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无糖”食品真的无糖吗?真相如此扎心

2020-04-24 10:2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祝博士 凤凰养身研究所

今日专家

马向华

_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内分泌代谢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_

国家营养质控中心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常委,吴阶平基金会肥胖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委员,江苏省临床营养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江苏省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老年医学学会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_

门诊时间:周二全天、周三上午

当“甜食党”立志减肥时,很多人欣喜地发现,这个世界上还存在一种“吃不胖”的代糖。一样的甜度,不一样的热量。

100%纯果汁、无糖口香糖、无糖可乐、无糖蛋糕……无糖食品被越来越多的人认知与接受,很多人也因此认为:甜蜜不再有负担。

但是,真的就没有负担了吗?答案恐怕要令人失望了。

2019年6月的美国糖尿病年会上,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让-菲利普 德鲁安-夏尔蒂耶(Jean-Philippe Drouin-Chartier)教授作了一份颠覆性的研究报告,报告提示:

代糖,可能不像宣传的那样安全无虞。

��:无糖食品真的不含糖吗?

01

一份颠覆性的研究报告

揭露了残酷的真相

人们对甜味的渴望,就好似一种写在基因里的本能。

- 图片来源:祝博士 -

如果对甜味太过痴迷,许多健康风险也会接踵而至。摄入过多的糖分,会导致肥胖、糖尿病等多种代谢疾病,血糖偏高更会直接对血管、神经造成损害,高糖饮食更是多种癌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无论在国内,还是欧美国家,限糖、控糖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但是甜味的诱惑又让控糖成了一件痛苦、难以坚持的事情,这就使与天然糖有着相似口感,却不被人体吸收,不进入血液循环,更没有热量或热量极低的代糖,进入很多人的美食清单。

很多人认为,健康人群、减重人群,甚至是糖尿病人群,似乎无须再为吃甜这件事心有负担了。令人遗憾的是,“甜蜜的负担”一直都在。

一年一度的美国糖尿病年会是世界上规格最高的专业学术会议之一。2019年6月,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糖尿病专家出席了这场学术盛宴。

其中,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让-菲利普 德鲁安-夏尔蒂耶(Jean-Philippe Drouin-Chartier)教授作了报告,研究结果引起轰动。

夏尔蒂耶教授与他的团队进行了一次涉及近20万人的大样本队列研究,通过食品频率问卷,每4年评估一次受试者的饮料消费变化。

在这近20万的受访对象中,出现了11906例2型糖尿病病例。

通过数据分析,结论十分刺眼地摆在大家面前。以普通含糖饮料“喝得少”(一周少于8盎司,约227毫升)的受试者的发病风险为标准,每4年评估一次发病风险。

“喝得多”(每天饮用超过8盎司,约227毫升)的受试者,糖尿病风险会增加23%。

由“喝得少”变成“喝得多”,糖尿病风险增加15%。

由“喝得多”变成“喝得少”,糖尿病风险增加9%。

如果喝含人工甜味剂的饮料,从基本不喝,变成每天喝超过100毫升,4年增加2型糖尿病的风险可达近20%。

每天喝含人工甜味剂的饮料,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了19%,比喝含糖饮料患糖尿病的风险更高。

专家们同时也发现,将含糖饮料换为水、咖啡或茶后,糖尿病风险可降低3%~11%。

- 图片来源:祝博士 -

不仅是以往被认为健康的人工甜味剂,一直是“健康饮食代名词” 之一的100%纯果汁也不幸中招。

“尽管100%纯果汁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添加糖饮料的健康替代品,但最近的前瞻性联合研究荟萃分析报告表明,果汁摄入量与糖尿病风险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夏尔蒂耶教授在其发表的论文中如此写道。

这是针对欧美人群的研究,是否适用于亚洲人群?

