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传特色“云课堂” | 第1期

2020-05-09 16: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原创 传传 中国传媒大学

3月9日至今

“线上教学”已经两个月了

居家学习的同学们

守在屏幕前,调试设备,联通网络

昔日漫步三尺讲台的老师们

也在网络教学中实现华丽转身

用全新的方式分享知识、传递信心

传传特别策划

“精品网课”系列

请师生共赏

力 匕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翁佳老师

品味“可爱的文学”,保持“专业的热情”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在4000余人同时在线的云课堂,我校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翁佳老师正和大家一起品读木心的《从前慢》。新冠肺炎疫情把忙碌的你我“困”在家中,我们不得不停下来思索、回顾走过的路。此时,翻看《从前慢》,别有一番滋味。

木心说:“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这也是翁佳老师最想和同学们分享的话题。特殊时期,她真切地感受到了同学们居家学习的复杂情绪,将“云上伴读”的主题放在了文学、生活和艺术中。品读《从前慢》,慢慢平复心态;阅览《巴黎六条新闻》,感受历史温度;翻看《云雀叫了一整天》,相信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同学们居家观看翁佳老师“云上伴读”公开课

一同读书,心有戚戚,老师与学生的距离也越来越近。

学生说

武文一:翁佳老师的“云上伴读”很贴合我们当下,慢下来的生活更加鲜活、更加有温情。谢谢翁老师!

王雅枫:木心对我来说是“熟悉的陌生人”,谢谢翁老师在云课堂将他的轮廓变得清晰。唐诗下酒,宋词伴茶,云读木心,处处怡情。

黄淳:听老师读木心的诗仿佛春风拂过,温厚、通透,不想下课。期待疫情结束时与老师重逢在课堂。

刘言明:悠长的音乐、细腻的言语、精美的文字,暖暖地流入心底,这是翁老师课堂的写照,也是当下的影子。从前的日子都很慢,让我们享受当下,享受时光,享受《云雀叫了一整天》的日子吧。

覃天:谢谢翁老师,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的午后,用文学带我们度过战疫时光,期待春暖花开时白杨树下的朗朗书声!

徐宇隆:翁老师分享了她最喜欢的句子:“爱孩子,更爱孩子气的成人。”我最喜欢的句子是:“你再不来,我要下雪了。”

心境平和,也就有了继续前行的动力和勇气。在线上守望的日子里,翁老师在本科生的“财经新闻播音主持”课程中带领大家解读财经话题。特殊时期的课程案例更具时效性和针对性, “中国口罩产能爆发性增长” “被扣下的口罩”“普通人戴口罩真的没用吗?”……同学们侃侃而谈,语言灵动、思维活跃,专业素养稳步提升。3月20日,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一年一度的新闻播音主持基本功大赛以“战疫特别版”的形式云启动,师生们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

��翁佳老师为研究生上网课

每次 “线上讲堂”结束时,翁老师和同学们都有一个特别环节——同框比心云团聚。翁老师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天南海北共此温馨时刻,大家心在一起。”

翁老师说:“疫情不影响我们对生活的热爱,疫情挡不住学习的热情,用专业涵养身心,在云上传播交流。让我们坚定信心,练好基本功,气定神闲,静待花开。”

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

伊丽媛老师

歌唱家线上养成记

“同欢同乐同祝愿,每颗星都是愿望的原点”,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晚会上,动人的旋律将喜庆气氛推向高潮。“心在一起 爱不隔离 我们共同的血脉 流淌在九百六十万……”,在抗疫战中,坚定的声音让人们信心倍增……演唱这些歌曲的,便是我校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的伊丽媛老师。她曾说:“我热爱舞台,也热爱讲台。我很开心可以将我的演出经验、专业知识和教学理念分享给更多的人。”

那么,在战疫的特殊时期,未来的“歌唱家”们如何正常学习呢?我们先听听伊老师怎么说。

1.您教授的课程是什么?平时如何进行教学呢?

