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面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学霸家庭会这样做

2020-04-29 20:2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陪伴孩子成长的家长都有一个体会,孩子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特别爱问为什么,家长常常把孩子戏称为“十万个为什么”。对于这些“十万个为什么”,有些爸妈要么敷衍了事,要么回答起来感觉很累。

其实,孩子的“好奇心”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能力,用科学的话来说,好奇心是当我们想要知道某种不知道的事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认知上的复杂情感,它可以理解为一种“内在动机”,这种内在动机是主动学习和自发探索的关键。

因此,如果在面对这些“好奇宝宝”的各种奇葩问题,家长选择敷衍了事或置之不理的态度来对待的话,无疑是放弃了一个让孩子成长成才的绝佳契机。

 

那么面对 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家长应该如何保护孩子的这种好奇心呢?

 

在《智慧教养——给孩子幸福一生的能力》这本书中,郝景芳老师作为家里有两个孩子的新时代“学霸辣妈”(“雨果奖”得主,清华大学物理学硕士、经济学博士),在大量的实际案例研究后,分享了她在育儿过程中保持孩子好奇心,培养孩子逻辑能力的实用建议。

/ 好奇心的三个成长阶段 /

美国哲学家与教育学家杜威认为,好奇心有三个成长阶段。

 

第一个阶段,可以说是好奇心的萌芽阶段。在这个阶段,宝宝们表现出想要探索和考察周围事物的欲望和本能,比如他们见到很多东西都想摸一摸、咬一咬,或者对着一样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专心地捣鼓很久,通过不同的感官操作和体验来建立对这个世界最原始的感知和认识。这种探索算不上是一种智力活动,但它能够为联想、推理等高级认知能力打好基础。

 

第二个阶段,好奇心变得更加社会化。在这个阶段,宝宝们开始有了语言和沟通能力,可以跟别人交流了。当他们发现,原来自己的爸爸妈妈知道的东西很多,可以满足自己好奇心的时候,他们的探索就开始从自己独立完成,变成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或者说变得更加社会化,开始向爸爸妈妈提出“十万个为什么”。语言,变成一种工具来满足和推动孩子的好奇心。其实,这个时候,他们的提问更多是在练习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所以能否得到一个具体的答案、一个科学的解释,并不是最重要的。

 

第三个阶段,好奇心的广度和深度开始超越第一阶段的本能及第二阶段的社交,转换成一种对问题的兴趣。在这个阶段,孩子提出的问题很多是经过自己的观察,经过与自身经验的对比和推敲之后产生的疑问。比如,孩子观察到,即使到了冬天,也不是每棵树的叶子都会枯黄,都会掉光,有些树还是绿意盎然的。这时候,他可能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到了冬天有些树光秃秃的,有些树却不会呢?这时候的好奇心,成了一种促进孩子思考与智力发展的动力,也成了孩子与世界建立连接的一种重要力量。

 

/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可以遵循“两步走”策略 /

既然好奇心如此重要,那么孩子提问时,怎样的回答和引导才能保护好他的好奇心?

 

具体要怎么做呢?我们可以遵循以下两个步骤。

第一步:让孩子回顾和梳理自己是怎么发现这个问题的。

当孩子问了你一个问题的时候,你可以问他:咦?这个问题妈妈/爸爸觉得很有意思,我以前也没有想过,你是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呢?可以跟我说说吗?

 

这一步的引导,是为了把看起来孤立的问题重新放回到孩子思考的现场,通过孩子自己的复述,让他把看到的、想到的浮出水面,把问题的来龙去脉更完整地呈现出来。把问题从一个点变成一个面。

 

你会发现,这一步是为了引导孩子在有意识地经过观察、收集信息、与经验进行对比以后,形成自己的问题。也就是前面说的第三个阶段里面的好奇心,它是问题生成的逻辑。

 

比如,孩子问:为什么我们人用两条腿走路呢?这时候,你可以反问他:你是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呢?是不是看到了什么东西让你想到这个问题呢?是不是因为看到了小猫小狗、老虎狮子、大象,都是用四条腿走路的?这时候,你可以帮他进一步梳理问题的完整表述:你是不是觉得大部分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都是用四条腿走路的,好像只有我们人是用两条腿走路,是不是觉得对比起来人很特别,想知道为什么吗?这样帮孩子梳理出完整的问题表述以后,孩子就会慢慢意识到:哦,是呀,原来我是通过把人和其他动物对比起来,才发现这个问题的。久而久之,他可能会开始从无意识的对比,变成有意识的对比,来帮助自己发现更多值得探索的问题。

 

第二步:以引导孩子思考为前提,有策略地回应孩子提出的问题。

 

这里可以分两种情况来讨论。

情况一:不知道答案的时候,怎么做?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不用着急,可以告诉他:“你又问了一个好问题哦,你把我难住了,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你问的问题特别好 (给予好奇心鼓励)。接下来咱们俩一起来查一查好不好,我现在就帮你打开手机、翻开书一起找一找。”

 

和父母一起搜索答案时,孩子会充满好奇地等待搜索结果,有了答案之后,父母再跟孩子一起了解,孩子会觉得很开心:自己的问题得到了重视,好奇心得到了鼓励,而且爸爸妈妈愿意陪他一起学习,也是做了很好的榜样,可以鼓励孩子去求证自己心里的问题。

 

总而言之,父母们可以记住第一个要点:

 

如果找到的答案,既不是直观的视频解释,也不是有趣的书本内容,而是生硬的百度百科式介绍,该怎么跟孩子解释呢?

