,现在主要采取以清理外来入侵物种、恢复原生植被为主,选择亚洲象在其自然生境中喜食的本土野生物种,对退化的土地进行植被再造,并结合其他森林管理的方式,逐步修复森林。冲突

改良版方案和实践,目前已经初见成效,基地内,更多的食草动物被监测到,消失踪影几十年的印度野牛重现了,甚至已经非常少见的食肉动物豺的身影也屡有发现,基地内的小生态系统的活力显著上升,并且跟周边天然林产生了更好的连结,同时周围的村寨也反映象损有明显的减少。

人、象、森林,从来不是相互独立的三个元素,而是相互有着紧密联系的系统——它们在时间、空间、功能上彼此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相互改变。修复森林、修复亚洲象的栖息地,受益的不仅仅是亚洲象,还有其他依赖雨林生存的动植物。而在这个过程中,人也不只是施与者的角色——健康的雨林,也守护着人类的生计、健康和安宁,为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

森林的修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科学的规划,而且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需要不断地投入和试错,任何原因造成的停滞或中断,都可能使之前的努力前功尽弃——这就格外需要政策的有力支持、持续的资源投入,以及耐心地监测和评估。

2019年,国务院出台了《天然林保护制度方案》,以及《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以构建自然保护地的分级分类管理体系。另外,亚洲象国家公园也正在筹建中,亚洲象栖息地的连片保护、整体规划有望实现。希望这些政策的落实,能够对于濒危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精准管理和保护、修复带来切实的推动。

(作者潘文婧、宋筱为绿色和平东亚分部森林项目组成员)

    责任编辑:石毅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