我教授的声乐表演课是一门舞台实践艺术,传统的上课方式是一对一教学,学生观察老师的发声演示,老师对学生的现场展示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声乐表演是一门抽象的感觉艺术,需要耳朵、肢体的全方位感悟、感觉,只有声音状态对了,才能够学有所获。现场一对一教学最大的优势就是针对性强,实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感受也更为深刻。

2.那么,您的线上教学是如何设计的? 如何确保与线下教学效果一样好?

线上教学,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依然是要与学生保持实时互动。同时,更要强化“一生一策”的授课理念。我的学生覆盖了从大一到大四的不同年级,有美声、流行、民族多种唱法,要根据不同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同时,我要求同学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索更多与声乐相关的素材,拓展专业视野,提高对学科、专业前沿的认知度。

说到线上课堂,我采取的是微信视频直播、微信语音、微信文字+图片多种形式。讲专业课时采用直播方式同步观看学生的演唱情况;阐释理论时,采用“文字+语音”的方式,方便学生随时随地收听和保存。这种实时聊天的状态可以保证学生与课堂同步,老师从“回复”中就能掌握学生的情况,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也都有所提升。在给大家讲唱法的同时,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我会有针对性地融入系统的发声原理、表演艺术理论和音乐实践理论等。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很好地结合起来。

伊老师与学生微信教学互动截图(一)

与线下课堂不同,线上课堂中的很多内容可以永久保存,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为了确保课堂效果,我要求每位同学都要整理“聊天记录”,即把课堂上老师的语音、视频、文字和自己的展示梳理成专属的“声乐学习笔记”,并及时上交。于我而言,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学习、掌握的情况;于大家来说,方便课后巩固复习。同学们一遍遍观看自己展示的视频和老师指导的内容,就会发现问题所在,提高得也会更快。

伊老师与学生微信教学互动截图(二)

3.请您谈一谈对“网课”这一形式的看法。

受疫情影响,教育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引导高校有序开展在线教学,众多教师相继投入其中。我认为,在线教学不仅是应对疫情的短期行为,更是影响深远的教学革命。线上课堂可以引导和鼓励更多老师实现线上线下“双师角色”的转换,不仅可以优化教学理念,还可以更新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很多老师对“线上教学”并不陌生。早在2013年,互联网教学的代表“慕课”就诞生了,我校也是最早尝试“慕课”的代表性学校之一。2019年,教育部出台《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指出,从2019年到2021年,完成4000门左右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000门左右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等课程的认定工作。

我个人认为,“在线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中,避免老师讲授与同学接收之间出现脱节的问题。其次,如何在线上教学中更好地应用多媒体资源,我校在这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多媒体资源一方面可以丰富教学形式,另一方面可以改进和更新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体系。

“在线教学”对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言,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其实在 “空中教学”的道路上,没有哪一种是最好的策略和方法,只有找到适合教师发展和学生学习的路径,才能将线上教学落到实处,这也是目前我们正在努力摸索的。教学需要有心人,希望这次疫情为我们进一步挖掘“线上教学”的优势提供思考,所以我们需要把它变成一种推动力。这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4.寄语广大居家学习的学子。

其一,停课不停学。学习是为自己的未来积蓄力量,一个人的高度取决于对自身的要求。古人云:君子慎独。我们不能因环境的改变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希望这次居家学习让我们学会自律,在自我督促、自我管理中实现成长。

其二,足不出户,心如止水。长时间的禁锢难免让人心生焦虑,多读书、多观察、多思考,逐渐摒弃心中的杂念。大家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培养新的生活习惯、增长新的知识和技能。自身修养的提升就是迈向成功的开始。

其三,守护平安,守护健康。战胜疫情需要每一个人付出,我们能做的就是守护好家人的身心健康。多接收外界的讯息,以科学的态度认识疫情;同时,不能放松警惕,必须做好有效的防护。

其四,生活就是教育,经历就是财富。多年后回望,你会发现,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岁月是一段宝贵的人生经历。希望同学们心怀天下,坚守初心。待阴霾散尽,我们将再次相聚校园。

学生说

许以诺:线上声乐课真的是别开生面,互动性、时效性强,信息量大。每次上课都仿佛是面对面交流,线上演唱的镜头感更强,回看录制视频也让我得以从观众的视角感受自己的状态与表现,有针对性地改正。伊老师要求我们做好的声乐专业笔记也帮我们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感谢伊老师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

