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发展一个产业 带富一方群众——贵阳强化省会担当服务全省脱贫攻坚大局系列报道之二

2020-05-09 20:3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在长顺县广顺镇来远村,贵阳农副产品保供基地核心区里,当地村民正在翻土、起垄、植苗,赶种新一茬的西红柿、西兰花,预计6月底迎来采收。

在望谟县乐旺镇,贵阳市农投集团投资建设的生态渔业养殖基地正式投入生产,预计年产商品鱼1000吨,年产值3000万元以上,可带动60户贫困户脱贫。

在南明区结对帮扶的普安县盘水街道红星村,长毛兔养殖项目覆盖贫困户75户,猕猴桃种植项目覆盖农户195户,产业带动农户脱贫增收取得良好效果。

……

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作为省会,贵阳在脱贫攻坚战中责无旁贷、义不容辞。一个个产业扶贫项目,都体现了贵阳扛起省会责任、强化省会担当、发挥省会优势,帮助全省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担当。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近年来,贵阳市以省委挂牌督战的“9+3”贫困县为重点,举全市之力主动开展对外帮扶工作,认真对照“八要素”,用好“五步工作法”,大力实施大产业带动帮扶工程,助力印江、长顺、望谟等“9+3”县(区)产业发展,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带动帮扶地区群众增收致富,为全省“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作出省会贡献。

因地制宜合作共建

保供基地带动产业发展

威宁自治县是省委挂牌督战“9+3”贫困县之一。这两天,贵阳市农投集团在威宁投资建设的5万亩标准化蔬菜基地已经确定项目选址,距离项目签约不到一个月时间。

“我们在经过多次调研、考察后,结合威宁的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确定以蔬菜产业作为产业帮扶项目,把威宁定位为贵阳市高标准高原喜凉蔬菜保供基地。”贵阳市农投集团总经理王祖泽介绍,公司专门邀请了贵州大学等科研院所及市、县蔬菜方面专家作为“参谋队”组成项目规划组,结合威宁蔬菜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了建设生产方案,明确了“时间表”、绘制了“作战图”。

同时,贵阳市农投集团还派遣了涵盖蔬菜种植、物资保障、采后处理、市场销售等人员的经营管理团队进驻威宁,一边开展项目选址,一边进行种子、有机肥、地膜、复合肥等生产物资和农机具采购,以保证生产高效有序推进。

据介绍,蔬菜保供基地将布局威宁13个乡(镇),以结球甘蓝、大白菜、萝卜、花菜、莴笋、菜心、包心芥菜、豌豆尖、芫荽、抱子甘蓝等10个特色品种为主要种植品种。

从长顺县万亩蔬菜保供基地到长顺生猪产业扶贫项目,从榕江县万亩蔬菜保供基地到印江县5000亩蔬菜保供基地,从望谟县生态水产养殖基地到望谟县30万羽标准化蛋鸡场……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贵阳市农投集团充分发挥产业发展优势,在帮扶地区大力发展蔬菜、食用菌、畜禽水产等产业扶贫项目,有力助推了当地农业产业发展。

此外,贵阳市云岩区、南明区、花溪区、白云区、观山湖区、高新区、经开区、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等也积极帮助对口帮扶县发展蜜蜂养殖、百香果种植、肉牛养殖、林下养鸡等产业项目。

在开展产业帮扶过程中,贵阳市结合本地市场需求,立足帮扶地区实际,围绕“一品一业、百业富贵”发展愿景和“一县一业”产业发展格局,大力实施“百品百特”工程,选准主攻产业和主攻方向,协调引进贵阳市龙头企业,在帮扶地区建立农产品保供基地,优先发展帮扶地区特色农业产业,破解帮扶地区产业发展难题。

截至目前,贵阳市通过援建、股份合作、合作共建、产业招商等模式,已在帮扶地区实施产业帮扶项目145个,总投资12亿元,在带动当地增收脱贫、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贵阳市将继续在长顺、望谟等地投资12.35亿元,实施19个产业扶贫项目,持续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壮大。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多渠道助群众增收

这几天,在印江县木黄镇新民坝区,每天都有来自该镇新光、荣光、乌巢三个村的近200名村民在地里移栽甘蓝苗。

去年3月,贵阳市农投集团在木黄镇打造5000亩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项目,新光、荣光、乌巢三个村1563户的2200亩土地以每亩每年650元的价格流转给公司。