对很多知识,我们自己学起来都很生硬,跟孩子讲的话,就觉得孩子肯定听不进去,那么怎么用孩子的方式让他喜欢听呢?我给大家四个关键字——儿童视角。

 

我们一定要知道,在孩子眼里,这个问题处于一个什么样的认知水平。也就是说,他的眼里是怎么看待这个事情的,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去聊这个问题,通过对话让孩子讲出他的想法。然后,我们再尽可能从他的视角出发,去理解万物,聊自然、聊科学、聊宇宙这些离他生活很远、很难理解的事物。

 

给大家举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吧。

我女儿曾经问过我:“妈妈,有 一个问题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说地球是一个球?大地是平的呀!”

 

多么好的一个问题啊!各位家长想一想,实际上在我们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大地就是平的呀!我们任何一个人用肉眼都看不出来大地是一个球,但是如果我们直接告诉孩子说地球是一个大球,世界就是这样的,就好像我们真的能够自己看出来地球是一个球似的,孩子听到这样的答案,他就会对此感到特别奇怪:地球哪里是一个球啊?看起来不就是平面吗?爸爸妈妈这个回答还是没有解答我要问的问题呀!

 

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视角,在开口给出答案——世界就是这样之前,先停下来想一想:为什么孩子会有这样的视角?我们能不能以他的视角作为起点,带着他去一步一步接近真相?如果从尊重孩子的视角来实际操作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去引导呢?

 

就拿上面的例子来说,我们可以先认可孩子的问题很有洞见,很有趣,然后带着他一起搜索古人是怎么发现这件事的。通过这样的故事,孩子可以知道古人的探究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之后可以带孩子做个小实验,把很小的一粒米放在一个大气球上,让他试着从米粒的视角去看气球,他就会一下子恍然大悟:“哦!原来地球的大小和我们看上去的平面有很大的关系!”

 

这就是所谓的儿童化讲解科学,其实儿童化讲解这件事情挺难的,不了解的人觉得不就是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去讲吗,你讲的像个故事一点儿他不就喜欢了吗?其实真的没有那么简单,我们不是说给太阳打扮成太阳公公,地球打扮成地球小弟弟,这就叫儿童化讲解了,儿童化讲解是用儿童能理解的语言,从儿童的视角出发,用他们的思路把这个科学问题给讲清楚。

 

情况二:一些问题我们可能是知道答案,知道结论的,要直接说出答案吗?

在多数情况下,最好不要直接给出答案。直接告诉孩子事实,而不是从他的问题视角出发,会让孩子很困惑:要么觉得答非所问;要么就停在思考自己的问题上,没有跟上你讲解的节奏;要么干脆听不懂你在讲什么。

 

那么怎么办才最好呢?关键是要用对话来引导孩子找出答案。有一些问题我们可能是知道答案和结论的,但是我们可以控制自己别让答案直接蹦出来,而是跟他对话,跟他一起观察,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引出他心里的问题,带着他一起一步一步去发现问题的真相。

 

在这个过程中,他可以进行观察、对比、假设、思考,可以和家长进行有逻辑的讨论和分析,这些都是对锻炼孩子思维特别有好处的!如果这个结论最终是孩子自己得出来的,他会对此印象非常深刻。

 

逻辑思维很重要,尤其是对理科的学习。但是,孩子数理化学的好,并不一定逻辑思维能力好,因为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并不等同。逻辑思维并不只存在于数学之中,它的范畴更广。按照心理学的研究,孩子的逻辑思维是由动作思维发展到形象思维,再依次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的。不同的年龄段所处的思维阶段不尽相同,也就需要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依据阶段的不同,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给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打好基础呢?以及怎样不局限于逻辑思维能力,更好地培养孩子的通识素养呢?

 

更多关于孩子不同能力素养培养的良方,可以在《智慧教养——给孩子幸福一生的能力》这本书中找到专业的答案,由《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李鸿谷和副主编李菁连袂推荐的家庭育儿好书,汇集了10位专家型父母的育儿良方,指导家长对孩子开启高质量的陪伴,给孩子最好的教养。通过科学的家庭教养,可以给孩子面向未来、从容一生的自信与底力。

(本文整理自《智慧教养》,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版权归作者及本书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作品出处。)

新时代父母必读

《智慧教养》高益民、郝景芳等著

高益民、郝景芳、苏凇、叶壮、张昕、姜宇辉、陈赛、孙聪、钱俊伟、奚志农,十位专家型父母亲授育儿良方,他们将从自己的亲身实践出发,将自己的学识与陪伴孩子的经验总结、凝练成书中的精华内容,涵盖孩子成长的多个重要方面—自然、游戏、财经素养、情绪、哲学思考、科学思维、户外运动、阅读、艺术,为未来世界公民打造核心能力与素养。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