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是谁?

2020-05-05 17:2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fanggong 晏秋秋 来自专辑秋风夜雨

文/晏秋秋

今天,是5月5日,也是马克思的202周年的诞辰。

余生也晚。读高中时,在老师的鼓励下,开始读马克思的著作。坦率地说,读不通的时候,很少。读不懂的时候,很多。

读得通,因为马克思总能深入浅出,将一个道理讲明白,而且他常有警句。比如“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再比如“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太美妙了。

读不懂,因为马克思的思想太深邃。他在珠穆朗玛峰散播理论,我只能在东非大裂谷似懂非懂。

尽管如此,我倒还愿意,在今天涂鸦几笔,写写马克思和中国的缘分。也许词不达意,权当表达敬意。

A、

我曾和同事,一起拜谒过马克思墓。

那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单位组建了前方报道组,并成立了党支部,我忝为书记。奥运会后期,赛事较少时,报道组集体抽了两个小时,来到伦敦海格特公墓,拜谒了马克思墓。

站在海格特公墓马克思的雕像前,我脑子里想起的,是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最后一句是:“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时间证明了一切,也证明了恩格斯的话。即便是当初把马克思学说看成幽灵的一些欧洲国家,也不得不承认马克思的巨大影响力。1999年,BBC通过互联网评选过去1000年对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马克思位居榜首。

当时,我们几个人,坐地铁到“海格特站”。询问工作人员时,对方和我们用中文介绍了步行线路。在公墓进口,看门人介绍说,马克思墓前,常年鲜花,“除了英国人来,美、德、俄罗斯等国的人,也常来。当然,中国人也来得很多。”

马克思并不寂寞。

马克思的墓碑,高约3米,顶端是马克思的青铜头像:目光如炬,胡须蓬蓬。墓碑上方,刻着《共产党宣言》中的名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下方,则刻着《费尔巴哈提纲》的结束语: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时隔多年,这些话依旧水汽淋漓,充满新鲜。

马克思出生在德国,但他一生有34年在伦敦生活和工作。在大英博物馆,马克思潜心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资本论》第一卷,即在伦敦写就,其中包含格外亮眼的“剩余价值学说”。

据说,当年马克思常坐在L至P排的座位上,因为附近就是参考书。

在伦敦,马克思有5年多,居住在迪恩街28号顶楼的两个房间,他贫困交迫,依旧笔耕不辍。

如今,这里成了餐馆,但房子上的纪念牌,保留着对伟人的敬意。餐馆的服务员说,常有中国人来就餐。

历史行过,总有伟大不朽。

B、

《资本论》是马克思巨著,当中唯一提到的一个中国人,名叫王茂荫,是清咸丰时期的户部右侍郎。

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三章中,马克思讲到了铸币、价值符号、从金属货币流通中产生出强制流通的国家纸币等内容。当时,他写了一个编号为83的附注,附注的译文是——

“户部侍郎王茂荫向天子上了一个奏折,主张暗将官票、宝钞改为可兑换的钞票。在1854年4月的大臣审议报告中,他受到了严厉的申斥。他是否因此受到笞刑,不得而知……”

王茂荫是安徽人,当时,他是清廷主管财政货币事务的官员。咸丰帝在鸦片战争失败之后,又面临太平天国运动,深感钱财不够,想造大钱、发纸币,而不顾货币贬值的危险。

王茂荫提出,纸币总量要限制,即有“定数”。纸币发行后,要能够及时兑现。这样的主张,遭到了咸丰帝的严厉训斥,朝野震动。当时在北京的俄国传教士巴拉第,将前因后果编入书中。马克思看到了这本书,就将王茂荫和他的货币观点,写入《资本论》中。

在《资本论》同一章中,马克思说:“如果纸币以金银命名,这就说明它应该能换成它所代表的金银的数量,不管它在法律上是否可以兑现。一旦纸币不再是这样,它就会贬值。”

这和王茂荫的货币观点,十分相似。可见,两人的思想有共通之处。

C、

马克思的名字,第一次用中文印刷出来,是在1899年。当时,上海有一份《万国公报》。当时,《万国公报》连载《大同学》,其中提到“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

显然,这里写的“英人”,是错的。这可能是因为马克思长期生活在英国,而造成的误解。

1902年10月,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系列文章,其中有一篇《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中,称马克思是“日尔曼人,社会主义之泰斗也”。这是中国人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到马克思的最早记载。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随后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毛主席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1919年,在《新青年》上,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随后,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发行,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0年,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面世。

自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后,马克思主义即在中国,以燎原之势传播。将近百年过去了,其势不减。

虽然,终其一生,马克思从来没有到过中国。

图片来源:百度知道、艺术档案、搜狐网

编辑: 小黑炭

原标题:《《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是谁?》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