“我们把土地租给公司种蔬菜,长期在基地上班,85块钱一天。”新光村村民田儒秀说,她和村民一起把土地租给公司后,不但一次性领到了三年的土地租金,还与公司签订劳务合同,就近务工更安心。

同时,按照“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公司每年按照合约支付一定的资金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所得的收入再进行二次分红,不但辐射带动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和就近务工增收,还通过村集体经济分红增加村民的收入。

“我们在发展蔬菜、畜禽水产等产业扶贫项目时,积极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模式,推广‘三权共享、六红带动’利益联结机制,着力通过发展产业,吸附更多农民参与到产业中,转变为产业工人。”王祖泽说。

在发展扶贫产业项目中,要更好地带动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增收,就必须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贵阳市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断深化拓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支持帮扶地贫困户入股集体经济、参与基地建设等,努力打造利益联结的产业共同体,走出一条脱贫攻坚的新路。

在镇宁县,简嘎乡板岩村集体出土地——160亩荒芜河滩,市农投集团出资金,共同打造流水生态养鱼池,每年产出名特优鲜鱼2000吨,产值6000万元以上。目前,该项目已带动95户当地贫困户脱贫,带动当地50余人就业。除就业务工性收入外,企业每年拿出近40万元给贫困户分红。

在望谟县,当地政府将部分财政扶贫资金量化到村到户,投入5000万元由贵阳市农投集团用于项目开发建设,市农投集团给予其每年7%的固定分红,让贫困群众通过劳动务工、入股分红、订单生产等获得收益,目前已分红175万元。

……

在股金、务工、分红等多重收入的支撑下,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已实现增收脱贫。今年,贵阳市还将确保“3+9”对口帮扶县剩余贫困人口80048人稳定脱贫。

加强产销对接合作

大市场带动产业大发展

产业扶贫,重点要在扶持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上拿出管用措施。

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指出,要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产销对接工作。市委十届七次全会提出,实施“加强产销对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助力脱贫攻坚行动计划”。

发展农业种养殖业,不仅要种得下、养得好,更要卖得出。因此,在选择和发展扶贫产业时,就要做到未雨绸缪,解决生产环节之后的加工、销售等问题。

近日,在长顺县广顺镇来远村的贵阳农副产品保供基地核心区,村民们正忙着种植西兰花、辣椒、香芋南瓜等蔬菜,三个月后,预计将实现产值600万元。

“我们积极发展订单农业,根据市场需求向村集体合作社按照‘三定三统’的原则签订蔬菜订单,村集体合作社按照‘三定三统’的原则组织农户进行生产,产品由贵阳市农投集团下属企业收购、加工、销售。”广顺基地负责人周伟说,作为贵阳的蔬菜保供基地,广顺基地紧盯贵阳市民“餐桌子”,丰富贵阳市民“菜篮子”,精准选择“短、平、快”和深受贵阳市民喜爱的蔬菜品种,并积极为广东等省外市场供应蔬菜。

目前,广顺镇四寨基地已获批大湾区市场供应资质,可为大湾区、粤港澳市场提供本地优质蔬菜,已向广东茂名批发市场、广州江南批发市场、深圳海吉星批发市场陆续供应西兰花、红油菜心等蔬菜近400吨。

为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通蔬菜等农产品销售的“最后一公里”,助推黔货出山,贵阳建设了贵阳农产品物流园、贵阳地利农产品物流园、贵阳数字化禽蛋配送中心等,而且都设立有贵州产业扶贫销售专区,每天全省大量蔬菜、水果、活禽等农产品在这里批发交易。在全市建成的154个惠民生鲜超市里,也设有“贵州绿色农产品产业扶贫销售专区”,优先采购本省农副产品,助力全省脱贫攻坚。

我市还通过“农批零对接”“农超对接”“农校对接”等,不断扩大和畅通威宁、长顺、罗甸等地农产品的产销渠道,最大限度地释放贵阳农产品市场空间,提高对口帮扶县农产品销售占比,切实发挥贵阳大市场在大扶贫中的带动作用。

记者:樊成琼

原标题:《发展一个产业 带富一方群众——贵阳强化省会担当服务全省脱贫攻坚大局系列报道之二》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