同样来自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另一位研究者阿尔佩雷特(Alperet)也在进行该项研究,他的研究样本是新加坡的青少年(高中生),在生活习惯和人种上,与中国的人群特征更为接近。

在他的研究结果中,选择多喝无糖但添加人工甜味剂苏打饮料的青少年,其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增加58%,甚至高于使用含糖饮料的青少年。

02

随处可见的人工甜味剂

从1879年第一代人工甜味剂糖精被发明开始,今天的人工合成甜味剂已经发展至第六代了。

阿斯巴甜发明于1965年,是第三代人工甜味剂的代表。1967年,第四代人工合成甜味剂安赛蜜研发成功。1976年,三氯蔗糖被成功发现,直至1993年纽甜问世,人工合成甜味剂已发展至第六代。

根据统计数字显示,2008年以来,甜味剂市场正在以每年8.3%的速度高速增长。目前我国人工合成甜味剂产值约90亿元,占全球市场总量约40%,我国是全球最大的人工合成甜味剂生产国及出口国。

糖尿病患者或是对热量比较敏感的人,往往会去直接购买人工甜味剂来代替白糖烹饪、调味。

那是不是健康人群就不会遇到人工甜味剂了呢?

其实不然,人工甜味剂早已经藏身于食品市场的每一个角落。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经批准糖精、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等4种甜味剂用于各种不同食品。我国也批准了糖精、甜味素、木糖醇、山梨糖醇、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纽甜等20多种人工甜味剂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大家可能更为关注所购买饮料、食品的热量表,以热量的高低来判断是否选择热量较低的品种。但是,很多时候热量的降低便是通过以人工甜味剂代替蔗糖,减少蔗糖使用量而实现的。

以市面上的糖果为例,绝大多数糖果的配料表中都会出现人工甜味剂的身影,以安赛蜜和阿斯巴甜最为常见。最为典型的人工甜味剂饮料当数可口可乐公司出品的“零度可乐”,以人工甜味剂来实现甘甜的口味,也使得这种可乐的热量可以忽略不计。

除此以外,糖醇类甜味剂也有较多的应用。木糖醇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甜味剂,因为与蔗糖的味道最为相近,被广泛用于多种食物的生产中,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家中常备的代糖也是木糖醇,几乎所有标示无糖的口香糖中,都以木糖醇或联合其他甜味剂一起提供甜味。

03

以“代糖”代糖,真的安全无虞吗?

以往,国内外诸多研究团队也就人工甜味剂对人体的影响进行了不少研究,主要侧重致癌性、致病性、安全剂量、代谢方式等方面。代糖的安全性是得到充分论证的。以往认为代糖不被人体吸收、不进入血液循环,这点仍然是正确的,现有的研究也并没有推翻这一观点。

“近些年,随着对肠道菌群的研究日益加深,针对肠道菌群的研究技术越来越先进,一些以前没有发现的问题也被揭示出来。”马教授说道,多个研究发现,人工甜味剂会扰乱肠道菌群,会引发消化腺体的错乱,而肠道菌群对我们的消化、吸收甚至整个机体的代谢、大脑的健康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这可能是人工甜味剂增加糖尿病风险的重要机制。

马教授还表示,甜味剂没有热量,会导致人们继续饥饿,需要不断进食。“因为没有热量而误导人们吃更多”等因素也在2019 年的美国糖尿病年会上被提及。

“甜味剂的甜度比真正的糖要高得多,这可能会导致我们的大脑接受到强烈的刺激信号,干扰人体维持正常血糖水平的激素系统,提高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04

尽量远离一切甜味“液体”

远离风险最好的方法,仍然是老生常谈的“管住嘴、迈开腿”,但关于人工甜味剂的新研究为“管住嘴”赋予了更多的内涵。马教授建议大家:“远离一切甜味‘液体’。”

- 图片来源:祝博士 -

从健康角度来说,比起远离添加糖、远离糖分,有时我们可能要更加关注“远离甜味”。

目前,人类获得甜味的主要方式除了食物本身,便是添加糖与人工甜味剂,而这两者都有较为负面的证据,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要更多地去适应食物本身的风味,远离那些人造的“甜味”。如果我们能抑制住对甜味的偏嗜,远离含糖饮料、人工甜味剂饮料都不是难事,那么,患糖尿病的风险会大大降低。

戒糖、限糖,慎重摄入人工甜味剂,尽量远离一切“甜味饮料”,一段时间以后,我们对甜度的味觉敏感会重新上升,便能在享受食物本身甘甜、鲜美的同时,收获一份健康。

编辑:杨白

文章选载于2020年第2期《祝您健康》杂志

原标题:以“代糖”代糖,健康“新宠”真的安全无虞吗——访江苏省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马向华教授

原编辑:王岽、杨小龙

原标题:《“无糖”食品真的无糖吗?真相如此扎心》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