伊老师与学生微信教学互动截图(三)

何珊珊:疫情期间,伊老师用微信视频和微信语音实时互动的方式进行线上教学,几乎和线下上课没有什么区别。伊老师根据我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我也随时和老师交流声乐演唱的心得和体会,课堂氛围幽默风趣,从理论到专业实践,我都大有收获。

魏依:如往常一样,每次线上课堂,伊老师都会从歌唱技巧、理论知识、作品背景信息等各方面入手,培养我的人文素养、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在品读经典作品中体味艺术的精髓,这让我受益匪浅。与以往不同的是,在线上教学中,我可以有更多机会直视镜头中的自己,发现面部表情、歌唱体态等细节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改正,这真是一次全新的体验。

新闻学院

詹新惠老师

“线上”解读新媒体

对于研究、教授网络新媒体课程的新闻学院詹新惠老师来说,线上教学不算新鲜事。经历了疫情期间的大规模实践,对于线上课堂,她更多地是理性思考。

事实上,线上、线下“教与学”的基本内容没有什么差别,不一样的是课堂时间和节奏的安排、与学生互动的方式以及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和了解。詹老师最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上课软件的选择,她综合了三种教学软件的优势:微信群用于签到、日常交流和实时发送学习材料;学校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用于课程和教学大纲介绍、单元课程相关资料的上传和保存以及学生作业的提交等;Zoom软件主要用于实时在线授课。

软件选好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课堂节奏的把握。詹老师每次上课都会提前5分钟左右打开直播,与同学们简单聊聊生活话题,逐渐将大家带入课堂。为了更好地掌握大家的学习状态,她每隔20分钟左右便会与大家互动,请学生回答问题、展示学习资料。这样,师生都能够保持兴奋的学习状态。

詹老师尤其重视答疑环节,她深有感触地告诉我们,一定要注意回答问题的节奏与技巧。如果忽视同学们的疑问,会让大家跟不上课堂进度;如果停顿太久,会拖慢整节课的节奏,要根据课程设置选择实时答疑或课后统一答疑的方式。

对于网课,詹老师有自己的体会;网课与慕课不同,虽然师与生同处在网线两端,但网课实时性更强,而且有签到、有作业、有考勤要求,更具强制性。网课与线下授课也不同,少了物理空间上的集体学习,多了师生互动和交流。未来,实时互动的线上课堂可以作为线下课程的有效补充,尤其是增强师生互动,让更多的同学可以随时随地解决知识疑问,效果远比线下集中答疑好得多。

谈了这么多感悟,

让我们近距离体验

詹新惠老师的在线课堂吧

学生说

罗雅涵:詹老师的课程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前沿性,是真正的“新媒体”。我们能在课堂上分析最时新的案例,也能听她研判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

我最喜欢每节课都要进行的“自主评论”环节,大家就自己感兴趣的新媒体话题展开讨论,老师在此基础上点评,和我们一起充分讨论。她鼓励同学们说出真实想法和见解,即使出现偏差或失误,也不会简单地指摘对与错,而是通过讲解大家熟悉的案例,让我们自己作出判断。

陈铭:詹老师注重和同学们交流,上她的网课没有距离感。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课前的“新媒体事件评析”,我们先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老师进行评论。老师的灼见和视野总让我们有恍然大悟之感。

李星璇:詹老师的学识很广,她尤其善于将新媒体案例和相关理论结合起来,让大家更深刻地理解,同时也让大家对新媒体产生兴趣。现在,我逐渐养成了关注新闻的习惯,对于热议“新媒体事件”也有了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人间四月天,最美读书时

云端的教与学让我们

有了不一样的收获和体验

快来告诉传传

你的网课有怎样的特色与故事

下一期分享,你就是主角!

●●●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平台 ●●●

编 辑 | 王雷亭 初佳裔 龚锦沛

责 编 | 张旭 陈艺文

编 审 | 王维家

原标题:《中传特色“云课堂” | 第1期》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